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思源国学绝句班第10讲.docx
2020-05-31 | 阅:  转:  |  分享 
  
思源国学绝句班第十讲(讲义引用:子樵老师)本讲主要了解以下几个内容一、时间的设计过程的虚与实二、绝句的规式之正格三、渔洋绝句第八法一、?时间
设计过程的虚与实1、界定【虚】未来的时间为虚时间有三相:即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相那一相为虚呢?答:这三相中未来一相为虚【实】过去
和现在的时间为实【虚】未来的时间为虚2、虚与实的配置我们先掌握?【先实后虚】和【先虚后实】两种即可关于时间的虚实配置,我们可参看上
讲空间设计虚与实的处理在本讲不需赘言,而占大家更多的时间。下面简单说说关于古诗中的虚实综述。1)古诗中的虚实的界定虚?古诗中的虚指
直觉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的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2)古诗中的虚实的大体分类(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设想虚构的景为虚
。(2)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神仙鬼怪世界、幻想梦境为虚;这里特别提出已逝之景。(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4
)正面为实,侧面属虚。以上的虚实界定诗例,我们在前几讲的例子中有穿插过,所以本讲不举实例,大家可以比照上一讲的空间设计的虚实例子加
以理解。现在进行今晚的第二个问题二、绝句的规式学诗必先识规式,规式即规模格式,台湾范况先生将绝句规式分为正格和变格两种。下面按分法
通过具体诗例加以介绍。1、【正格】有以下四种?1)前散后对:前两句散句,后两句为对句。如:王维的?《七绝?寒食汜上作》广武城边逢暮
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对2)前对后散:如:韩愈的?《七绝?题楚昭王庙》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
草树荒。---对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3)四句皆对四句全为对:这种格式称四句皆对。?如:杜甫的?《七绝?绝句》两个黄鹂鸣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对4)四句皆散,四句皆散语,如:【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2?转句的虚、实写法这里又提到转句,可见绝句转句之重要。我们已经了解了虚实,因
此我下面继续就第三句,说说如何转的问题,前几讲,我们曾讲过,绝句的婉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第三句转得好,则第四句顺流而出,所以我们
学习绝句,特别强调在第三句上要下功夫。宋?周弼《唐贤绝句三体诗法》第一卷就绝句的转接有实接、虚接、用事等几种方法。下面重点介绍两种
1)实笔转如:元稹的《七绝?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第三
句“烟火渐稀孤店静”是以实景承转。为什么呢?我们说眼前的实实在在的景为实,所以这首诗第三句为实笔接转。又如:杜常的?《七绝?华清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2)虚笔转又如:司空曙的?《七绝?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第三句仍是虚写。三、渔洋绝句第八法1、要点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
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2、要点解读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的诗外。第三句与
第四句之间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全诗的重心应放在第四句。3、创作
步骤(1)一、二句?注意空间景物配置的透视关系,或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景物的大小关系要合乎透视原则。(2)第四句提升主题,从另个
角度切入,在表述上用否定句加强语气,突出诗味,否定词要出现在第四句。(3)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例诗: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柳二首?其一三月秦淮新涨迟,千株杨柳尽垂丝。可怜一样西川种,不
似灵和殿里时。——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四十二年前乍到时,板桥一曲柳千丝。而今满目金城感,不见柔条踠地垂。——赵北口见秋柳感成二首之一十
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四潮落秦淮春复秋,莫愁好作石城游。年来愁与春潮
满,不信湖名尚莫愁。——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五新歌细字写冰纨,小部君王带笑看。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八传
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十万山堆里看云松,曲崦幽溪复几重。为爱泉声过林去
,不知烟寺远闻钟。——华山道中即事今晚就讲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思源国学绝句班第十讲作业一、写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入声字,不可与上两讲
作业相重复二、《七绝?夏日》要求:1、应用绝句正格第四法,绝句皆散格法,前两句实写,第三句以虚笔接转。2、空间景物配置要符合透视原理,大景、小景顺序不可乱。3、应用本讲渔阳绝句第八法。4、第四句要用否定词,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关系要呈因果等关系的复句句型形式。?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579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