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即将失传的广州早茶名点

 读书耕云种月 2020-05-31

谈及广东的传统文化,早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逢周末或假日,广东人便扶老携幼,或约上三五知己,齐聚茶楼“叹”茶。虽然名为饮茶,但茶并非主角,真正的重头戏在点心。粤式点心发展至今,至少已有上千个品种。

但不知从何时起,广州的茶楼渐渐没有了夜茶,没有了粤剧茶座,没有推车仔,甚至连许多传统点心,也渐渐消失不见。炸蛋散、糖沙翁、蒸大包、棉花鸡扎、鸭脚扎……这些老广州人才知道的点心因为制作难度大,或是利润低、口味较为小众等原因,已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但是,这绝对是广州人忘不掉的味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这些即将消失的广式茶点。

炸蛋散

蛋散是蛋馓的俗称,最早是广东的贺年油炸小吃,是以面粉、筋粉、鸡蛋和猪油搓成形后落油镬炸,炸到浅黄色时便捞起,搭糖浆食用。吃的时候一定要淋上蜜糖或蘸麦芽糖吃!后来这种小方块也被改良,人们加入芝麻、南乳等其他配料,在小方块中间下一刀,卷起做成麻花样子,更加香酥有趣。

这松软又不失酥脆,入口化渣但又不软绵的口感是炸蛋散独有的,所以没有吃过的人难以想像,也难以形容它的奇妙。配上蜂蜜,趁着热气入口,那一份美妙和满足,如坠云端。

糖沙翁

沙翁又叫炸蛋球、沙壅、冰花蛋球、琉璃蛋球,是中国的传统油炸甜食之一。据《广东新语》记载,「沙翁」最早成为「沙壅」,是明朝末年出现的一种贺年食物。免费加入厨影美食超级吃货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请入群)。最初的「沙壅」是以糯米粉加上白砂糖、猪油同煮。经过改良,变成了用面粉、鸡蛋和油混合后的面团炸起后加白砂糖而制。外层香脆,内层松软,蛋香味浓,最适合甜食爱好者。因面团经油炸,形成中间多个气孔,中空无馅,吃时要滚粘一层白砂糖,看似头发花白的老翁,故名沙翁。在广州更多人叫它为「糖沙翁」。

鸡球大包

作为广东传统的特色点心,“鸡球大包”在广州的酒楼里已不多见,倒是在顺德、香港一些传统酒楼里,仍可大而啖之。传说在清末民初,广州有间茶楼为了吸引食客尤其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茶客,独创了一种有鸡肉、猪肉、笋粒等馅料、包体比普通包子大得多的大包,价钱卖得比一般茶点还便宜,引得茶客纷纷尝新,也成为了穷人的福音。每当大包登场,伙计从厨房搬出一个直径超过半米的大蒸笼,扬声唱出:“卖大包啰!”茶客听到,欢欣雀跃,“这里要!”“这里要!”叫声此起彼伏。

鸡球大包好不好吃,关键之一就看发面。发得不透,大包就发不起来;发得过头,大包就会起豆皮一样大的孔。发得好的鸡球大包面皮,蒸熟后应如花朵开花般爆开,肉馅隐约可见,外皮松软不粘牙。至于馅料,则各家有各家的选料和配方,但鸡肉、鸡蛋、冬菇、沙葛、红萝卜、五花腩等是必不可少的。所有馅料煮熟后要放凉,让汁水充分吸收才包入大包中。

将酿好馅料的大包蒸熟之后,造型庞大,约为一般中式包子类体积的3倍,食量小者一个鸡球大包就可抵一顿饭。用手掰开汤碗般大的鸡球大包,香气喷薄而出,只见馅中带有鸡肉、干蒸肉各一件,熟蛋半只,还有冬菇、鲜笋和大虾各一件,忍不住咬一大口,松软可口,香浓味美。

随着茶客对茶点的选择日趋丰富,对鸡球大包的喜爱程度渐渐减少,加上食客的食量减少,并且大包的制作成本较高、工序复杂——难在馅多容易破包皮,包功、蒸功都要到家,故很多酒楼渐渐没有大包出售了。

猪润烧卖

广东“猪润”,就是猪肝。这是一种濒临消失的传统点心,只有在一些老式茶楼或许还可一觅其踪。选用猪肝中的蝴蝶肝(好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是猪肝口感最好的部分),用刀细细把猪肝里的筋挑掉,这样处理过的猪肝吃起来才会入口即化,没有粘连迟滞感。

由于猪润烧卖对火候要求极高,只有客人下单后,才将新鲜猪润顺着纹理切成宽大略厚的一整片,上笼蒸熟。这样保证每一个猪润烧卖上桌时都是新鲜烫口的,猪肝大且厚,又粉又嫩,口感极佳。

棉花鸡扎

棉花鸡扎,曾经的广东早茶的富贵担当,但现在提起来年轻一代几乎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免费加入厨影美食超级吃货群(加微信 xiaotudou2002 申请入群)。其实就是滑鸡块、冬菇、腊肠、浮皮、淮山,做成像腐皮卷的形式。蓬松雪白的浮皮就是那个“棉花”,吸收了鲜美的鸡汁,所以就叫“棉花鸡”。棉花的角色,随财富条件的变动,从名贵花胶、沙爆鱼肚,到浮皮(炸猪皮)、柚皮都有担当,如世相万象,令人玩味。

鹌鹑蛋烧卖

鹌鹑蛋烧卖并不好做,猪肉馅,但蛋皮要包住整个内馅与鹌鹑蛋,鹌鹑蛋的熟度也要把握好。生了自然发腥,太熟也发硬,不够好吃。最后,上面还要用蛋白调汁扣上。虽说“啖啖肉”,但走的是清香远溢的路子。

一份合格的鹌鹑蛋烧卖,蛋皮紧致,夹起来从不松动脱落。猪肉的配料也要好,不抢鹌鹑蛋的风头。舌尖首先触到蛋白调汁,随后是蛋皮,再后是蛋本身,层层递进。如此耗费工时的点心,无怪今日不多见了。

鸭脚扎

鸭脚扎是一道因为工艺复杂而被许多餐厅放弃的经典港式点心,想鸭掌入味一定要先用白卤水浸泡,再用腐皮把炸过的芋头条和调制好的肉馅包裹好,老抽上色,淋上自制酱汁蒸煮。腐皮嫩而不散、鸭脚糯而不泄,一口下去,吃到的是满满的老香港味道。

炒银针粉

银针粉,一道广式的传统饮茶小点。银针粉的样子胖胖的,两头尖,咬起来QQ很有弹性,配着其他的素菜或者虾仁大火快炒,炒好的成品飘着酱油与镬气混在一起的香气,真是让人立马缴械投降,吃多少都不知饱。

怀旧灌汤饺

虽然仍有极少部分酒楼食到,未致于完全消失,但多数都是改良版,偷懒将灌汤饺直接放在汤里,这样一来,灌汤饺的皮破了也好推脱。传统的灌汤饺是面皮包裹着汤馅蒸,饺子下方有一专门的盛器,小心翼翼用心提起来,保证不会破皮。入口之后,皮薄馅多,汤汁充盈。由于传统的皮包汤讲究手工又耗时,所以近年愈来愈少酒楼供应。

蜂巢炸芋角

在广州,炸芋角是必须加上蜂巢做前缀的,表示它炸得够身(粤语,火候十足)。首先要选料严,用上淀粉质足够的应季芋头;其次是猪油靓,把新鲜猪板油用大滚水烫过后再慢慢精炼而出,真是一只锅都贵过一只干鲍了。最后就是考师傅火功的时候啦:芋角之所以叫蜂巢芋角,意思就是它炸得形如蜂巢般通透酥身。这要求油得一直保持在120度到130度之间——油温太高,芋角一下镬就立即被“炸死”了,压根起不了蜂巢来。一盘合格的炸芋角每一只都“首如飞蓬”,入口松化,芋茸细腻得要叫人忍不住眯起眼来“唔”一声。

火腩卷

火腩卷,面粉皮夹住肥肥的烧腩,加上调味料,蒸熟后有汁液。一口咬下去,肥美的烧腩肉汁充满口腔,特别香浓,令人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