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法

 图书 馆员 2020-05-31

首先,我简单的给大家讲一下中医这个传统医学,从远古时代所形成的流派,那时有三大流派。

古传中医,流派有三,一曰经方派,一曰医经派,一曰祝由派,可参考史记记载各派详细的著作名。

经方派,以本草为核心,总结远古以降先人治病之经验效方,加以总结归纳,提炼出方证相应说,升华为理论并再指导临床,以其千古皆效,可重复性极高而著名,故称为经方派,可经万世检验皆效之方剂之意也。经方派,以神农大神为最高祖师。

医经派,以经络为经,脏腑为纬,以针刺艾灸导引按摩等为术,也是先人总结实践之效验方法,并道法自然而升华为理论并再指导临床。其效用也是大彰,名传天下,今人多以医经派之内经为中医之源头即因此也。医经派,以黄帝大神为最高祖师。

而祝由派,据传来自远古洪荒时代的共工大神,其后自巫彭巫咸而下,善于以精神力量之运用以愈病,据传有神奇的功能,惜自有清一朝,已渐失传矣。祝由派,以共工大神为最高祖师。

备注一下:古传还有一种说法,说第三大流派是素女脉诀派,这个不正确啊。其实素女派是医经派里的一个分支,古代黄帝素女是一家。

简要言此,在于说明中医自古是有流派的,则各自有其长,有其短,吾辈中医学子,当宗一家,而兼学别家,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方为善学者。

我们理清了这些,才知道从何处着手,真正走进伤寒论(内经)这些古传医学的大门,因其各自侧重点不同,自然要求学习方法也有区别。但是,这并不是说其它流派就不需要我们学习了,恰恰相反,在你学好一个流派的功夫后,更是要用功的去学另一流派的知识,并融会它,发展它。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伤寒论的大门,《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传承了《汤液经法》,并结合他的经验,总结增广后而成,并创造性的发明了三阴三阳辨证法,亦即后世称为的六经辨证法。

伤寒杂病论在后面我简称为《伤寒》,包含现在讲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仲景以前,中医几大流派,都是用脏腑,经络这些辨证法,但都不及三阴三阳辨证法精当而准确,标准。

这套方法,重复率极高,不同的人来辨,基本上都能得出方向与处方基本相同的结果。称之为经方,不为过。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法,是从八纲辨证法再总结归纳病位病性而构成,是八纲的深化,细化,是能具体操作实施并能落实到具体方剂上的辨证法,较之八纲辨证法的粗大宏观更具有先进性,可操作性。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与创新,是张仲景本人的创新,在他以前没有这个法。

伤寒论,它和内经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继承的关系的。这是我们胡派理论最强调的一点,大家不要让后世的错误观点所影响,还抱着以内经解伤寒以经解论,这样来学习伤寒论,就不能真正理解透彻伤寒论的精髓。

题外话:现行本伤寒的序言,都是王叔和之后的人所伪作,至少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是后人所作。

其中就包括“撰用素问,九卷……并平脉辨证”以及“按寸不及尺……三部九候……”“天布五行……”这几段文字,是肯定的确定的考证是叔和皇甫之后的人所作,时间大约是晋之后。具体的考证,大家有兴趣,下去后,可以去找相关的资料,自己分析。

如果你古代汉语知识水平足够,就直接能从序言中看出来有问题的文字。没有这个水平的,可以考虑章太炎,杨绍尹等人的考证。

伤寒最核心的就是这个辨证法则,就是三阴三阳辨证法,后世称之为六经辨证法。正是因为这个后世总结时取的名字不符合,造成争论纷纷。

张仲景从来没有提过什么六经,什么太阳经病阳明经病这样的说法。三阴三阳辨证法,后面简称为伤寒法。

就是把疾病的发生,发展,给归纳为六大具有共同特征的类型,它与西医的病性质上不一样,这个仲景的病,是同病则治法相同,疗效相同。事实上它是证,证同则治同。

证与症是不同的,症是构成证的最基本单位。也就是说,伤寒一书,其就是讲的由具体的症状,组合为一个群体性的,有规律的证,仲景把这个证给取了个名字。

他一共归纳了六个证,取了六个名字,也就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故而,胡希恕先生总结这个精神后,给伤寒论的辨证施治下了一个定义:于疾病一般规律反应上,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这比那些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类的,高明太多了。西医更是不能与此相比,因为西医所讲的病,用它相同的治法去治,效果差半,说明它表面定义的病是相同的,实质根本是有相反的在里面。

也就是,没有中医的分阴阳在内。

而西医的病,往往用相同的治法,并不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比如肺炎,西医只能消炎,但有的人可以好,有的人病就加重。因为西医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归纳的,它没有阴阳寒热虚实之分。

而我们用伤寒法来处理时,对西医所谓的肺炎,就会辨出来有大青龙汤证的,有小青龙汤证的,有麻附辛汤证的,有真武汤证的,有白虎系列的,有苇茎汤证的,等等。

大家以后临床上去验证,即明。

伤寒法辨证,就是首先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属阳性,还是属阴性。阳性是什么,就是有余为阳,太过为阳。疾病发生后,病人表现出来邪气重,正气不虚,正邪相争激烈,亢奋,向上,发散,这样一类的表现,就称为阳。

那与之相反的,邪气重,正气不足,正气抗邪之力不足,病人神疲乏力,昏昏欲睡,抑郁的,向下的,向内的,收敛的,这一类的表现,就称为阴。

更详细的一些阴阳辨别,大家可参考《中医诊断学》《郑钦安医书三种》之阴证门阳证门等篇章,这里不细讲。这是基础,大家要去补上。

阴与阳,是病的总的属性,还可以细分,就有寒热,虚实这样的特殊属性。

寒就是表现为一派寒象,怕冷,怕风,喜温。身体的汗,涕,泪,二便,清稀白,澄澈清冷等。

热就是发热,恶热,喜冷,汗涕泪热粘臭味黄浓,二便热烫臭等等。

虚一是指没有实际的病理物如痰,湿,水,食积,瘀血等。如虚热,虚寒,虚烦。二是指不足,如血虚,津虚,阴虚,虚劳这类。

与虚相反的表现,则是实,就是一是有有形之物,如瘀血,宿食,燥屎,结石,痰湿水饮之类。二是邪气盛为实,如里热炽盛之阳明病外证之类。

这里就是六个概念,比较基础的,阴与阳,寒与热,虚与实这六个来形容疾病的性质。其中寒热虚实可以归纳到阴阳中去,寒为阴,热为阳,虚为阴,实为阳。

但虚实与寒热结合后,其阴阳属性会随着寒热而变,如虚寒为阴,虚热则为阳,实热为阳而实寒则为阴,这是虚实属性无常之处,必须注意。寒热虚实之阴阳属性,总结后就是“寒热有常,虚实无常”。

作为疾病,是正气与邪气交争后的表现形式,一定会有阴阳的表现,不会出现不阴不阳的疾病。但可以有不寒不热,不虚不实的表现。这样归纳后,则疾病性质就可以总结为阴与阳两大类。它包含了寒热虚实在内,或者说寒热虚实是阴阳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我们用来分析疾病的工具。

那么,疾病除了其性质,还得有其病位,就是疾病在人体表现在何处。

注意,是疾病表现在何处,不是疾病的病灶在何处,这是不同的概念,伤寒中只讲疾病表现在何处也就是病位,与西医病灶要区别开来。

人体的病位表现,在伤寒论张仲景归纳为三个:表,里,半表半里。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前面为何说仲景对经方派有独创性的发展,就在这里。在他以前,没有明确的半表半里的病位概念,是他总结出了这个病位,把疾病从以前的表里,进一步发展为表,里,半表半里,最终才形成了全新的独特的伤寒辨证法。

具体的证据之类,我不多说。大家可看史书,找依据。这些,都是有明确的证据支持的,没有人能胡言乱语编这些出来。

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

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里证。

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一切疾病,就是在表,里,半表半里之间发展。当然,临床上疾病有时很复杂,可以表,里,半表半里三个都具备,或表里同现,或表与半表半里,或半表半里与里同现,这就是伤寒论中的合病并病,那就按法去治就好了。

这是就疾病表现的部位来划分,再结合疾病的性质阴阳,每一个病位,有阴阳两种属性的疾病。每一个阴阳属性的疾病,有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两者相合,则出来六大类型的病证,伤寒中就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分别称为如下:

表位的阳性病=太阳病,表位的阴性病=少阴病,里位的阳性病=阳明病,里位的阴性病=太阴病,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性病=厥阴病。

太阳病和少阴病,都是表证,故从病位上来说,不是表里关系,这就排除了太阳经与少阴经的表里关系,伤寒论的病类划分,不是以经络来的,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后面结合提纲条文,我们更能清楚的看明白,所谓的这六个病,都各自有其具体的症状群来规定它们的范围,性质。

它可以包含脏腑,经络,三焦,卫气荣血,气血津液水等等之类的辨证内容在里面,但又高于这些辨证体系。它是在八纲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阴阳后,结合病位而创出来的全新的辨证系统。

这也是我说它是最精妙而准确,标准的辨证法的原因。

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太阳病这个表阳证若陷于阴证,表现出阴证之象,就称之为少阴病。少阳病陷于阴,就是厥阴病。阳明病陷于阴就是太阴病。

而我们临床上,就是这样做的。

举个例子:本来是太阳中风证的桂枝汤证,发热,恶寒,自汗出,脉浮缓弱,这是典型的桂枝汤证,若你误用了麻黄汤来发汗解表,造成大汗淋漓,病人小便也不利索了,汗出不止,手足出现拘紧挛急状态,仍然发热,恶寒,脉浮弱。这时,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为好?

伤了表阳,大汗出阴阳俱伤而表证还未解除,出现阴证了,用桂枝加附子汤?对,用桂枝加附子汤来治。这里就是误汗,造成津液大量损失,肌肉筋骨无津以养而挛急,津亏则小便难。

这个大家应该日常生活中有体验过的,退烧药用多了就这样。这就是太阳病症状都具备,同时又陷于阴证,阴证就是不足啊,所以加附子,附子是用来兴奋心脏的,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机能衰弱了,就要用附子来恢复。

西医的退烧药,也是依靠发汗来达到热退的,但因为他是纯发汗法,就等于麻黄汤一样,若你正好是麻黄汤证,还没有什么大问题,若不是,就容易出现大的变证。

这个桂枝加附子汤,就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一味辛温的附子而成,这就成为了少阴病的两大主方之一了。(另一个主方是麻黄甘草附子汤)。

这就是太阳病若陷于阴证,就是少阴病。是在疾病仍表现在表位而言,若疾病的表现虽然陷于阴,但病位表现不在表,离开了表,那就不再是少阴病了。

这就是病性,病位的变化,后世总结为传经,名词花样很多。

什么表里传,越经传,传手不传足,等,不足为论。伤寒辨证法,就是这样巧妙的把疾病通过病位与病性来划分,则一切疾病都不会超出这个框架之外。

不论是外感,内伤,杂病,都要运用这样的方式来辨证。这就是最基本的辨证法,是核心,熟悉的掌握了此法,临床见病,自然能得心应手。

虽不敢说尽愈诸病,十病治其六七,当一个下工,是绰绰有余的了。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当下工,要力争上游,要当上工,甚至神工。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怎么来归类确定什么是太阳病,什么是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呢?

这就是伤寒辨证法的提纲条文,今天我们学习六大类型的提纲条文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和少阳病。

对于伤寒论中的脉诊,我只要求大家目前练习掌握:浮脉,沉脉,迟脉,数脉,实脉(有力),虚脉(无力),这个大家在自己身上练习,找亲人练习,掌握自己的平时脉象状态,感觉脉在指下的变化运行。一旦得外感了,再一比较,就清楚明白了。

至于伤寒论中的脉象,大家学习条文时去练习体会即可,最重要的是掌握住浮沉迟数虚实这六个基础脉。

而药物性味,则以神农本草经为标准,本经上没有而伤寒中有的药物,则再从名医别录中学习,再没有的则可看唐本草和中华本草。

下面进入太阳病提纲条文的学习。

师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即表阳证的提纲。

条文中讲一个脉象,一个主要症状,一个主观感觉

临床上,符合此三者,表现为阳性,即可定义为太阳病。

这就很明显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太阳经发病有可能表现成这样,督脉发病难道不可以这样,其它经脉,脏腑有病变难道不可以表现为这样?

那些死守太阳病就是太阳经病的人,要多想想为什么?是不是自己太固步自封了?

脉浮---这是太阳病的主脉。表示病位在表,也可表示有热。

左右手脉,以桡骨为关,向掌心去,为寸,向肘关节去,为尺。具体的,大家请百度一下,有诊脉的图片可参考。

浮脉,就是手指轻轻放在寸关尺上,寸部就能感觉到脉动。

我们得外感时,最先浮的部位就是寸位,特别是左寸。这是诊脉时的位置,虎口要向上,保持脉道畅通。

你们可以自行体会,虎口所处位置不同,脉会有细小变化。太阳病,它的脉象以浮脉为最常见,而且是左寸浮最多见。

在有的时候,也可能脉象上没有太多变化,浮的不明显,这是其变。事物都是有常,有变,大家一定要有这种圆融的中医辨证思想。

不仅脉是这样,就是提纲中这三者,也常常可以不全备,甚或只见其一,都可能是太阳病。

以后学到太阳病篇的条文时,我再提出来让大家体会。

头项强痛----这是提纲条中太阳病的主证,是太阳病最有代表性的症状。头项强痛即头痛,项强之意,就是头痛,脑袋痛,以后脑勺为主要部位,再向下向后就是项部僵硬拘紧不柔和,甚则牵连到背部,肩膀等处。头项强痛是太阳病最容易出现的症状。

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也即第二条太阳中风条文中的鼻鸣症。

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怎么治现在比较常见的鼻炎了。提纲条最后三个字,是“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主观感受症状。

这个语法,用一个“而”字,是一种强调语法,强调恶寒的重要性。恶寒是一个自我感觉上的症状,就是怕冷,这个太阳病的怕冷,有一个特点:加衣服,盖被子,烤火,都不能减轻恶寒的感觉。

这和阴证恶寒得温则轻明显有别。

太阳病的恶寒越是发热高,恶寒就越重

道理何在,内外温差过大所致。太阳病的脉象,一般不会出现细脉,出现细脉多是见于病情转属少阳或少阴,或自愈或欲解时。

原文中有“太阳病,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即是明证。

这样,太阳病的全部特征性的内容就出来了: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凡是具备了这三者,那一定就是太阳病了。

但刚才我说了,若它陷于阴证,也具备这三者,怎么区分。

阳证是有余之证,整体上正气不虚弱。一到阴证,则为不足,必然要呈现出虚弱的一面。若转为少阴,则其脉象即从太阳脉开始向浮细方向转变,并表现出来但欲寐这样的不足之象,即可让我们鉴别。

同时恶寒的表现也有不同,陷于阴证之恶寒,是喜温,得温则恶寒感觉减轻。这就是文字虽同,验之于临床,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若不结合临床上理解,则都是一样的文字,容易出错。

这三大症状群,若只具备一样,可不可以是太阳病呢?也可以,并且临床上见此三者之一,你首先就要考虑太阳病,通过望闻问切,特别是望诊,有余与不足的病人表现,区别很大。

太阳病,是阳性病,有余之病,本当有发热证,提纲条中没有提出来,是因为太阳病其中一个证型,太阳伤寒证初得病时,有时不发热,要过一段时间才发热,故提纲中没有提发热。

从这一点看,汉朝及以前的人,体质是不错的,一得外感,就能发热。而我们现在的人,特别是成年人,得外感能发热的,很少了,这是体质弱的表现,不是好事。

故大家对感冒发热,不要害怕,能发热是好事,说明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很强。为何这样讲,正邪交争的剧烈啊。

阳明病有两条提纲,先讲主提纲。----197、师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师曰是指张仲景,他当年给弟子讲的话。

阳明病,主要的病症是胃家实

什么是胃家呢?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消化系统。

胃而称家,胃在伤寒论里,不是我们现在西医解剖学上的胃,而是指小肠大肠等肠道,胃家,则含义更广,所有的有腔体的消化系统都要算在内,包括食道,胃脘,肠道。

实,邪气盛为实!有形之物积聚为实!三阳病,皆为热证,阳证。

胃家实,若积在食道,则以恶心想吐烦热为表现形式,治疗上用瓜蒂散(甜瓜蒂,赤小豆,淡豆豉),使其从嘴里吐出来。

若积在胃脘,多以消导法消之,如保和丸,大山楂丸这类,我们伤寒论呢,有一个办法,是用大黄甘草汤,大黄甘草陈皮芒硝汤,调胃承气汤,这样的方法。

若积在肠道,就用小承气,大承气汤之类。

除了在食道,无法用手按触以外,之下的部位,皆可用触诊法按压。

因为是阳热实证,故按之有疼痛感,病人会不爽,不喜按。

而舌象上呢,是舌质红,苔呢以黄苔为主,有时也会白苔,但舌面偏干燥。但若是热与痰湿,水饮相积呢,苔则不干而腻,黄白腻。

口舌唇以鲜红,干燥为主,一般会口渴,喜欢喝冷的水。同时病进到阳明,病人原来在太阳病是恶寒恶风的,现在就变成恶热了,发热的同时,怕热,特别是胸腹部位,手摸上去比较灼热烫手。

病人会手足多汗,头项也多汗,这个汗和中风证的汗就不一样了,一是汗量多,二是汗粘手,三是闻之有热臭味。

里热极盛时,还可在背部出现时时恶风的感觉,可参考白虎加参汤的条文。

阳明病的脉象呢,到了胃家实,脉一般以沉为主,沉脉主里,也主水。沉而有力,或涩滞不流利,或滑,或大。至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迟,但均是有力之脉象,不会弱的。

198、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外证,也是提纲之一。

如果病没有在胃家形成实物积滞,只是热势猛烈,就称为外证,其脉象以大为主,脉象宽大而有力,常伴浮象,或滑数有力,或浮滑数有力。后世称为阳明经证,就是这个了。可以与太阳病上篇第4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对照着理解,这个太阳病中提到的温病,也就是阳明病外证。

明白了这些,以后再不会有伤寒与温病的概念,万病皆当按此法去分析归纳,再选择合适的方剂治疗即可。

它的表现,就是发高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同时口舌干燥,甚至渴欲饮冷。外证是以不恶寒反恶热,汗多,脉大为主要表现,即条文中的“阳明病,法多汗。”“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渴甚加人参,古时的人参,是甘而微凉的,现在临床,我们就选用西洋参或北沙参比较好。

如果是食道部位里面觉得有热,同时烦躁,心中无可奈何的烦热,象吃了大蒜一样的难受,这就是“胸中窒,心中懊恼”,就用栀子豉汤来清泻郁热,这叫火郁发之(栀子,淡豆豉)。

具体的药性,等我们以后讲条文时再详细讲。

再下来,是少阳证提纲。

275、师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阳明病是口舌干甚或渴,少阳就是口苦,感觉嘴里有苦味,咽喉发干发痒,头晕,眼前发黑,冒金星,眩晕。

病位表现在孔窍身体的侧面,以及表之内里之外半表半里处

少阳病的脉象,以弦细脉为主,相对阳明脉力度稍弱,略偏于数。

容易听力下降,耳聋,眼睛眼白发红,起红血丝,特别是从目外眦向内眦方向横向长,耳朵前面后面容易红肿硬痛,太阳穴疼痛。可参考“277、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胃和则愈。”,脉不这么浮,也不大,这就转属到少阳病上了。

115、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这是少阳病的另一条提纲。

往来寒热,就是热一阵,冷一阵。冷一阵,热一阵。两者不会同时出现。一般也不会在同一天内交替出现。经常是发热一阵,退热,第二天差不多同样时间又发热一阵,又退热。呈现寒来,热往,热来,寒往之象。这是少阳病的发热的特点。

胸胁苦满,胸腔部位胀满不适,胁胁部痞硬满闷,以满为苦,重点在胁,这是半表半里的病位表现,正邪结在此处交争。

若用手触诊,可以按病人的肋下,平躺着按,用力按下有较强的抵抗力,病人觉得不舒服,甚或会触及到肝脾,就可以认定为“胸胁苦满”,这是腹诊法。严重的病人两腋下会明显胖大,看起来胸部都长宽了,这也是胸胁苦满证。

胸胁苦满是少阳病最重要的症状。默默不欲饮食,胃口变差,不想吃东西,精神上呈现少言状态,沉默不语,情绪不高,或急躁易怒,或抑郁忧愁等。少阳病最易见的自我感觉,就是情志上的变化,或怒或抑郁淡漠。心烦喜呕,心中烦热不爽,恶心想呕,但不是真的呕。有时是胸中烦热就没有恶心感。心中偏下偏实体的心,胸中则偏右偏上,部位上有区别。后面的或渴之类,是或然症状,有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治疗方法都是一样的,用小柴胡汤治(柴胡,黄芩,半夏,生姜,炙甘草,红枣,人参),这里人参一般用党参就可以了,比较虚弱的人,用西洋参或生晒参。方后的加减法,原则上是只加不减。

结合116条,我们还可得出少阳病的另一常见症状,就是“休作有时”,平常看此症状好象没有多大作用,实际临床上很有用处。有些疾病,就是长年呈现出来时发时止,发有定时的表现,常常就是少阳病。

厥阴病辨证初探
千年以来,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厥阴病篇及厥阴病的理解,辨证运用,一直存在各种认识,各派别间甚或有相反的理解,很多前贤甚至提出了“厥阴病是千古之谜”的观点。
众说纷纭,令后学莫可适从。
我与师弟杨三招学习胡希恕伤寒理论以来,对厥阴病虽然有一定理解,但确也有很多疑问之处。
经过数年的临床摸索,体验,最终在14年底,我们对于厥阴病的认识理解及辨证施治,掌握了一些比较关键的脉证,验之于临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6年5月应友人的多次劝说,曾于小范围内公开讲了一次我们的认识,友人们现学现用,很快就在临床上取得了好成绩,于是他们强烈要求我公开讲课,以造福于更多的人。
但因一些个人原因,未能达成此事。
17年8月初,我与师弟杨三招先后遇险,而师弟更是英年早逝,悲伤之余,我决定毫无保留的把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对厥阴病的认识公开出来,让更多的经方学子们掌握此方法,帮助到更多的病人,提高临床疗效。
什么是厥阴病呢?按胡希恕先生的理论来分析,就是半表半里+阴证,也就是介于表里之间,既有表也有里而陷于阴证者,就是厥阴病。
仲景的厥阴病篇呢,实质上只有四条,后面的实际上是“厥利呕哕病篇”的内容,此部分内容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厥阴病,特别需要注意。
通俗的说,厥阴病可以理解为有热,有寒,有虚,整体呈现不足,为阴证表现。当然,局部可以有实的表现。
我们总结了临床厥阴病最典型的6个方剂,通过分析这几个方剂来讲解我们的认识。
这六个方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黄连汤,乌梅丸,简称五泻心一乌梅。
我们对厥阴病的独特认识,仍是遵循于仲圣的“观其脉证”之宗旨而得出:
1、舌证-----厥阴病病人,基本上都具备独特的舌象,我们定名为泻心舌。
2、腹证----除乌梅丸无心下痞外,五泻心汤均有心下痞证,其中黄连汤相对心下痞证不严重,介于泻心汤与乌梅丸的过渡状态。
3、脉象---五泻心汤三部同取,关脉先得,为关浮,即关脉先应手。
乌梅丸则多见于左右关尺皆弦而寸沉,或双寸独浮而关尺沉,呈阶梯状,特别是左寸浮的更明显。
而与厥阴病相反,少阳病的病人,多伴有柴胡舌,当然,不是所有少阳病的病人,都必须有柴胡舌。

与泻心舌类似的,有草莓舌。此两者,需要作鉴别。下面一条一条的讲解,先讲讲与泻心舌作鉴别的柴胡舌与草莓舌相。

 草莓舌:舌质红,苔黄或黄白,舌面满布红色颗粒,颜色鲜艳,如成熟的草莓状,故而得名。这是里热熏蒸肺胃所形成的舌相,属于阳明病。

柴胡舌:舌质微发红,多伴有舌尖发红,苔白或白带黄,舌两侧中部,也就是望诊所谓的肝胆部位,颜色明显比上部或下部要红一些,这是运用柴胡剂的判断舌相。而柴胡舌,可与草莓舌同时出现。出现草莓舌与柴胡舌的病人,理论上就不会是厥阴病,这就是从独特的舌相来判断疾病阴阳的方法。
厥阴病的特异性辨认法:  舌证,腹证,脉象     
舌证-----泻心舌:舌质不发红,甚或偏淡白,苔多白或白黄色,舌偏胖大,舌面一般不干而呈湿润状,沿舌尖及舌两边的舌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淡红色小点,我们称之为泻心点,这样的舌相定名为泻心舌。
临床见此舌,就可以定为阴证的厥阴病。舌质淡而胖大舌苔白润,这是阴寒之象。红色泻心点,则是阳热之象。具有泻心舌的病人,多见于慢性疾病进程中。
腹证----心下痞:病人平卧,全身放松,医者以手按压其胃脘中上部,以及胃脘旁之左右肋胁部,比较这三者之间的松紧。若胃脘部偏紧张或有抵抗力,重按也不濡,即定义为心下痞。
其中黄连汤心下痞不太明显,但沿脐正中线向耻骨一线推按则有明显疼痛感,这是黄连汤的“腹中痛”证。
旋复代赭石汤嗳气呃逆明显大便干,按压水分穴紧张压痛。
半夏泻心汤呕恶明显,生姜泻心汤则打呃口中酸臭明显,腹中水气声音大,甘草泻心汤则精神症状明显,多急迫症状,粘膜容易溃疡。
乌梅丸常是上痛巅顶下痛睾丸,手热足冷,或手足背与手足心温度不同,或上部与下部,或左部与右部温度明显有差异,且四末指趾寒冷不温。
这个温度不一,即阴侧与阳侧温度不一,也就是仲景所说的“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舌红胖大而苔少,丑时多渴或惊醒或有特别症状出现。
腹诊取天枢穴左右推压,有圆筒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不适,我们定义为卷筒粉。
除旋复代赭石汤之外五个方,若伴有水分穴压痛,则合用旋复花汤,也可以用刘保和教授的化瘀灵汤(旋复花汤的变方)。
五泻心汤一乌梅丸,常都伴有天枢穴压痛,此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则用本方之后,以大建中汤善后为佳,可以说是从厥阴病治后,转为太阴病。
若无卷筒粉症,一般选择用小建中汤善后佳。
脉象----五泻心汤的脉,需寸关尺三部同取,若关脉先得,为关脉浮,即关脉先应指。
我们总结为-----“有泻心舌而心下痞,按之不濡,关脉先应指者,诸泻心汤主之”。
而乌梅丸呢,则多见于左右关尺脉皆弦(两关弦的很对等,但不浮,重按则偏弱)而寸沉(气上冲但冲不上去者),或双寸独浮(气上冲明显者)而关尺沉,呈阶梯状,特别是左寸浮的更明显。  
五泻心汤一乌梅丸症的病人,如果此病人同时并发了急性外感,出现太阳病的恶寒发热等状,此时则需要先解表,再救里。
而解表呢,则往往表现为荣卫不和型,较少出现麻黄汤证,一般多见于桂枝汤,桂麻各半汤之类。
当然,厥阴病远远不止以上6个方子,仲景书中其它的厥阴病方,就需要大家去分析研究了。

希望本文能让经方爱好者有所收获。

气血畅,神归位
参加林杰老师20140603《经络与手法》讲座的收获与思考
作者:薛焱阳
一、个人认为林杰老师所讲的要点与思考
1、没有病这东西,只有不通畅、瘀积的气血。人体所谓的“垃圾”,合理化解运用,也是人体的宝贝。
思考:与脉诊“舍证取脉”同理。
2、经络是气血运行的轨迹,通路。
3、气血运行的方向大致是升降、出入。
思考: 是否也有平行?比如带脉?甚至如球内气体般任何方向运行都有可能?
4、针灸的作用是鼓荡气血,疏通瘀积。 下“病”取上,上“病”取下。
思考:中医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的作用都是鼓荡气血,疏通淤积。也可以内“病”取外,外“病”取内。
5、随形就势,手法只用不到两斤的力量,女孩子都可以做到。
思考:如果找到气血的开关,鼓荡气血的方法可以很简单。但是观察找到开关与识别气血的“势”是关键也是难点。
6、运行气血的是人的“神”,神归位,气血就顺畅。不要让“神”痛苦,要让“神”感受到这世间的温暖与美好。
思考:“精气神”,“神”为本。
二、结合自己身心状况体会思考
为了康复身心,改善身体状况,我学习佛、道、中、西医、心理学等学科,尝试自己调整身心,折腾三年多。有成效,也失败挫折多次,再结合林杰老师的讲解,对其原因有更深的理解,但还是有很多不解的地方。
我每天下丹田聚气,第二天早上醒来左边中下丹田的气都跑没了。这是什么原因?从哪里跑了?这个问题如何改善解决?
林杰老师说督脉受损,神没
归位,气血无法从下元缘督而上到达髓海。
我还是无法理解通透,如果全是督脉的原因,那么右下丹田应当也空了。
还有,林杰老师帮我调整任督二脉上的气血瘀积后,过了十五分钟后腰部出现大区域针刺麻感(气感),这很可能是督脉手法调整后,气血顺行下降到腰部。但左下前腹处依然空虚无气感,即使专注养气也效果不明显。
我隐约觉得这个问题是否还与我少时的一些受伤经历有关?
我记得8-9岁时,一次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撞到腹股沟,当时剧烈疼痛,因为害怕,就没和父母说,一直没有治疗。
到十多岁身体发育时,左边的睾丸就没有发育。到十三岁左右我就发现,左边身体的力量、耐力比右边差很多,慢慢就更习惯右边身体用力,左右两边身体的差距越来越大。脊椎受伤后,这个用力习惯更加强化,使左右两边身体的肌肉、骨头明显差异、变形。
还有就是脊椎受伤后发现,小便时,耻骨受伤处、脊椎受伤处、左胸肋部就会出汗,而这些区域都是按压隐痛感比较明显的地方,很可能都是气血瘀积处。
耻骨受伤区域有肝肾二经经过,睾丸为外肾。所以我想,是否是因为当时受伤伤到左边肾经,致使肾气每天从此外泄。而肾气又是下元之基,故下元常感虚冷。
当时林杰老师在现场无法检查到此处,故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上面所说,原因是否如此?如果是,那该如何寻找开关,顺势调整?恳望林杰老师指点。
还有从“神”为本,我想到可能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气血由“神”运行,是否“神”不高兴了,才导致了气血的不通畅?是否只要“神”喜悦了,他会归位自然,气血就自然通畅?或者他会创造机会,使瘀积的气血得到调整帮助,使之通畅?
记得2012年初,我初次将意识沉入下丹田时,顿时出现无名怒火,对很多人、事都感到有莫名其妙的愤怒。还会经常听着音乐就莫名悲伤,潸然泪下。
我能感受到“神”的这两种情绪。后来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慢慢发现了自己对真实自我与他人的不接受,各种排斥性念头,使自己的“神”无法快乐起来。
我想,我需要慢慢改变思想,就像林杰老师所说医者父母心“什么事情都能原谅”,更接受真实的自我,让“神”快乐起来。
然后求证一切唯心造。
以上是我的思考与感悟,恳请林杰老师指点!
非常感谢林杰老师现场为我疏通气血与对我的帮助!

樊正阳:六病、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法的区别与内在联系

辨证一词语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言“辨XX病脉证并治”、“XXXX病脉证并治”,简称辨证,则辨证包括辨病在内,辩证施治就是辨病、辨证并且实施治疗手段。现代常言“辨证论治”,其实有误区,论是言辩,施是手段,则辨证施治不同于辨证论治,是有别于言辞之论的具体实施手段。对于辩证施治一词的理解常常单纯的指辨证,其实,若探讨辩证施治的源头,辨证之中已经包涵辨病在内。证,是诸多疾病在发展到某阶段、某节点出现的共同病理表现,是诸多疾病的某阶段、某节点的共性的总结。是长期医学实践,以病理表现,也就是以病象来总结的共性,也就是不同疾病在某个阶段、某个节点所表现的共同证据的简称。概括简约之,治疗也如是,如桂枝证、柴胡证等以汤方名代表所治症候,是明明白白,规规矩矩,有章有法的临床规范。所以,传统中医,也有规范的临床标准,那就是以病理表现,也就是病象为准则的标准。因为辨证施治掌握了疾病的共性,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假使病没有辨析清楚,只要能辨证明白,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可治愈疾病,正如古人所言“智者察同”,如斯而已。病,这个词,在《伤寒论》中意义是广义的,如辨三阳三阴之病,乃以阴阳之气各有多少而概括所有疾病的共性,以阴阳之气多少而言,就是说,从所有疾病所固有的阴阳属性,以症候阴阳之象来判断阴阳之气的多少,归纳、总结而为六病,此六病所赅者广,可以覆盖所有疾病,即为广义的病。
在《金匮要略》中的病是狭义的,如“痉湿暍脉证并治”,是说的有特殊症候的疾病,如“口噤,背反张”、“身体强几几然”等症候的出现即可定为痉病,这是有特殊症候表现的狭义的病,而冠名“太阳病”,是因为痉病通常会发热恶寒而有表证,或发热汗出命名柔痉,或恶寒无汗命名刚痉,符合太阳病这个广义的病的特征,再细分之,痉病“恶寒无汗”当为麻黄汤类证,“发热汗出”当为桂枝汤类证,再入对病之药葛根,则发热恶寒无汗为实,主以葛根汤,发热汗出为虚,主以桂枝加葛根汤。至于“脉反沉迟”的痉病,乃津液受损,故以桂枝加栝楼根主治,为加味桂枝汤法;又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当为阳明病实热病机的大承气汤证。再如“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则此等太阳病命名为湿痹,若“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则此病当为加味麻黄汤证,必有恶寒、无汗的症候。若“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则此病命名风湿,则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而见“日晡所剧”者,已经化热而合阳明,乃太阳阳明合病,“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也麻黄汤证之变局。至于“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冠名伤寒,则“必恶寒体痛”,而“不呕不渴”,是无里证,仍在表,“脉浮虚而涩”,无伤寒阴阳俱紧之脉,也无麻黄汤证“骨节疼痛”的症候,为表阳虚夹湿的身体疼痛,故而主桂枝而不主麻黄。如此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广义的病赅狭义的病,狭义的病又必在广义之中,一个有固有症候的狭义的病,在广义病之中,若仔细辨析可以是不同的病和证,分析其他狭义的病都当仿此,此即为辩证施治的实质。
我们常常说的辨证法,按照现在的通行说法,有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六经辨证是古来通俗的说法,若按仲景文字本意,应该是六病辨证,这个六经辨证的名词虽然不尽合仲景本意,然已经约定成俗了,再难更改。六病辨证素来被认为是外感热病的辨证法,这个甚至在现代,也多有此认识,因为开章就讲“中风”、“伤寒”发热的病,而且行文多见发热证治,故而认为一部《伤寒论》是外感热病专著,且《伤寒论》是治“伤寒”书,《金匮要略》是“杂病”专著,杂病辨证法不在六病辨证之内,而是脏腑辨证法,这种认识约束了人们的思想。一般认为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法的总则,也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阴阳为总纲,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其实,八纲是六病辨证的具体实施,是方法论。六病辨证法从阴阳角度来辨治疾病,举阴阳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阴阳何以辨识?看寒热可知,寒热乃水火之性,现阴阳之象,发热即发于阳,无热即发于阴。阳病表、实、热,阴病里、虚、寒,这是一般规律,以八纲为工具来辨识六病,所以不能认为八纲是独立的辩证法,而是六病辨证法的具体应用。程钟龄《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病之阴阳,统上六字而言,所包者广。热者为阳,实者为阳,在表者为阳;寒者为阴,虚者为阴,在里者为阴。寒邪客表,阳中之阴;热邪入里,阴中之阳。寒邪入里,阴中之阴;热邪达表,阳中之阳”,则八纲实际就是在阴阳统领下的六变,张景岳说:“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执诸掌矣!”表里是疾病的部位,寒热、虚实是疾病的性质,则六变是疾病阴阳属性的具体表现,以六变来概括,则任何疾病莫逃其范围,即疾病或为发于表的寒、热、虚、实证,或为发于里的寒、热、虚、实证,或为表里同病,或为半表半里同病的寒、热、虚、实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则发热、恶寒为阳,为表,“中风”发热、汗出为虚,“伤寒”发热、无汗为实,则阳病之中有虚实;“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是阳气弱,本不能发热,若“反发热,脉沉者”,为阳中之阴,则表也有虚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然,“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则里证也有阴、阳、寒、热;阳明、太阴同主里,而“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为阳明寒化,当温太阴之脏,“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为太阴热化,当泻阳明之腑,则可见阴阳之转换,寒热之变化。
卫气营血辨证法,是根据卫、气、营、血的生理层次所制定的温热病由浅入深的的辨证法。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温病统属《伤寒论》所述的广义伤寒之中,《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故而温热病也包涵在广义的伤寒之中。王孟英说:“此五气感人,古人皆谓之伤寒。故仲圣著论亦以伤寒统之,而条分中风、伤寒、温病、湿、暍五者之证治,与《内经》、《难经》渊源一辙,法虽未尽,名已备焉”。
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也为表,乃是“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此表与仲景所述之表是从属关系,即手太阴肺病出现的表证,包涵在广义太阳病之表之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中风”、“伤寒”为太阳病其中之二,则“温病”、“风温”也统属在太阳病之中,以风、寒为例,则温病也在其中。医家多把此条看成仲景所述伏气温病,如章虚谷说:“温病之发而无定处,少阴之表为太阳,热邪从里出表,即有发热头痛之太阳病也。不恶寒,其非外感之邪可知;渴者,热从内发之证也。仲景恐人错认为太阳伤风寒,故特标是伏热内发之温病也”,此说似是,然明言太阳病,则此当从太阳主治,发热恶寒不渴是无内热,药可与辛温甘热,发热而渴,是有内热,药可与辛凉甘寒。又说:“太阳外感之邪,若发汗已,必热退身凉矣。今热邪从少阴而发,既经外发,当清其热,乃误发其汗,反伤津气,助其邪势,故身更灼热,因而勾起其肝风,鼓荡其温邪,故名曰风温”,误发其汗,乃以辛温甘热治内热之温,发汗已,身灼热也是有内热,同样可与辛凉甘寒而透解。“仲景论六经外感,止有风、寒、暑、湿之邪。论温病由伏气所发,而不及外感。或因书有残缺,皆未可知,后人因而穿凿附会,以大青龙、越脾等汤证治为温病,而不知其实治风寒化热之证也”,此说有商榷之处,桂枝二越婢一、大青龙、麻杏石甘等汤都为辛凉方,实践所知,确实可以治疗外感温热,有是证用是药是仲景心法,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勿论风、寒亦或温、热,只以“证”为准,合某证即可以某汤主之,病虽异,可异病同治,关键在于辨别寒热,不在病名上凿分。此手太阴卫分证当与太阳病合。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六病证治,有表里深浅之分,温热虽与侠义伤寒不同,其始皆由营卫,而在营卫之中又可分气血之浅深。温热初起,常发热而微恶寒,是在卫分层次,所谓汗之,不同于侠义伤寒的辛温、甘热发汗法,当与辛凉、甘寒法透解而治;卫分之表不解,不恶寒而恶热,或渴,小便色黄,就是热入气分层次,如仲景所述阳明气分证,是白虎所主者,当重甘寒;在卫分之表误治或治之不及,“逆传”入营则脉数舌绛,初入营,倘若有表,还仍当开达而透热转入气分而解,若烦扰不寐,此即为少阴热化,类同黄连阿胶汤证;……故而,所谓卫气营血辨证,只是从由浅入深的层次这个角度来辨析温热病的传变规律的辨证法,其所辨析的症候主证,仍当与《伤寒论》所述的证合,只是对温热病的表现有更多的表述而已,若按照有是证用是方,随证治之的原则,仍然逃不出六病范畴,其麻杏甘石、大青龙、葛根芩连、大小陷胸、白虎、承气、茵陈、栀子、黄连阿胶、猪苓、白头翁等诸汤法,都为温热而设,治温之法,在诸篇已详述,其辛凉透表、甘寒清热、苦寒泻火等诸法详细而都尽,而清营凉血、熄风开窍、滋阴潜阳等诸法,缺略殊甚。在热病的发展过程中,勿论起始为寒亦或温,若其化热伤津耗液则一,为殊途而同归者。人之患病,勿论寒温,其病邪在皮毛、腠理、肌肉、经脉、脏腑则一,故卫气营血辨证法已包含在六病辨证之中,热邪深伏,心烦难寐,耗血动血,仲景都有论及,只是热入心包及肝之热闭神昏、动风痉厥等热病常有之证,有论无方而已。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此条基本揭示了外感热病由浅入深,由卫气到营血的发展规律,即从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的温病,发展到身灼热自汗出的风温,再发展到热陷厥阴,神昏酣睡,难于言语,直视瘛瘲的恶候,虽言有误治,则也为病情发展的客观规律,言不同而理则一,其实就是温热由表及里,不顺传阳明而逆传手厥阴心包,热邪内闭,故神昏酣睡语言难出,误下误火熏,都为耗津伤液之举,热盛动风,则见足厥阴肝直视瘛瘲的表现,病情至此,则为恶候,所以说“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或许仲景当日对此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也或许书有亡佚,故有论无治。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少阳、厥阴为表里,少阳为一阳,其阳气最少,内含相火;厥阴与少阳同司相火,府有三焦相火之阳,脏有包络相火之阴,故少阳误治,相火衰,则易从阴化寒,厥阴误治,相火旺,则易从阳化热。素言“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脏”,因其阴气最少而内含相火,热入厥阴,风火相煽,最易耗伤阴液,肝阴已亏,胃液也耗,故“消渴”,胃气逆上则“撞心,心中疼热”,胃中嘈杂似饥,故“不欲食”,“食即吐蛔”则不尽然,若误认“心中疼热”为胃家之实而下之,必伤胃气而“利不止”。若热微,“渴欲饮水,少少与之愈”,勿需治。柯琴在《伤寒论翼·厥阴病解》中说:“太阴提纲是内伤寒,不是外感。厥阴提纲是温病,而非伤寒。要知六经各有主症,是仲景伤寒杂病合论之旨也。诸经伤寒无渴症,太阳不恶寒而渴,即是温病也。惟厥阴伤寒,肝木郁而不得出,热甚于内,盗窃母气以克火,故渴欲饮水。若不恶寒,当作温病治之。要知温乃风木之邪,是厥阴本病,消渴是温病之本,厥利是温病之变”。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医家否认温邪受之于肺,因仲景明言“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其实这二者并无矛盾。发热恶寒或发热不恶寒都为太阳病,而发热恶寒或发热不恶寒都可见肺脏病症,如小青龙之发热恶寒而咳,麻杏甘石之汗出不恶寒之喘,都病位在肺,所以可以这样看,言太阳病是说在阳在表的大范围,而言温邪上受于肺是说具体病位,具体到手太阴病变,就是邪在上焦。太阳病主表,统营卫,手太阴肺外合皮毛,主气属卫,故手太阴病变包括在太阳病之中,彼此密切相关,是个统属、包含的关系。手厥阴心包与手太阴肺同居胸中,其外热不解,由太阳之表而入里,若下行传于阳明气分即为顺,则病位变为中焦,若不下行顺传而热入包络,即为逆,故言“逆传心包”,其逆传病位还当在上焦,只是病之层次又深一层,不顺传气分而逆传入营分。故《三时伏气外感篇》又言:“风温……,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营)分亦伤。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包络,人多不知者”,是对太阳温病逆传厥阴的进一步阐发。
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言:“太阴风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即可补充仲景风温有论之无方。“太阴温病,不可发汗,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清宫汤主之”、“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清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也主之”等,就是补充太阳温病邪陷逆传心包“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酣,语言难出”的治法。“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暑痫,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瘲,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即是对“剧者如惊痫,时瘛瘲”的足厥阴病有证无治的补充,也都是太阳温病逆传厥阴的进一步阐发。以今之眼光来看,若里本心肾虚寒,素体阳虚,太阳病合少阴,急当治里,以四逆类方回阳救逆,是解决循环系统衰竭的问题;里本有少阴伏热,素体阴虚,太阳病不解,逆传热入心营,心包热闭,当急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是解决中枢神经中毒的问题,这个也就是心主神明的最好诠释。举一隅可见太阳温病与手太阴病症的统属关系,传变而见手厥阴病症的病机,则寒温可统论矣!
在阳明病篇,论大承气汤证说:“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此阳明燥热内炽,热熏包络,扰乱神明,当为阳明厥阴并病。《灵枢·经别》言:“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故医家有“胃络通心”之说,包络为心之宫城,热扰手厥阴,子病及母,火热扰木,必动足厥阴之风,治当泻阳明而安厥阴,此谵语狂乱为病及厥阴当明。《温病条辨》中焦篇:“阳明温病,面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瘲,但神昏不大便”,亦言热厥而见手厥阴证,当治以大承气汤。又谓:“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以安宫牛黄丸与大黄合方而治,是为阳明合病厥阴的同治法。可见阳热盛极而厥当辨明有无厥阴证而出治,或泻阳明之热而救厥阴,或开窍、泻阳明并施而一阴二阳同治。
太阳病逆传厥阴,阳明病合并厥阴,再来看少阴病的变证是否与厥阴病有关。少阴病热化证为阴液先已内耗,阴虚阳亢,故黄连阿胶汤用阿胶,芍药、鸡子黄滋阴,就有预防足厥阴肝风内动之先着,若风动火升即可并见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的手、足厥阴证。少阴心、肾与厥阴心包络、肝的关系甚为密切,为病常互相关联。“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也称为复脉汤,以生地黄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已经开后世滋阴之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下焦篇,取复脉汤滋阴之意,去桂枝、人参、生姜、大枣通阳,加芍药敛阴,变化而为加减复脉汤法。
“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又言:“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又言:“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 倒乱”,此条自注云:“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统言之为厥阴证,然有手经、足经之分,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手少阴证未罢,如寸脉大,口气重,颧赤,白睛赤之类”,少阴状火尚盛,治之以黄连阿胶,是清火之中兼顾养阴,防热入手厥阴而至神昏;邪热渐衰,真阴欲绝,则“神倦瘛瘲,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足厥阴证现,变加减复脉为大定风珠汤法,以加减复脉填阴塞隙,三甲介属潜阳镇定,五味子收敛正气之欲脱。故热邪在少阴,即可有与厥阴合并病的可能,而见手、足厥阴证。
综上所述,卫气营血、三焦辩证已统属在六病辩证之中,卫气营血是辨温热病由浅入深的病变层次,三焦则是辨具体脏腑病位,只不过是在不断认识疾病过程之中对温热病又有加深而已,是六病辩证法的补充,学者不可认为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法是在六病辩证法之外的新的辩证法,这个对于加深认识六病辩证,以及正确认识“伤寒”、“温病”之争都有重要意义。
气血津液是基本的生理物资,脏腑是产生气血津液的具体场所,经络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勿论外感、内伤疾病,正邪交争则气血津液都可发生变动,其产生气血津液的脏腑也可发生病变,在脏腑所属的运行气血津液的经络、皮部也可发生相应的病变表现,所以,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不可分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单纯以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角度来认识疾病,是为分割的辨证法,都是管窥全豹。故而以六病为统领的各种辨证法都各有所指,是从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以症候、病位、病因、病机等为依据而诊断疾病,在诊断基础上来确定治疗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