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体人环境那么恶劣,不是乱纪元就是毁灭,为何科技还那么发达?

 星辰大海种花家 2020-05-31

看完《三体》的朋友们一定有个疑问,就是与地球相隔四光年外恒星系中到底是怎样一颗星球,为什么条件会如此恶劣,却还发展出了令人类望尘莫及的科技,这是大刘随便设置的吗?还是这样的设定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三体行星的条件为什么会如此恶劣?

这是很多朋友看《三体》时一个非常大的疑问,小说中设定是三体人所在的行星位于一个拥有三颗差不多的恒星的星系,这是一个天体力学中著名的三体问题,也就是说三颗恒星在相互围绕公转时会受到相互引力作用而陷入随机运动趋势,此时围绕其中一颗恒星公转的不同状态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两颗恒星捕获,简单的说这颗恒星就像三条狗抢的球一样,在谁手里是不一定的!

而公转的轨道距离与三颗恒星的距离也不定,所以这颗恒星上会有几种状态:

恒纪元:当行星环绕公转的那颗恒星距离另两颗恒星比较远时,公转轨道比较恒定,接受辐射稳定,所以叫做恒纪元。

乱纪元:被三颗恒星轮流捕获时,行星与恒星距离忽远忽近,近的时候辐射太强热死,远的时候冻死(就像冥王星零下200度)

三日凌空:文明毁灭,当三颗恒星比较近,行星同时围绕三颗恒星公转时,就是三日凌空,辐射是之前的三倍,因此一切都毁灭了。

据三体人历史记载,三体文明在历史上总共轮回197次,也就是说毁灭了197次。

三体人的科技为什么会那么发达?

《三体》中交代三体文明进程的文字很少,但我们可以从1379号监听站的描述中了解一二,这个监听站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小说中并无详细交代这到底是三体人的一年还是地球人的一年,因为三体人的一年是乱的。那就按地球人的年来计算,千年以前就在宇宙中建立了几千个这样的监听站,而且它所能覆盖(发射和接收)的范围是一千二百光年,显然三体人在一千年前的技术就已经达到了宇航时代,人类到现在还在地球上原地踏步,仍然无法再宇宙中建立大规模空间设施。

三体人发展很快吗?

到现在位置,三体文明的发展给人以超高速的感觉,但小说中另有交代,三体文明的发展非常缓慢,人类有科技大爆炸,但三体人没有,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均匀的,这使得三体文明发展非常缓慢,特别是在了解了人类文明加速发展和大脑思维黑箱后,直接对人类产生了恐惧,甚至都不愿和ETO成员交流!三体人和人类完全不一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三体人以分裂的方式繁衍,子体各拥有父系部分记忆,这表示不需要学习即可获得已有部分知识。

  • 三体人使用脑电波进行交流,这表示没有谋略和欺骗

  • 三体人没有自己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为了一个集体的目标而存在,所以除了发展科技以外的所有方向都被放弃了。

这三个特性中,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也就是各位认为的三体人优势:记忆遗传实在太优秀了,三体人都不需要去再学习那些已有的知识,生下来就可以工作,但问题是我们到现在可能还在纠结地心说预测的天象为什么不准,因为思维已经固化,知识无法更新,根本就没有新的思想火花来覆盖那些早已过时的知识。这直接导致了三体人的发展科技发展异常缓慢!

另外两个特征则是三体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利用电磁波信号进行沟通的群体,产生的是群体智慧,却不是个人智慧,这样的文明有些类似于计划经济,当一切都被放弃,全力以赴朝着科技方向发展时,就会有一个误区,因为科学艺术文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相互促进的,科技一根独苗的发展并不会以理想方式进行,而是会导致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文明社会出现,除了以基本生存为目标以外,没有其他任何需求。

到了入侵地球的198代文明时,三体社会已经濒临崩溃,要不是突然出现了一个以侵略地球作为近期的目标外,三体文明社会可能将出现大倒退,因为当全体文明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努力了数千年都还没有方向时,是个文明体都会怀疑自己当初设定的目标,准确的说是地球拯救了三体文明。

三体行星真的发展很慢吗?

很多朋友都怀疑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多次文明!其实科学家也非常想找到史前文明,万一挖到亚特兰蒂斯人留下的STAR GATE,那不是赚翻了么!但很可惜我们未能如愿,而从考古和古生物领域的发现来看,人类可能真的是从38亿年前开始,一路发展到现代社会,而根据比例来,生命发展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假如按地球历史24小时计算的话,人类是在最后一分钟才出现的,前面那23:59分的时间统统用来慢慢积累,然后突变,再积累再突变的过程中,消耗了99.9996%的时间!

所以三体人已经GAMES OVER了197次,而这是彻底毁灭,197次生命完全重新开始需要多久时间?有一个解释是三体恒星系可能存在了很久,可能远比地球要久远得多,但按从最基本的生命重新开始发展,三体文明的发展依然是惊人的。

文末最后还是得提醒一下,像三体行星这么恶劣的环境,最大的可能是根本就不会产生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