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救

 中医药方便 2020-05-31

.常用急救

     对于中医学人而言,我认为有一个观念是必须纠正的,那就是中医只治慢病的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与针道衰微关系密切。因此,还针道面目于本来,复还并彰显针道应有的效用,尤其是急救方面的效用,实乃当代中医学人尤其是内针学人的当务之急!以下仅就个人经验所及,简单谈谈常见的急症处理,以为抛砖引玉之用。
     (1)毫针急救
     ①角弓反张
    角弓反张虽然是癫痫的常见症状,但并非癫痫独有的症状。比如中暑、高烧不退及严重吐泻的病人也会因为抽搐,背部肌力增强而角弓反张。角弓反张属于督脉的挛缩,当然也包括太阳经,对于此类急症,首先考虑人中穴、后溪穴、申脉穴。人中与承浆是诸穴中最大的一对阴阳,是真正的天地。人中乃督脉之本经同气,而反张在后,人中在前,正是阳病治阴之典范。后溪、申脉既与督脉交会,又为太阳本经同气,于角弓反张甚宜。由于角弓反张的患者大都神志不清,问诊困难,除人中之外,一律按男左女右取穴。此外,根据十九病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角弓反张还与肝经有关,故针刺太冲亦有良效。角弓反张病在于后(背),阳明经行于前,后病前治,合谷亦为常用之穴。
    角弓反张若伴神志不清的,可刺劳宫、涌泉。若出现呼吸困难,刺内关甚效。当然, 加刺然谷、太溪,纳气归肾,其效更速。
      ❷中风
      中风是当今很常见的急症,又称脑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中医则分中经、中脏。中经络多致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多致神识昏迷及呼吸循环障碍。半身不遂之中经,按内针常规处理,不在此例讨论。
      中风急症,首先要考虑厥阴同气,可首选劳宫、内关、太冲、中封诸穴,若神志障碍明显,需考虑少阴,可选涌泉、太溪、少府、通里诸穴。通里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它的名字已经告诉我们了。里不通,才有中风诸事,将里通了,便复归太平!
      这里我要稍稍强调一下阳明的作用,在中医的体系里,危急之证一般分闭、脱两类,而危急闭证即与阳明关系密切。有关这一点,我们打开《伤寒论》,便能从中找到证据。 大家知道,危急闭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神志障碍昏糊,而描述神昏的条文基本都集中在阳明病篇。故而闭证神昏从阳明入手,是值得重视的路径。另外,在针灸里,阳明也是最常用的一条经。按照背为阳、腹为阴的原则,所有的阴经都遵则而行,唯有足阳明胃经不行阳部,反行阴部。这个阳行阴位的特征,成就了它的居中性质,故而针刺阳明,更能促进“中”的恢复。我认为,这应该是它最为常用的根本所在。此外,阳明乃多气多血之经,针刺阳明,对于促进气血的恢复,亦大有裨益。阳明可选内庭、解溪、丰隆、足三里、阳溪诸穴。
      中风急症,针刺经外奇穴八风、八邪,亦是宝贵的经验。从内针的角度看,八风八邪亦不过是头(脑)的同气,亦在同气相求的范畴。八风穴即足趾趾缝间,当赤白肉际处;八邪穴即手指指缝间,当赤白肉际处。
      (2)锋针(三棱针)刺络急救
      锋针为九针之一, 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三棱针,主要用于刺络。我常习以12号注射器针头代替锋针,使用起来更为方便。锋针于急救可谓有先锋之效,无论是脑中风还是心脏病急性发作,皆可以锋针刺络出血。可首选百会穴及双侧耳尖,若有口眼歪斜,则加刺耳垂。如果再配合开四关,即针刺合谷、太冲、内庭、陷谷四穴,则问题更易化解。凡属急危症,于百会、耳尖之外,尚需配合十宣、气端(十宣大家都很熟悉,在手十指尖端,左右共10穴。气端则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在脚十指尖端,左右共10穴,可视为经外奇穴)锋针点刺挤血,如果挤血时呈喷射状射出,多能化险为夷。若点刺挤血,出血甚少,挽回多半困难。另外,若系中署急症,则应首选尺泽、委中刺络放血。刺络仍依男左女右,或双侧皆刺。刺络当视青筋怒张处刺,故不局限于穴位,凡周边有青筋(静脉)怒张者,皆可刺之。
      (3)艾灸急救
      艾灸急救主要用于危急脱证,脱证的特征,除有可能发生神志障碍外,主要可见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闭证多系阳明,脱证则多系少阴,为阳气逆脱使然。救治当以回阳救逆为要,艾灸无疑是最方便的选择。常用的灸处是劳宫、涌泉、神阙及关元、气海等。另外,针刺就免不了有晕针的可能,晕针的表现与脱证相仿,虽然表现吓人,实际并不危险。只要立即拔针,并按上述处理,便能很快消除。
      (4)指掐或提捏
      以上谈及的诸多急救措施,一定程度上都可用指掐来完成。尤其在仓促无针灸用具的情况下,指掐更能争分夺秒地完成急救,转危为安。指掐的部位亦即用针的部位,力度适中,以能承受为度。另外,部分惧针的患者,亦可以指代针。
      以指提捏或提拨,最常用于腋前大筋和腋下极泉。以之救治心脏病急性发作,如心绞痛、心梗,往往会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极泉穴的拨动方法:中指在右极泉穴处(异位心例外)将肌肉向后推然后向前拨,如此后前拨动,患者如触电般筋麻至手,则说明拨法正确。若无此感觉,则需调整角度、力度。
      腋前大筋拿法:以拇指和食、中、无名指提捏右侧大筋,向前拉放,连续三次。同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及呼吸变化,如果拿捏到位,心前绞痛或压榨感瞬间即可消失。若三次不行,可以连续提捏六次或九次。腋前大筋为厥阴循行路线,与心腹内关谋同理同气依此亦知,提捏股内侧大筋亦会有同样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