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华尔街研报 这个周末啊,我也没想到两天都没有机会发布周末教学课程,教学课程的文章我周五晚上熬夜写了七七八八,想着周六下午改改就放出来的,没成想临时有别的安排了。如果有等待着周末课程的朋友,我这里说声抱歉,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对于周末的推文和广告,我本身并不抗拒,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才能变得更有话语权,才能做更多我想做的事情。然后对于推文内容本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看看,因为我认为每个写号的作者,都是有其精华的,虽为一家之言,但也可借之攻玉啊,不过,也需要擦亮双眼哦;如果没有兴趣的,权当帮我增加一次点击了。 谢谢大家。 这次的周末课程内容,我相信这几天大家又能用的上了。 这里说的,是利用技术图形分析来预判大盘指数是否见底。这里头的技术当然包括了K线技术,所以,K线依旧是基础。 关于技术图形分析,缠论里有位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他认为技术图形的核心:走势终完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你翻过这一段历史,最后回头来看,你会发现所谓的股价走势,一切都是按照教科书般的走势来完成的。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走势最终完美,但是过程并不完美。 比如此刻,你认为大盘见底,然后你杀入抄底,结果本周又跌了10%,之后开启上涨。等到一个月后回头看看,判断是正确的,图形也是完美的,走势也是符合各种技术分析的,但是你亏了10%。 到个股上,也是一个意思,君还记否,我曾3次推荐芯片半导体板块的过程吗? 引申到实际操作的方法上,就是:通过技术分析,去预判未来一段时间最可能的走势,不断试错买入,错了,及时止损,对了,吃肉。 不要以单次的成败论英雄,或者因为单次的输赢去评价一个交易系统,这个思路,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你们了。 以下开始今天的正文。 确认一个底部,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左侧图形预判,第二步,中间调整阶段,第三步,右侧图形确认。 一、左侧图形预判 指数在之前运行历史过程中,任何一个有效支撑位,都是理论上的左侧企稳点。当股价接近这些历史支撑位的时候,需要重点去观察走势如何运行。 不过这个支撑位,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说说明显的,典型的有趋势行情中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线支撑,震荡行情中箱体下沿线。 上升趋势中的支持位: 下跌趋势中的支持位: 震荡行情中的支持位: 再说不那么明显的。 2015年股灾2.0的时候,股价一路下跌,曾在一个箱体处暂时企稳,随后发生股灾2.0,跌破箱体下沿后,又跌穿年线的支撑,最终在很久之前的(2014年)的一个小平台处企稳。 这个例子也很好的说明了文章开篇说的,技术终完美,好好感受一下。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左侧预判阶段,有两种K线形态需要特别注意,这两种K线形态的出现,会极大的确定出现的左侧预判有效。 这两种K线形态,是锤子线(也叫金针探底)和反包。这两个K线的形态以及见底的信号特征,请看之前的周末教学课程。这里不再细说。 二、中间调整 指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左侧预判后,初步判断是否有企稳预期,如果有,则进入第二阶段,中间调整。 在这个阶段,有几种比较重要的底部形态:W底、V底、圆弧底。 1、W底形态 其主要特征有: 1)要求低二个底部,需高于第一个底部。 2)该阶段调整时间越长,则后续上涨的时间越长; 3)最好的量能是跌缩量,涨放量。 举个例子: 2017年5月,上证指数即走出一个标准的W底,其中右侧低点高于左侧,且下跌时缩量,上涨时放量。当股价突颈线,且回踩颈线得到有效支撑,该时刻即为确定性买点。
V底形态其实基本就是锤子线(金针探底)和反包的K线形态。请大家自行回顾历史文章。 3、圆弧底 圆弧底是几种见底形态中走势最弱的,经常说大盘在磨底,大概率就是指圆弧底。不过相对的,磨的时间越长,后续上涨的幅度越客观。 其主要特征,不知道怎么描述,还是看图吧··· 2014年大牛市前,大盘即走了一个圆弧底。 三、右侧图形确认 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率的判断,即底部已经出现,那么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最终确认,以及寻找确定性最高的买点。 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放量长阳,或者放量反包,或者放量突破。尤其是配合W形态、V形态、箱体等。 四、总结 在判断指数是否见底,从技术图形分析的角度,就是预判+确认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买点:左侧买点和右侧买点。 左侧买点,就是在左侧预判阶段,在股价接近支持位时买入,此时买入后有破位的风险,但是一旦支持有效,则是最大程度的抄底; 右侧买点,就是在右侧长阳确认时,优点是稳,但是既然是右侧买点,那此时股价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这一点不可避免。 ![]() 各位如果有什么需求或者建议,欢迎留言或者私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