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思考孩子的吃饭问题

 图书馆三千零一 2020-05-31

如果说,教育孩子的起点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吃饭。

因为人类对于甜食的喜爱以及饱腹感给予的愉悦,都被刻在了我们的DNA里面,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没有对食物饥渴基因的人类祖先们,在农耕被发明之前,基本都被丛林法则淘汰了。

而这也是中国进入到农耕封建时代后,在一小撮富人当中,出现了“富不过三代”这个情况。

因为封建制嫡长子继承的制度下,无论嫡子还是庶子,都没有资格跟嫡长子竞争,但是,他们又都是父母的心肉头,于是,为了防止骨肉相残以及出于弥补的心理,父母分别都会选择让非嫡长子们过上饭来伸手的生活。

没办法,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古代的嫡长子制度下,要么在儿子之中搞内部赛马,以死儿子,甚至儿子推翻老子的代价,决出来最强的那个。

要么让一些人可以去当安逸的富家翁。

如此考验人性的方式,使得绝大部分的非嫡长子,在理性的决策下,都变成了游戏人生的渣渣辉。

就像《触龙睡赵太后》里面的赵威后,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一边扶保大儿子孝成王上位,一边溺爱小儿子长安君,是一个道理。

而进入到了工业化时代,衣食无忧不再只是贵族的特权,普通家庭也可以让孩子过上好日子了,于是一个很奇妙的情况就出现了。

那就是有一些小时候饿怕了的奶奶或者姥姥们,或者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在吃饭的问题上,不仅管够,甚至还往撑了吃。

导致的结果,就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们,越来越多的丧失了饥饿感,也染上了厌食症。

饥饿感是人类最原生的欲望,这个欲望一旦被消灭之后,教育孩子只能通过不断的用“强刺激”。

譬如对于厌食的孩子,只会不断的做他喜欢的来迎合,结果就是导致孩子越来越挑食,不吃的东西越来越多。

而没有了吃饭这个重要的筹码,家长们在后续的学习、生活甚至工作上,想要刺激他们去“动”,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筹码。

付的越来越多,直到家长无法支付这个筹码。

所以,本质是家长要去思考,自己能不能支付得起这个筹码。

自古以来,富养的本质,是避开竞争,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竞争的代价太大了。

搁到现在也是一样,就像前几年热议的清华妹子陪酒,这不过是在想要走上位,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家里有能力让孩子一辈子都避开竞争,那么富养是可以的,孩子可以很幸福的过ta的一生。(所谓的穷养儿,富养女的逻辑)

就像前几年跟哥们聊上面那个妹子的时候,有的就表示,自己女儿如果在金融机构上班,那么就先在她的账户上放一个亿,就不用去付出这个代价了。

所以呢,要把眼光放到几十年之后,孩子吃饭不能一刀切,其本质,是要让孩子吃残酷竞争的药丸,还是吃岁月静好的药丸。


因为吃饭,是孩子们遇到的第一次选择。

而下一篇的文章,讲的就是,如何通过吃饭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去吃那个残酷竞争的药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