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个说法是真的么,原理是什么?

 图书 馆员 2020-05-31

不要钻牛角尖,计较一寸和十年的数量关系,是没有意义的,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筋长寿命就长,这个说法,显然是对的。

电视节目《百寿探秘》,报道了重庆的一位103岁的长寿奶奶,身体柔软度,连20几岁的女记者,都比不上。我之前写过文章,《身体越柔软,越健康!硬化和紧缩,是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说的就是要保持身体的柔软。有网友指出,应该是柔韧,而不是柔软,他说的不错。这个韧字,就体现了筋的意义。

少林寺有部经典,叫做《易筋经》,从书名看,就知道筋的重要性。这部书讲的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按摩、导引、吐纳等功夫,其实就是练气的。易就是变,易筋意思是说,筋可伸可缩,可长可短,这体现的就是韧。

筋是什么呢?根据身体组织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皮、骨、肌、筋、膜五种。筋,是指附在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作用有三:一是固定,二是保护,三是运动。也许还有运输的作用。现在有门学科,叫做筋膜学,就是在研究这个事。

皮、骨、肌、筋、膜,这五种组织中,筋的韧性最强,为什么呢,从其结构成分看,筋的重要成分,就是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纤维蛋白等,构成的致密网状组织,这是它有弹性、有韧性、可拉伸的原因。

因为筋的韧性最强,所以要保证身体的柔韧度,首先就是从筋开始,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不但理论上是正确的,从实际情况看,长寿者也都有此特点。

婴儿的身体,之所以特别柔软、灵活,各种动作都可以做,从结构成分上看,就是胶原蛋白很多。从筋的层面看,就是筋特别的柔韧。不过,筋的韧性是有限的,人在生长的过程中,在使用身体的过程中,筋的韧性不断的被利用,到最后韧性慢慢减小,筋收缩以后,不能再很好的伸长和舒展,出现了紧缩。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有一本同名书籍,作者是香港中医朱增祥,这位医生很有名气,香港的很多演艺明星,乃至政要,都请他治疗,效果很好。他因此而经常出入港督府。有这样一位医生,有这样一本书,所以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才能广为流传。

有了这个基础理论,才有了养生中的各种抻筋法。上面说筋的韧性,是有限的。如果还去做抻筋,那不是会加重筋的损耗吗?实际情况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得到正常的使用,才会生病、早衰和虚弱。筋缩,不是因为它的寿命到了,而是别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帮助筋恢复舒展和韧性,是有必要的。

不过,抻筋养生,仍然不是整体的解决思路,它只是一个切入点,有效但效果不是最好。其实除了抻筋,还有洗髓、正骨、拉皮、换血等各种方法,同样的都只是一个切入点。养生的关键,始终是生命能量。

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

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这一理论,在中医圈比较流行。民间中医潘德夫,曾经写过同名文章。这位医生,生前名气很大,自己开有诊所,治病效果很好。八十岁时,被要求参加执业医生的考试。看了考试题目,过于简单幼稚,气愤不过,在试卷上写起诗来。

写诗也就算了,还留下几句诤语:著作等身,不值此纸,如此荒唐,天下奇闻!这样一种情况,当然是考不过的,于是涉嫌无证行医,诊所被关停。潘德夫医生,于2016年6月去世,享年83岁,一世英名,救人无数,临了竟是这样结局,很是可惜。

是生命生病,不是身体生病,这句话包含深刻的哲理。很多人说,中医不是医学,而是属于哲学。其实他们不知,哲学在所有学问中,是最重要的,是决定方向的,方向错了,问题就很大。中医学当然不是哲学,但是包含很多哲学思想。

若你稍加留意,你会发现,现代科学体系中,并没有一门学科,叫做健康学,有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心理学、营养学、药学等等,但是没有健康学,更没有生命学。也没有人体工程学、人体能量学。这样去做学科分类,虽然分门别类更细致,更便于研究掌握,但都是片面的。既然每一个科学,都是片面的,当然不能称之为生命学,或者是健康学。从一个片面去研究人体,是很容易失真的。有这样一个根子上的原因,很多病治不好,也就不奇怪了。知道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很多医学上的疑难杂症,重症绝症,其实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只是在医学上没有办法而已。西医学解决不了,不代表中医学解决不了。中医学解决不了,也不代表真的解决不了。中医学、西医学,都是生命学和健康学里,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西医学,更接近于疾病学,再准确一点,应该是急症医学。中医学,从治未病到治大病,治病范围很全面,比较接近健康学。但它仍然不是生命学。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包含生物、生存、生活和生命四重属性。作为生物,需要饮食气等基本要素。作为生存,必然面临着竞争,也就是有压力。作为生活,有享乐的追求,也就是有欲望。作为生命,只是一个短暂的历程,肉体生命的死亡,可能是灵性生命的开始。当你将思考问题的视角,从病痛、医药、健康提高到生命、宇宙的层面上时,你就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焦虑害怕,只需要真正的做自己,看清自己,感受自己。当你的心,不再生病时,可能你身体的病,也会慢慢好起来。看到自己,是一种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