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药中《气交变大论》讲解 2

 新用户33586458 2020-05-31
国医大师方药中黄帝内径运气七篇讲解(26)
太阳系图                                  


中医语录
      “自五四运动以来,很多人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优越之处,于是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把传统文化当做包袱放在了一边。近几十年来,这种思潮进一步强化,这种强化结果,就是学中医的人找不到方向。”    
     “在今天,“当传统文化在我们的主流生活中加速消失”。(张祥龙教授语),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中国人自己的厌弃,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不科学、落后的”,使得深深植根于华夏文明之中的中医也被斥为“不科学、落后的”,中医界中的很多人竭力推动的所谓“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就是想把中医从所谓“不科学、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剥离出来。
                                       -----名老中医樊正伦
                                      摘自《龙图说医》一书
  

四、《气交变大论》讲解

      【原文】
    岁火太过(1),炎署流行,肺金受邪(2),民病疟(3) ,少气咳喘(4),血溢血泄注下(5),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熟(6),上应荧惑星(7)。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钾间痛,两臂内身热骨痛(8),身热骨痛而为浸淫(9) 。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10)。上临少阴少阳(11),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搞,病反澹妄狂越(12),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13),上应荧惑星。      
    【讲解】      
    (1)岁火太过      
    “岁火太过”,即火运太过之年。凡是年干属于火运。而且在天干排列顺序上是单数(即阳干)的年份,就是火运太过之年,以戊辰年为例,“戊”,戊癸化火,凡是逢戊逢癸之年都属火运,戊在十天干次序中属于单数,单数为阳干,属太过,因此戊辰年从大运来说便是岁火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属于岁火太过之年共六年,即: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等六年。      
    (2)炎暑流行,肺金受邪    
    岁火太过之年,从气候变化来说,以炎热为特点; 从人体五脏病变来说以心病为特点。由于火一与金的关系是相制的关系,火可克金,火太过就可乘金、伤肺,因此原文谓:“炎暑流行,肺金受邪。”      
    (3)民病疟      
    “疟”,即疟疾。“病疟”,即患疟疾。疟疾是每年夏秋季常见病,也提地方病,多发在南方炎热地带。“火”在五行归类上除了意味着炎热以外,还意味着南方和夏季。“金”在五行归类上意味着凉,西方和秋季。联系上句“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意即疟疾是一种地方病,主要发生在南方炎热地带;也是一种季节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这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是古人以五行为工具归类自己经验的典型说明。      
    (4)少气咳喘      
    “少气”,即气受到损伤而出现不足。“火”在阴阳属性上属于阳,火太过,则阳热太盛。按照前几篇所述之运动变化规律,盛极必衰,阳热太盛了必然要向阳气虚衰方面转化,所以火热太过就会“少气”。这也就是《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的“壮火之气衰”,“壮火散气”,“壮火食气”,“热伤气”。咳喘,指咳嗽气喘,咳和喘均一与肺的作用失常有关。这也是因为火盛可以乘金,热病可以伤肺的缘故。      
    (5)血溢血泄注下      
    “血溢”,“血泄”都是指出血。一般说来,血从上出、外出叫“血溢”,如鼻出血,吐血,咳血,肌越等。血从下出叫“血泄”,例如便血,尿血,房漏等。“注下”,指水泄,即大便稀水。各种出血,从病变部位来说与心有关,因为“心主血”,从证候性质来说,多数与火热有关,因为血热则妄行。“注下”,从病变部位来说与大肠有关,“大肠者,传导之官”,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与肺有关,肺可以移热于大肠。联系前文,这也就是说,“岁火太过”之年,由子“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所以可以因心肺病变而出现上述症状。      
    (6)肩背热    
    “肩背”,主要指人体肩脚部。人体胸部,肩背部与五脏中的心、肺密切相关。因为手太阳小肠的经脉循行部位是:“……上循肠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脚,交肩上,入缺盆,……”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上层外前廉,上肩,出朋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小肠属心,大肠属肺。这就是说“岁火太过”之年,可以因心肺病变而出现这些症状。      
    (7)上应荧惑星    
    荧惑星,即五星中的火星。由于荧惑星在光度上变化很大,在运行形态上也错综复杂,足以惑人,故名“荧惑”。“上应荧惑星”一句,其解释与前述“上应岁星”相同。      
    (8)两臂内痛    
    人体上肢两臂内侧部位属于手太阴肺,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阴心经循行部位。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横出腋下,下循肠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手厥阴心包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上抵腋下,循除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手少阴心经的循行部位是:“……下出腋下,循蠕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骨锐骨之端,……”手厥阴心包与心在作用上相同,可以代心用事,因此心肺有病时可以出现“两臂内痛”。      
    (9)浸淫    
    指浸淫疮。《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谓:“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浸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以其渐渐增长,故名浸淫也。”各种疮痒,从病变部位来说,均可定位在心。这也就是《至真要大论》中所谓的:“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证候性质来说,各种疮痒多属风热。这也就是《诸病源候论·头面身体诸疮候》中所谓的:“夫内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这也就是说“岁火太过妙之年,容易因心病而发生疮疡。      
     (10)收气不行,长气不明雨水霜寒,上应辰星      
    “收气”,是指金气。“辰星,,指五星中的水星。全句是指在“岁火太过”之年,由于火盛乘金的缘故,致使秋收之气不行。由于胜复的原因,火气太盛则水气来复,所以反而出现“雨水霜寒”的反常现象,而天体星辰间,除了出现火星的变化以外,还同时出现了水星的变化,其道理与前述“岁木太过”之年相同。      
    (11)上临少阴少阳      
    “上”,这里是指司天。这里是说在“岁火太过”的年份里,如果再遇上当年的司天之气是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的话,那火就比一般更加亢盛。因为大运是火太过,司天之气又是火,火上加火,所以就会如火燎原,不可收拾,严重危害自然界万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原文说:“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焫,水泉涸,物焦搞。”六十年甲子中,岁火太过而又逢少阴、少阳司天的年份有戊子、戊午两年。      
    (12)谱妄狂越      
    “澹妄”,即胡言乱语,“狂”,指发狂;“越”,指瑜垣上屋。总的来说就是指  “神明”之乱。由于心主神明,所以神明之乱属于心病。这也就是说“岁火太过”之年,由于心病及火热太过的原因,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澹妄狂越”这类症状。      
    (13)太渊绝者死不治      
    “太渊”,穴位名称。穴在腕掌侧横纹上挠侧六分之一段的中点处,亦即相当于拇伸长展肌腔与挽侧腕屈叽健线之中点处。此处可以摸到挠动脉的排动。太渊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太渊绝”,即穴处不能摸到动脉搏动,表示心肺气均皆败绝,故日:“太渊绝者,死不治。”此处是指心热太盛,乘犯肺金,如果乘克太甚,则可导致心脱败绝而致人于死亡。    
    根据以上所述加以小结就是:凡是岁火太过之年,从自然气候上来说,这一年中比较炎热,从人体五脏来说,心气偏盛,肺气容易受损,因而在疾病表现上常以心肺病变为主。由于胜复原因,也可以出现暴热暴冷的反常气候变化和肾气失衡的临床表现。因此,在岁火太过之年,在气候变化上要考虑到热、燥、寒三气的特殊变化问题。在人体五脏上要考虑到心、肺、肾三脏的特殊变化问题。      
    
     【原文】    
     岁土太过(1),雨湿流行,肾水受邪(2)。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3),上应镇星(4)。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5),行善瘈,脚下痛(6),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7),变生得位(8),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9),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10),病腹满澹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11),上应岁星(12)。
     【讲解】      
    (1)岁上太过      
    “岁土太过”,即土运太过之年。凡是年干属于土运而且在天干排列顺序上是单数  (即阳干)的年份,就是土运太过之年。以甲子年为例,甲子年的年干是甲,甲己化土,凡是逢甲逢己之年都是土运。甲在十天干次序中属于单数,阳干,为太过,因此甲子年从大运来说便是岁上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属于岁土太过之年共六年,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等六年。      
    (2)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岁土太过之年,从气候变化来说以雨水很多,比较潮湿为特点。从人体五脏病变来说,以脾病为特点。但由于土与水的关系是相制的关系,土可以克水,土太过就可乘水伤肾而出现肾病,因此原文谓:“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3)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    
    人体少腹部与脾胃、肾、膀胱、肝、胆均皆密切相关。因为足太阴脾经在腹部的循行部位是:“……上膝股内前廉,人腹……”。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的循行部位是;“……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足少阴肾经在腹部的循行部位是:“……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眺。……”其去腹中行五分处之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育俞、商曲、石关、阴都等穴位,均属足少阴肾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在腹部的循行部位是:“……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普,络肾,属膀胧。……”肾与膀胱一脏一腑,密切相关。足厥阴肝经在嗅部的循行部位是:“……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足少阳胆经在腹部的循行部位是:“……循胁里,出气街,……”肝与胆一脏一腑密切相关。少腹两旁的五枢、带脉等穴位亦是足少阳胆经穴位。由于如此,所以腹痛与肝脾肾均有密切关系。“清”,此处指下利清谷。“厥”,此处指手足逆冷,“意不乐”,指优思不乐。“体重”,指身体沉重。“烦冤”,指烦躁而委屈。这些症状均与脾虚湿盛有关。全句意即岁土太过之年,由于“雨湿流行,肾水受邪”的原因,所以在临床上即可出现上述症状。      
    (4)上应镇星 
    “镇星”,即五星中的北星。土星的运行二十八年一周天,与二十八宿的数目相间,好象每年轮流坐镇或填充在二十八宿之中一样,所以土星又名填星。“上应镇星”一句,其解释与前述“上应岁星”,“上应荧惑星”一祥,不再详释。    
    (5)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    
    “肌肉痿”,指肌肉萎缩。“足痿”,指足部肌骨萎弱瘫痪不能站立行走。《素问·痿论》谓:“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贴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赓。”《索间·生气通天论》谓:“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续短,小筋弛长,续短为拘,弛长为痿。”这就是说,“肌痿”,“足痿”从病位来说与脾肾有关,从病性来说与湿有关。全句意指岁土太过之年,由于“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因此可以出现上述症状。      
    (8)行善瘈,脚下痛    
    “瘈”,有拘急、痉挛或抽搐之义。《素问·玉机真脏论》谓:“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痿。”此句是形容前句“足痿不收”时所出现的行动障碍现象。     
    (7)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        
    “饮”,指水饮。“饮发”,即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液体排泄障碍,水饮潴留。“中满”,即腹部胀满。“食减”,即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四支”,即四肢。“四支不举”。即肢体运动障碍。以上这些症状,中医学认为,都与脾胃作用失常有关。因为,脾主运化。胃主纳食,脾主肌肉四肢。脾的运化作用失常,就可目出现上述症状。这也就是说,“岁土太过”之年,由于脾土的作用失常,就有可能出现上述症状。      
    (8)变生得位    
    “变”,指灾变或病变,“生”,指发生,“位”,指位置或时间。高士宗注云:“变而生病,当土王之时也。”“王”,同“旺”。从一年来说,“土旺”的季节,一说“土旺于长夏”,一说“土旺四季”,亦即土旺于辰、戌、丑、未这几个月份。这就是说“岁土太过”之年,虽然说从自然气候来看,全年均以“湿胜”为特点,从人休疾病部位来说,均以脾病为特点,从症候性质来说,均以“湿”为特点,但是灾变的发生,由于“土旺于长夏”及“土旺四季万的原因,一般又以每年的长夏及三月(辰月)、六月(未月)、九月(戌月)、十二月(丑月)等,一段时间中比较突出。这就叫做“变生得位”。      
    (9)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    
    “藏气”、指闭藏之气,“伏”,指低下。“藏气伏”一句,指闭藏的作用低下,亦即应闭藏而不闭藏。“化气”,指土气;“独治”,指偏胜。“化气独治之”一句,指雨湿之气偏胜,亦即雨水太多。“泉涌河衍”,指水势汹涌,河水泛滥。“涸泽”,指干涸了的池塘或水聚之处。“涸泽生鱼”一句,指由于雨水多,干涸了的池溏都聚满了水可以生鱼。这儿句经文总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岁士太过,雨湿流行”,雨水太多了,水应藏而不能藏,因而泛滋成灾。      
    (10)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    
    这一段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 雨太大了,水就会多,水多了反过来又可以侮土而出现“土崩”,“鳞见于陆”的情况。这就是塾于所谓的:“五行无常胜,说在宜  (多)。”(《墨子·经下》)也就是说木火土金水五行,谁占绝对优势谁就胜。水太多了就可以反过来犯土。再一层意思是雨太大了,风气就要来“复”它。一般情况下声雨而同时出现大风,雨不久就会自然停止。这也就是前篇已经讲过的:“土位之下,加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是自然气候本身具有的自稳调节。这也就是本段所说的“风雨大至”,大雨之后提出了大风,紧接着又提出了“上应岁星”等问题的原因。      
     (11)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    
    太溪,穴位名,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为足少阴肾经穴位。本句意即“岁土太过”之年,“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如肾受邪太甚,在太溪穴处不能摸到动脉博动,即意味着肾气已绝,顶后不良,故曰“死不治”。      
     (12)上应岁星    
    “岁星”,即木星,义见前解。此处是指“岁土太过”之年,木气自然来复,从天体星辰来说,木星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这一段加以小结就是:凡属“岁土太过”之年,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以“雨湿流行”为特点。从人体疾病的发病脏腑来说,以脾病和肾病多发为特点,从疾病性质来说,以湿病、水病为特点。由于胜复的原因.在气候上还可以出现风的特殊变化,在病变上可以出现肝的特殊变化。因而在“岁土太过”之年,在气候变化上除了考虑湿和寒的变化而外,还要考虑风的变化,在人体疾病方面,除了考虑脾和肾的病变以外,还要考虑到肝的病变。
      
    【原文】    
    岁金大过(1),燥气流行,肝木受邪(2)。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3)。肃杀而甚(4),则体重烦冤,脚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5)。甚则喘喷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病(6),上应荧惑星(7)。收气峻,生气下(8),草木敛,苍干雕陨,病反暴痛,肤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9),上应大白星。      
    【讲解】    
    (1)岁金太过    
    “岁金太过”,指金运太过之年。凡是值年天干在五行属性上属金,而在十天干的排列顺序上又是单数,即阳干的,即为金运太过之年。以庚午年为例,庚午年的年干是臾,乙庚化金,因此庚午年的大运便是金运。庚在十天干中属于单数,为太过,因此庚午年便是金运太过之年,亦即岁金太过之年。六十年中岁金太过之年有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等六年。    
    (2)燥气流行,肝木受邪    
    “燥”,指干燥。燥气,在运气学说中有两重涵义:一代表于燥,一代表清凉。这廷因为“阳明燥金”在六气六步中代表五之气,在季节上代表秋季。秋天的气候比较干嗓,不象长夏雨季那样潮湿,秋天的气候转为凉爽,不象夏天那样炎热。此句是说“岁金太过”之年,由于气候较凉,春天应温不温,好象秋天气候一样。这样就会影响生物沟正常生长。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说,燥属金,春属木,“气有余则制己所胜”,因比,金气偏胜就必然要乘木,使木气受损。由于人休中的肝在五行中归属于木,“肝旺于春”,春生之气受到影响,肝自然也要受到影响而发生疾病,所以原文谓:“燥气流行,肝木受邪。”     
    (3)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    
    人体的两胁下,少腹,目、耳等部位均与肝胆密切相关。因为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是:“……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隔,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顺,连目系。……”。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是:“起于目锐眦……从耳后入耳中……循胁里。过季胁……”在五行归类上,肝属阴木,胆属阳木。因此在  “岁金太过”之年,由于“燥气流行”,所以就可以出现上述“肝木受邪”的症状。      
    (4)肃杀而甚      
    “肃杀”中的“肃”字,指肃清,“杀”字,指杀灭,也有成熟或衰老的涵义。在秋季里由于气候转凉,自然界生物因此出现收敛成熟的现象,由夏季的欣欣向荣而变为树凋叶落,生长现象趋于停止,这就好象被肃清和杀灭了一样。因此“肃杀”二字代表秋气,从物化现象来说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肃杀太甚,亦即秋气太甚,在气候上过于寒凉,那就会因气候严重的反常而使人体“肝木受邪”,发生一系列病变。以下原文所谓的“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等等,均是指“肃杀而甚”时而引起肝胆病变的临床表现。      
    (5)上应太白星    
    太白星即金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之年与天体上金星的变化密切相关,故原文谓:“上应太白星。”      
    (6)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病    
    “甚”,指肃杀太甚,“喘”,即气喘,“咳”,即咳嗽,“逆气”,即气往上逆,此处是用以形容咳喘。“肩背”,前已述及主要为手太阳小肠及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部位,与心肺有关。“尻”(kao音考),指骶骨以下尾骶骨的部分,“阴”,指外生殖器,“股”,指大腿部;“膝”,指膝关节部位;“髀”指大腿的上半部,腨(shuan音专),指小腿肚,相当于小腿胖肠肌部位。“
胻”(heng音横),又称骭骨,指人体小腿部的前内侧,相当于小腿胫骨部位。“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病”一句,意即外阴部,尾能部,大腿部,膝关节部,小腿部以及足掌部皆有疾病。这些部位从经脉循行来看,主要与人体的肝胆密切相关。因为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部位是:“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少阳胆经的经脉循行部位是:“……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加以归纳,全句意即“岁金太过,燥气流行”之年,如“肃杀而甚”,不但可以引起肺的疾病,如“喘咳逆气”等肺经的症状,而且由于“肝木受邪”,还可以出现上节所述的“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以及本节所述的“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等肝经和胆经的症状。同时由于“胜复妙的原因,岁金太过则火气来复,还可以出现“肩背痛”等心经的症状。      
    (7)上应荧惑星    
    “荧惑星”,即火星。此处是指如“岁金太过,燥气流行”之年,由于胜复的规律,金气偏胜时,火气必然来复,火气来复又与天体上火星变化有关。因此原文谓:“上应炎惑星。”
    (8)收气峻,生气下   
    “收气”,即金气,燥气,亦即秋收之气。“生气”气。“收气峻”,即前述之“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即木气,风气,亦即春生之“生气下”,即前述之“肝木受邪”。在“收气峻,生气下”的情况下,自然气候及物化表现上就是草木不能正常萌芽生长。这就是原文所谓的:“草木敛,苍千雕陨。”这里的“苍”字,就是指草木。“苍干雕陨”就是指草木的树凋叶落现象。在人体疾病表现上就可以出现肺肝心等疾病现象。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病反暴痛,肤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      
    (9)太冲绝者,死不治    
    “太冲”,穴位名称。穴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亦即在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之中点处,为足厥阴肝经穴位。“太冲绝”,即在太冲穴处不能触到动脉搏动。全句意即“岁金太过”之年,“肝木受邪”,如果肝木受邪太甚,太冲脉绝,那就意昧着肝气已绝,故曰:“太冲绝者,死不治。”表示预后不良。    
     这一段加以小结就是:凡属“岁金太过”之年,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以“燥气流行”,气温偏凉为特点。从人体受病脏腑来说,以肺病及肝胆病多发为特点,从症候性质来说,以燥病为特点。由于“胜复”的原因,在气候变化上还可以出现热的变化甚至暴热的特殊变化; 在病变上还可以出现心的特殊变化。因此,在岁金太过之年,在气候变化上除了考虑凉和燥的变化以外,还要同时考虑火热的变化; 在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除了考虑肺和肝的问题以外,还要考虑心的病变问题。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