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鸦与麻雀》陈白尘

 朦胧斋主人 2020-05-31

乌鸦与麻雀

1949年郑君里执导电影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唯一的明帝 

《乌鸦与麻雀》是由昆仑影业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由郑君里执导,上官云珠、赵丹、孙道临等人主演。于1949年11月1日在中国内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1948年国民党政权灭亡之际,上海一座楼房里的几户人家与国民党军官侯义伯斗争的故事。[1]

中文名

乌鸦与麻雀

外文名

Crow and Sparrow

出品时间

1949年

出品公司

昆仑影业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

快速

导航

演员表角色介绍

剧情简介

1948年的冬天,解放军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上海国民党政权的大小喽罗们心惊胆战,害怕因此会失去他们往日骄奢的生活,开始更加疯狂的掠夺和欺诈。国民党国防部某科科长侯义伯强行霸占上海弄堂里的一套房子,理由是房主的儿子参加了新四军,原房主孔有文是报馆的一名老校对,无权无势,只好眼睁睁看着房子被抢走。侯得到房屋之后,把二楼留给姘妇余小英使用。为了赚钱,他还把亭子间租给了中学教师华洁之,把前客堂租给了美货摊贩、外号叫“小广播”的肖老板夫妇,而可怜的孔有文则被赶到了狭窄的后堂居住。

    侯义伯感到时局越加不利,准备仓皇出逃,就想将霸占来的房子转让,临走再捞几个钱。房子当然不能连房客一起卖,于是,他又要把大家都赶出去。房客们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顾虑,满含怨言,却又未能联合起来进行抗争。但在遭受各种压榨、欺辱之后,房客们终于忍无可忍、团结一致与侯义伯作斗争。随后不久,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的消息传来,侯义伯丢下房子,狼狈逃窜。[2]

共3张

乌鸦与麻雀

《乌鸦与麻雀》剧照

演职员表

演员表共26位

全部

张立德

饰 老魏

黄宗英

饰 余小瑛

王蓓

饰 小阿妹

赵丹

饰 萧老板

吴茵

饰 萧太太

上官云珠

饰 华太太

职员表

出品人

昆仑影业公司

制作人

夏云瑚、任宗德、王林谷

导演

郑君里

(以上内容来源[3][4])

角色介绍

没有更多了

孔有文

演员 魏鹤龄

报馆的老校对,无权无势,因为儿子参加了新四军,被侯义伯以此为要挟强霸了房子,被赶到了狭窄的后堂居住,后来他计划在报馆找一个铺位,简单住下,结果由于身份低微,报馆根本不会给他留身之地,只好失望而归。

(以上内容来源[5][4])

影片轶事

与周恩来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选1949-1955年优秀影片,《乌鸦与麻雀》最初只获得二等奖,有评委质疑它不是新中国的电影制片厂所拍,周恩来总理得知结果后很不满意,他说“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拍出这么好的电影,怎么只能是二等奖?”毛主席也认为这部影片很好,于是改评为一等奖。[2]

周恩来总理患癌之后,非常痛苦,于是吩咐调一些老电影看,其中一部就是《乌鸦与麻雀》。[2]

获奖记录

时间 奖方 奖项 获奖者 结果

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优秀故事片一等奖 《乌鸦与麻雀》 获奖[1]

1986年 第1届科罗米埃国际电影节 优秀推荐片 《乌鸦与麻雀》 获奖[4]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拍摄《乌鸦与麻雀》的构想起源于一次饭局,而且剧本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1948年,中国政局动荡不稳,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在进行三大战役。一天晚上,上海昆仑影业公司的陈白尘、沈浮、郑君里、陈鲤庭、赵丹在一起吃饭闲聊,几个人深感社会局面的困顿,预见到形势将有巨大变化,准备拍摄一部故事片记录国民党政权的末日景象,也表达电影人对未来新世界的希望。他们又找了几位编剧彻夜长谈,很快讨论出剧本的梗概,取名《乌鸦与麻雀》,让陈白尘执笔负责撰写剧本,让郑君里担任导演。[1]

人物原型

影片主演赵丹有过一位邻居,在洋行里供过职,负责收“壮丁费”、“门牌捐”,因此被赵丹唤作保甲长。他常到赵丹家串门,两人什么都聊,言谈中,“保甲长”嬉笑怒骂,愤世嫉俗。他每日总是旁若无人地打太极拳;下午午睡起来,他就搬一把藤椅往弄堂口一坐,悠然自得地哼两句绍兴戏,一副看破红尘、自得其乐的样子。后来在拍摄电影《乌鸦与麻雀》时,这个人物成为赵丹创作小广播角色的直接形象来源。[6]

拍摄过程

陈白尘为了避免《乌鸦与麻雀》被国民党当局封杀,专门准备了两份剧本,把一份经过删改的剧本送去审查,才顺利通过。可是,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还是被审查部门发现了,要求立刻停拍,罪名是“扰乱社会治安,破坏政府威信”,并没收了已经拍好的胶片,还扬言要关闭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组只好关上大门,对外宣布停拍,实际上暗中继续拍摄,摄制组一方面保存已经搭好的景,一方面由陈白尘进一步修改剧本,以便把反动派日暮途穷、垂死挣扎的景况暴露得更为深刻。为了防止反动派追索到这个剧本,他们还把剧本藏在摄影棚顶破麻袋包着的稻草里,摄制组的人白天在摄影棚里休息或打麻将,晚上开机悄悄拍摄,影片拍了一半后,上海解放,摄制组才能光明正大地将影片拍摄完成。[4][1]

《乌鸦与麻雀》拍摄时,国民党军官侯义伯的演员一直定不下来,最后是由赵丹指定李天济出演,在拍摄一场侯义伯在咖啡馆调戏邻居的太太的戏时,李天济演起来缩手缩脚,一连好几遍都过不了,气得导演郑君里一拍桌子不拍了,还让上官云珠把李天济拖到咖啡馆楼上小包间开导了半个多小时,才顺利拍完了这场戏。[7]

影片评价

《乌鸦与麻雀》是一部出色的讽喻作品,全片从主题到细节都运用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矛盾的中心房子,意味着江山,虽然一度被反动派霸占,最终还是回到了人民手中;乌鸦则象征着贪官污吏;麻雀则象征着小市民。导演的镜头处理也充满象征意味;用仰拍镜头拍摄住在楼上的“乌鸦”,显出它的权势;用俯拍镜头拍摄住在楼下的“麻雀”,显示他们的地位低下。思想意义深刻,艺术手法完美,编导演俱佳,它不但得到中国广大观众的肯定,许多外国影评家也认为这是一部值得和世界优秀影片一起展出的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8](《上海电影志》评)

《乌鸦与麻雀》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影片,剧本构思巧妙,情节流畅,风格活泼,讽刺辛辣,具有陈白尘剧作艺术一贯的特点。影片通过房客们受到的压迫,由忍气吞声到起而斗争的过程,生动地刻画了肖老板、肖太太、华先生、华太太、孔有文、小阿妹等一群不同类型的小市民形象。其中对肖老板的把握尤为生动,反映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这个阶层人物的可悲命运。这个人物独特的形象创造,是影片的一个突出的成就。片中许多精心创作的画面,出色地再现了国民党统治区都市社会的景象:一方面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垂死挣扎和疯狂掠夺;一方面是广大市民的痛苦呻吟和学生的罢课斗争,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混乱、黑暗以及光明就要来到的社会面貌,丰富了影片的时代感。[4](中国网评)

纠错

参考资料

[1] 《乌鸦与麻雀》.凤凰网 [引用日期2013-01-21]

[2] 揭秘电影《乌鸦与麻雀》:新旧中国各拍一半.人民网 [引用日期2015-11-16]

[3] 电影《乌鸦与麻雀》(1905电影网视频版/2015)0小时0分钟01秒至0小时2分钟23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