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影视口碑榜 2020-05-31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有无数问题让家长挠头,一面是义正言辞的“为你好”,一面是理直气壮的“我要自由”,无休止的对抗和妥协是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少年派》里最近抛出了个问题,家长到底该不该为孩子交朋友把关?闫妮饰演的王胜男再次做了不那么恰当的选择,仗着和学校老师熟悉,她直接简单粗暴地帮女儿做了“隔绝”。看似很惯常的一个举动,却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细节。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对于精英学校的实验班林妙妙算“关系户”,如果不是小姨夫在学校当老师,她可能压根连进这个学校的机会都没有。第一次模考全班垫底,被同宿舍女生嘲笑,只有家境好又爱美的邓小琪愿意与她为伍,并在关键时刻安慰、鼓励和陪伴她。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这样的一个好朋友对于初入高中大门,还没能处理好住宿生活和学习压力的林妙妙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存在。但随着文理分科,林妙妙实现了从理科差生到文科尖子生的逆袭后,邓小琪就没那么不可替代了,尤其是在校文艺晚会林妙妙凭借自黑招来一众粉丝及在辅导班因漫画吸引很多同学注意以后。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孩子们的世界因为纯净总有点迟滞,所以林妙妙对邓小琪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还在很多时候努力维护闺蜜的面子和感受,但成人的世界可没有这么单纯,林妙妙的妈妈王胜男女士就是一个明显的晴雨表。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但女儿未分班做全班最后一名垫底时,尽管对邓小琪的妈妈看不惯,但听着女儿叙说邓小琪的陪伴和友谊时,她只是气女儿没有和成绩好的同学有更多交集,并没有明令禁止两个人有更多来往。在她的内心女儿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担心邓小琪起不到好作用,但在女儿低谷时知道有人能代替她陪伴身边也是不错的,所以这时候王胜男女士对邓小琪是又烦又爱的。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但等林妙妙在文科班崭露头角时,王女士的变化就明显了,尤其是在邓小琪到家里玩,两个小女孩的对话被误听后,妈妈王胜男连表面的礼貌都懒得维持,直接在女儿闺蜜离家时掉了脸子。这还不算什么,闫妮饰演的妈妈开始在老公面前说邓小琪妈妈坏话,最越界的是打电话给老师让帮忙调座位,企图以此掐断女儿的友谊。结果虽然两人位置分开了,但并不影响林妙妙和邓小琪继续混在一起玩。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回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王胜男的做法绝非个例,有意无意间帮孩子挑选朋友几乎是每个家长的“惯性”。学生时代以成绩为准绳,家长多希望孩子能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一起受到好的熏陶,等长大后又期望能和事业有成的人在一个圈子互相帮衬,不论结果是不是如预期的那样,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既定的轨道中运行,完全忽略了交朋友这回事除了这些外在条件,最主要的还要考虑孩子心里是否愿意和接受。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虽说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但善与恶其实都是相对的,在父母既定的框架内选择朋友固然是最保险的,但却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成绩不好或者没那么成功不意味着不良善与不友好。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人的一生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这种希望通过帮选朋友的方式替孩子规避风险,其实更像是掩耳盗铃,有时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毕竟处于成长期的孩子都有逆反心理,管太多太严有时未必合适。

家长该不该帮孩子选朋友?《少年派》闫妮越界了,惯常举动要深思

这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即使是亲密关系也应该记得有尊重一说。懂得尊重和理解孩子,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引导才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文/小花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