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药中《六元正纪大论》讲解36

 新用户33586458 2020-05-31
六、《六元正纪大论》讲解 36

    【原文】    
    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1),余欲不远寒,不远热(2),奈何? 歧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3)。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有如? 歧伯曰:寒热内贼 ,其病益甚(4)。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歧伯曰: 无者生之,有者甚之(5)。帝曰:生者何如?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6),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7)。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明疾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 ,淋閟之病生矣(8)。帝曰:治之奈何? 歧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9)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何如(10)?歧伯曰:有故无损,亦元损也(11)。帝曰: 愿闻其故何谓也? 歧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12)。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13),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14)。帝曰:假者何如? 妓伯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15)。所谓主气不足,客气胜也(16)。帝曰:至哉!至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暑之令(17),非夫子孰能通之!请藏之灵兰之室,署日《六元正纪》,非斋戎不敢示,慎传也。 
     
    【讲解】      
    (1)热无犯热,寒无犯寒    
    “热无犯热”句中的前一个“热”宇,指气候炎热,后一个“热”字,指温热药物或具有温热作用的治疗方法。此句直译之,即气候炎热时不能再用热药或者具有温热作用的治疗措施。“寒无犯寒”句中的前一个“寒”字,指气候寒凉,后一个“寒”字,指寒凉药物或具有寒凉作用的治疗措施。此句直译之,即气候寒凉时不能再用凉药或具有寒凉作用的治疗措施。这也就是前文所谓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2)不远寒,不远热      
    “远”,即疏远,避开。“寒”和“热”,指寒凉药和温热药。“不远寒,不远热”,是承上句“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而言。意即一般情况下是“热无犯热,寒尼犯寒”,但是在有目的的需要使用寒凉药和温热药时,又不一定受这个规定的限制,即只要是有目的的来用药的情况下,则气候炎热时也可以用温热药,气候寒凉时也可以用寒凉药。这就是前文中所谓的“有假者反之”,也就是此处所谓的“不远寒,不远热”。    
     (3)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发”,指宣发。“表”,指人体肌表。“热”,指温热药物。“发表不远热”,意即只要人体具有表寒症,亦即人体肌表作用失职,应该出汗而不能出汗或汗出失常因而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肌表功能障碍症状时,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解表药物或具有解表作用的其它措施,例如温复、热饮等。具有解表作用的药物或其它措施,一般来说都具有温热作用。既然表症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即使气候炎热时也不例外,所以原文谓“发表不远热”。“攻”,指攻下。“里”,指人休内部的脏腑。“寒”,指寒凉药物。“攻里不远寒”,意即只要人体具备里实热症,亦即人体脏腑作用失职,应该通利而不通利而出现汗出、身热、烦渴、便结、搜赤等脏腑作用失调症状时,任何时似都可以用清里攻下的寒凉药物或其它措施例如冷敷、冷饮等。既然里实热症任何时候洲可以用寒下法,即使是气候寒凉时也不例外。所以原文谓:“攻里不远寒。”由此可见,“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是指其常。“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是指其变。总之,在治疗疾病时,既要考虑到气候特点与用药的关系,又要考虑到疾病特点与用药的关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王冰注此云:“月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皆以其不住于中也。如是则夏可用热,冬问用寒。”张介宾注此云:“中于表者多寒邪,故发表之治,不能远热,夏月亦然,郁于里者,多热邪,故攻里之治,不能远寒,冬月亦然。”均属此义。      
    (4)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此句是承前句而言。前句言“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此句言“不发不攻而犯寒热”,则“寒热内贼,其病益甚”。全句意即如果不是在“发表”或“攻里”的适应证下,一般仍然要注意到“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的原则,不能借口“发表不远热,欢里不远寒”而随意违反。“贼”,此处指贼害或伤害。“寒热内贼,其病益甚”,这就是说,如果随意违反,则人体就要受到伤害,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这也就是王冰注中所谓:“不发不泄而无畏忌是谓妄远,法所禁也。”             (5)无者生之,有者甚之    
    此句亦承上句而言。前句言“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则“寒热内贼,其病益甚”,这是讲有病误用寒热可以使“其病益甚”。本句则是讲在无病的悄况下,由于饮食失宜,犯热犯寒,例如夏季进食具有温热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冬季进食具有寒凉作用的食物或药物等等,无病也会产生疾病。这就是“无者生之”。如果在原来有病的情况下,由于药食失宜,犯热犯寒,则原有的疾病就必然加重。这就是“有者甚之”。王冰注云:“无病者犯禁,犹能生病,况有病者而求轻减,不亦难乎?”即属此义。      
     (6)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    
    这也是对前句的进一步解释。“不远热则热至”,是说如果以热犯热,即气候炎热时用了具有温热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则会出现热病。“不远寒则寒至”,是说如果以寒犯寒,即气候寒凉时用了具有寒凉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则会出现寒病。      
     (7)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寒至”,指发生寒病。“坚否”,指腹部出现肿块。“腹满”,指腹部胀满。“痛急”,指腹部抽病。“下利”,指腹泻。全句意即以寒犯寒时就会在临床上发生上述疾病。这也就是说上述疾病在定性上多属于寒。      
    (8)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膶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    
    “热至”,指发生热病。“身热”,指发热不恶寒。“吐下霍乱”,指上吐下泻。“注下”,指水泻。“骨节变”,指关节红肿变形。“淋閟”,指小便疼痛淋漓、尿急、尿频、尿痛、尿热或小便不通。全句意即以热犯热时就会在临床上发生土述疾病。这也就是说上述疾病在定性上多属于热。      
    (9)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  
    “时”,指时令。“顺”,指与之相顺应。“时必顺之”,意即在药食上必须注意列要与四时季节气候相顺应,质言之,也就是前述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犯”,即浸犯,此处指不当的治疗,亦即以热犯热,以寒犯寒。“胜”,即具有相对制约作用的药物或食物。“犯者治以胜”,即误用温热药,则以寒凉药以治之; 误用寒凉药,则以温热药以治之。王冰注:“春宜凉,夏宜寒,秋宜温,冬宜热,此时之宜,不可不顺,然犯热治以寒,犯寒治以热,犯春宜用凉,犯秋宜用温,是以胜也,犯热治以咸寒,犯寒治以甘热,犯凉治以苦温,犯温治以辛凉,亦胜之道也。” 
    (10)妇人重身,毒之何如?    
    “重身”,即怀孕。张介宾注,“重身,孕妇也。”“毒”,即峻利攻下药物。张介宾注:“毒之。谓峻利药也。”此句是问在妇人妊娠期间,是否可以使用峻利攻下药物?      
     (11)有故无殒    
    “故”,指病因或用药根据。“殒”(yun音允),有坠落或损伤之义。“有故无殒”,是回答上句提问,意即只要孕妇具有峻利攻下药物的适应证,就可以使用峻利攻下药物。这样不但不会对孕妇或胎儿产生伤害,反而可以使妊娠正常进行。因为在有攻下适应证的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峻利攻下的药物,则邪气内盛,必然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甚至会使孕妇和胎儿不救。反之,如果适当使用峻利攻下之剂,则邪去正复,反而有利于孕妇健康和孕儿发育。王冰注:“故,谓有大坚癓瘕,痛甚不堪,则治以破积愈癓之药,是谓不救,必乃尽死,救之盖存其大也,虽服毒不死也,亦无殒,言母必全,亦无殒,言子亦不死矣。”张介宾注:“有是故而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故孕妇可以无殒,而胎气亦无陨也。”均属此义。    
     (12)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大积大聚”,指人体中固定不移或游走不定的肿物或积留物。例如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所出现的血积、食积、虫积、水积、粪积等等,其严重者均可以称之为“大积大聚。“犯”,指峻利攻下之剂。“衰其大半”,指消去积留物的大部分。“过”,指过度攻逐。全句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产生的积留物,一般说来是可以用峡利攻逐药物来消除之,但是要注意适可而止,在积聚物消除大半之后,就要停止使用岐利攻逐药物。如果继续攻下或攻下过度,反而会使人体受到损害,甚至造成死亡。为什么对积聚只能“衰其大半”? 我们认为,这与攻逐剂过用必伤正有关,提示我们在用药攻邪时,必须密切注意维护人体正气。“攻邪”的目的是为了复正。如果过用攻下,邪去正亦随之而亡,那就违背了治疗目的。《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其义与此同。      
     (13)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关于木、火、土,金、水的郁发问题,前文中已作过比较详细的讲解,这里是讲五郁的治疗原则问题。    
    “木郁”,指木郁于里。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春应温而反凉,春应生而不生,叫木郁。从人体来讲,肝的疏泄失职,气血运行不畅,郁结不通,也叫木郁。“达”,即通达条畅。“木郁达之”,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肝的疏泄失职,气血运行不畅,郁结不通时、在治疗上则应采取增强肝的疏泄职能,使气血得以恢复通畅的治疗方法。张介宾注:“达,畅达也,凡木郁之病,风之属也,其藏应肝胆,其经在胁肋,其主在筋爪,其伤在脾胃,在血分,然木喜条畅,故在表者当疏其经,在里者当疏其藏,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即属此义。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达”字,王冰认为是指吐法。其注云:“达,谓吐之,令其条达也。”张介宾不同意这种解释,谓:“但使气得通行皆谓之达,诸家以吐为达者,又安足以尽之。”我们同意张注。      
    “火郁”,即火郁于里。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讲,夏应热而反寒,夏应长而不长叫火郁。从人体来讲,寒束于表,热郁于里,表寒里热,也叫火郁。“发”,王冰注:“发谓汗之,令其疏散也。”张介宾注:“发,发越也,凡火郁之病,为阳为热之属也,其藏应心主,小肠,三焦,其主在脉络,其伤在阴分,凡火所居,其有结聚敛伏者,不宜蔽遏,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非独止于汗也。”“火郁发之”,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热郁于里时,在治疗上则应采取发散的方法,主要是发汗的方法。《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亦属此义。      
    “土郁”,即土气被郁。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讲,长夏应湿而不湿,长夏应化而不化叫土郁。从人体来讲,热结于里,胃家邪实,或脾为湿困壅滞不通,也叫土郁。“夺”,王冰注:“夺.谓下之,令无拥碍也。”张介宾注:“夺,直取之也,凡土郁之病,湿滞之属也,其藏应脾胃,其主在肌肉四肢,其伤在胸腹,土畏雍滞,凡滞在上者夺其上,吐之可也。滞在中者,夺其中,伐之可也。滞在下者,夺其下,泻之可也。凡此皆谓之夺、非独止于下也。”“上郁夺之”,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出现运化失职而在临床上表现为里实证时,在治疗上则应采取吐法或下法以夺其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中满者,泻之于内”亦属此义。      
    “金郁”,即金气被郁。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讲,秋应燥而反湿,秋应凉而反热,秋应收而不收,叫金郁。从人体来讲,肺气失宣,治节不行,气滞内停,浮肿尿少,也叫金郁。“泄”,王冰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张介宾注:“泄,疏利也,凡金郁之病,为敛为闭,为燥为塞之属也。其藏应肺与大肠,其主在皮毛声息,其伤在气分,故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金郁泄之”,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而在临床上表现为气滞水停,浮肿尿少等症时,在治疗上则应采取发汗、利小便的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亦属此义。    
    “水郁”,即水气被郁。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冬应寒而不寒,冬应藏而不藏,叫水郁。从人体来讲。肾藏失职,水气上逆,也叫水郁。“折”,王冰注:“折谓抑之,制其冲逆也。”张介宾注:“折,调制也:凡水郁之病,为寒为水之属也。水之本在肾,水之标在肺,其伤在阳分,其反克在脾胃,水性善流,宜防泛溢,凡折之之法,如养气可以化水,治在肺也,实土可以利水,治在脾也,壮火可以胜水,治在命门也,自强可以帅水,治在肾也,分利可以泄水,治在膀胧胱也,凡此皆谓之折,岂独抑之而已哉。”“水郁折之”,意即人体在病因作用下而出现肾藏失职,水饮潴留,横溢上逆时,在治疗土则应根据水病病机采取或养气,或实土,或壮火,或补肾,或泄水的治疗方法,使水的运行恢复正常,如此则水郁自解,冲逆自消。  
    (4)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然调其气”,是指以上五郁之治,其中心是调气,即在治疗上以通为主。“过者折之”,“过”,王冰注:“过,太过也。”张介宾注:“此承上文而言郁之甚者,其邪聚气实则为太过之病。”这就是说凡属郁症均属太过之症。“折之”,指汗吐下利等逐邪之法,意即郁症既属太过之症,因此在治疗上也就自然可以用汗吐下利等以通为主的治疗方法。“畏”,指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郁症”既属太过,属于实症,实者泄之,因此泻为实之所畏,所以原文谓:“以其畏也,所谓泻之。”以上几句是对五郁在治法上的总结,即对五郁之治,原则上以通为主,因为五郁基本上属于太过之症,根据实者泻之的抬疗原则,所以“过者折之”。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在临床治疗上采取“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疗法则,亦即对于郁症基本上采取以汗、吐、下、利、疏为主的治疗方法,这也就是原文所谓“泻之”的治疗方法。      
    (15)假者何如? 有假其气,则无禁也。    
    此句是承前句“热无犯热,寒无犯寒”而言。“假”,此处有二义:其一,指气候非真热、真寒,即按季节来说是应热或应寒,但由于客气不同,有时出现气候反常,实际上应热不热,应寒不寒,所以谓“假”。其二,是指假借,即假借药食的寒热温凉属性来作治疗。本句是从另一方面提出问题加以讨论,意即在一般情况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但如果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或者是在有目的地来使用药食的寒热温凉时,则属例外。王冰注:“正气不足,临气胜之,假寒热温凉以资四正之气,则可以热犯热,以寒犯寒,以温犯温,以凉犯凉也。”      
     (16)主气不足,客气胜也    
    “主气”,指四时正常气候变化。“主气不足”,指四时气候失常,春季应温不温,夏季应热不热,长夏应湿不湿,秋季应凉不凉,冬季应寒不寒。“客气”,此指四时的反常的气候变化。本句意即四时气候之所以不与季节相应,那是因为客气偏胜的原因。这是对前句“假者何如? 有假其气,则无禁也”的进一步解释。    
     (l7)圣人之道,天地大化,运行之节,临御之纪,阴阳之政,寒署之令    
    “圣人之道”,指以上所述是有学问的人所总结出来的自然气候物候变化规律。“天地大化”,指自然界大的变化。“运行之节”,指自然气候运动变化的次序。“临御之纪”,指各个年份的具体变化情况。“阴阳之政”,指各个年份中的寒热盛衰。“寒暑之令”,指各个年份中各个季节的不同气候特点。这是对本篇所述有关内容的提要和总结,所以张介宾注此云:“此总结六元正纪,以示珍重也。”      
    【述评】    
    本节主要论述了在疾病治疗上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其一,在药食方面,一般情况下必须注意“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有目的的使用则可例外,其二,对于积聚一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均可以使用攻下通利之剂,即使是孕妇在妊娠期中也不例外,即所谓“有故无损,亦无殖也”,但是必须注意“衰其大半”,不能过用,其三,各种郁症,一般均属于实证,因而在治疗原则上都可以用宣通泻下的方法,即原文所述“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以上这些治疗原则,都是古人治疗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应该加以重视。      

    【本篇小结】      
    (1)本篇指出了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变化规律,就能适应它,控制它。这就是原文所谓:“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而适应它,挖制它的手段,就是运用饮食药物的特殊作用以增强人体的正气及驱除人体在气候变化中所遭受的邪气,从而保证健康。这就是原文所谓的“调之正味从逆”。      
    (2)本篇指出了分析自然气候、物候变化及其与人体疾病关系的具体方法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工具,运用干支,对各个年度的气候,物候变化和疾病表现加以归类并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固有规律。这就是原文所谓:“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      
    (3)本篇以三阴三阳司天为纲,以运、化、病、变为目,对甲子一周六十年中各个年份的气候、物候变化及疾病特点、治疗原则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同时按干支结合顺序,对六十年运气变化的常数以及各个年份药食之所宜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上是本篇的主要内容。      
    (4)本篇论述了五郁五发的气候、物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发病的关系。同时也指出了人体五郁的治疗原则,这就是原文所谓:“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士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5)本篇论述了六气六步主时中,各个时令的正常和异常变化。以“时化之常”、“司化之常”、“气化之常”、“德化之常”、“布政之常”、“气变之常”,“令行之常”、“病之常”等八个方面,分别对一年中六气六步主时气候、物候、疾病的常和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类,最后总结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的临床辨证规律。    
    (6)本篇指出了在疾病治疗中的几个原则性问题。其一,药食要与季节气候相应,这就是原文所谓“热无犯热,寒无犯寒”,“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但是同时又指出,必须注意到季节气候的实际变化情况,不能机械对待,如果季节实际气候与应有气候变化不相应或有目的地使用药食,则属例外。这也就是原文所谓“有假则反”,“有假其气,则无禁也”。其二,要注意到预防为主,先期治疗。这就是原文所谓“安其运气,无使受邪,抑其郁气,资其化源”。其三,在平时要注意饮食的选择以增强人体正气,这就是原文所谓“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辟虚邪”。其四,在治疗时,攻邪要适可而止,防止过用伤正,这就是原文所谓“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过者死”。
    注:未见几讲,被“过敏词句”扣押,我都存在草稿箱中,有意者可打开草稿箱阅览。
    (下次开始第七讲:《六薇旨大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