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及一下古筝的用料和工艺——看完你就再也不会被奸商忽悠了

 _顺应自然_ 2020-05-31

一台古筝主要由琴弦、筝码和古筝腔体三部分构成。

琴弦

在古筝发展的历史上,琴弦的材质从马尾、鹿筋、蚕丝、钢丝,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尼龙钢丝弦。一台古筝的音质取决于琴弦,筝码通过琴弦的震动,将力量传递到面板上,带动古筝腔体的震动,产生共鸣,发出声音。

因为古筝的形制一直在变化,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弦筑身,唐宋元明清时代的12、13弦(演奏和祭祀/出征等不同场景),民国到现代,15、16、17、18、19、21、23、26,甚至更多弦数的古筝都出现过(我就做了1台13弦高音筝、1台17弦低音筝、1台26弦尼龙钢丝筝,现在的古筝重奏很多只是齐奏,没有声部),目前,18弦钢丝筝和21弦尼龙钢丝筝是当代古筝的主流。

任何产品的好坏,主要由用料和工艺决定。琴弦就好比一个人的嗓子,嗓子不好,身体条件再好,也成不了歌唱家。

尼龙钢丝弦的用料主要有4种:钢丝、铜丝、蚕丝和尼龙,琴弦的品质高低,和单位长度的重量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低音区的琴弦,如果选择一般材料,琴弦的外径就会过大,无论是演奏手感还是音色都得不到保证,极少数琴弦会采用银丝(比如蒂蓝)。

蒂蓝

一、内芯:钢丝

钢丝分国产和进口,用在琴弦上的钢丝以德国产的勒斯劳为最佳,价值数百万元的斯坦威钢琴的琴弦均采用勒斯劳琴弦,这种琴弦的韧性与刚性俱佳,使用寿命也很长。

相比而言,国产钢丝冶炼技术较为弱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琴弦外径不是标准圆

在拉丝的过程中,因为受力方向、润滑材料、降温工艺的缺陷,国内很多的琴弦,拉出来根本就不是标准圆;

我开发的蒂蓝系列琴弦,1-7弦采用圆钢丝,8-21弦采用六角钢丝,六角钢丝可以让缠绕更紧密,杜绝了少数因为缠绕不够紧密造成的“晃弦”现象。

2、大小头

一根琴弦,因模具用料和精致程度不一样,同一根琴弦,两端的直径有差异——这个差异已经超出了相邻琴弦的直径差异

3、含碳量不一致

这就属于原材料问题了,国内的琴弦,可能单位重量(吨)的含碳量和德国勒斯劳钢丝一样,但是截取单位长度,比如说1根琴弦,任意位置截取10厘米,再做检测的时候,含碳量都有差异。这些,你都看不到!

和尼龙钢丝弦发明人戴闯老师合影

是不是用了德国进口勒斯劳钢丝就可以做出一样的琴弦了?

NONONO!琴弦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

世界上好的琴弦,都是手工缠绕,培养一个工人,需要1年以上,市面上的琴弦,多是机械加工,缠绕的松紧程度非常随机,也来不及检查。

琴弦的加工工艺主要有4种:蚕丝古法缠绕、近代横丝编织法、现代古琴弦缠绕法、钢琴线缠绕法,一般厂家的琴弦,只有一种,逆时针缠绕。我们的制弦师都是由戴闯老师亲自指导培养出来,戴老师是尼龙钢丝弦的发明人,只有他真正掌握了绕弦的奥秘,而且,我研发的红弦,低音区采用了戴闯老师独创的新材料组合配比法,这也是五音不全古筝低音区效果秒杀市面上其他古筝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可以自信、自豪的告诉你,不管你用的是什么古筝:换上红弦,包你好听!

二、铜丝

铜丝主要采用紫铜丝,增加琴弦的韧性,以熟铜丝为佳,生铜丝次之,我开发的红弦均采用紫铜熟丝。

三、蚕丝

蚕丝以杭州产蚕丝为最佳,其他地区次之,蚕丝的作用可以降低琴弦发出破音和炸音的现象,我开发的红弦均采用杭州蚕丝。

四、银丝

据我所知,目前只有蒂蓝琴弦采用银丝,选择银丝,是为了降低琴弦的外径,让低音区的震动和手感更好,单位长度的琴弦重量非常重要。

五、尼龙

尼龙有三大品牌,美国杜邦、日本东丽和德国汉高,以日本东丽的尼龙最佳,东丽有一款尼龙不对中国销售,刚性和韧性遗留,而且价格奇高,3000元/米,目前我开发的红弦采用的是日本东丽常规款;

国产尼龙,没有什么牌子,就不多说了。

跑码,就换不倒翁

筝码

一、筝码有双重功能

筝码有双重功能,既是“传动轴”,又是“刹车”。所谓传动轴,就是将琴弦的震动传递到面板上;所谓刹车,就是指,任何筝码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琴弦的传递品质,只是降低的程度高低不同而已。筝码以硬木为最佳,红木的还原度最高。

二、筝码用料

我从2016年开始研发,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形制,花了2年时间,新开发的不倒翁筝码终于上线,用料是东非黑黄檀,红木5属8类33小类中的一种,只有极少数高档钢琴(如斯坦威部分款式)的黑键采用这个材料。

不同材料的筝码,古筝出来的音色是不一样的。以我个人的观念, 木质筝码最好,金属、陶瓷、塑料类并不适合做筝码,改变了古筝的音色,如果是钢丝筝,用胶木的效果会比木质的筝码效果好,更加能突出钢丝筝音色的缠绵和余韵。

三、关于跑码

有的筝友买回来的古筝会出现跑码现象,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松香压成粉末,然后涂抹在筝码码脚底部和筝码对应的面板位置上,可以极大改善;有的筝友会用双面胶粘在码脚,这是不可取的方法,一来双面胶不易清理,二来无法移动,这就本末倒置了,要知道古筝是一个移码乐器,而且,严重的情况下,移动筝码会把面板的桐木撕开,这就影响古筝的演奏,而且也不美观了。

四、古筝跑码,筝码是背锅侠。

古筝跑码,和筝码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面板的纵弧不够,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弦切面板上,毕竟,将一个平的面板人为弯出弧度,中间部位的弧度最小,出现跑码就不奇怪了。

你知道,我是一个比较拧的人,没有办法改变古筝,那我就在筝码上下功夫,这也是我研制不倒翁筝码的初衷,根据我的测试,不倒翁筝码可以极大程度改善跑码这种现象,但是不能保证100%,碰到那种面板中音区(8-13弦)过于平的古筝,我也没有办法。

暴力测试不倒翁筝码

五、牛骨是个什么鬼

这里多说一句,目前市面上的筝码,顶部都有一个白色的牛骨,在我研发的过程中发现,当初之所以有牛骨,是因为制作筝码的木材都是普通杂木,硬度不够,琴弦会把木材压裂,所以加上了牛骨。

到了现代,随着古筝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购买高档木材已经很容易了,但是大家还是在沿用这种做法,低档材料做的筝码我可以理解,有一小部分厂家的筝码用印度紫檀,上面也加上了牛骨,我就纳闷了,傻吗?

牛骨的硬度差远了,你把这些筝码卸下来以后,用牛骨部位在琴弦上来回拉,你会发现牛骨会被琴弦轻易的拉出粉末来,而我开发的不倒翁筝码,采用的是东非黑黄檀,硬度和紫檀一样高,这样的测试根本不会受损,所以我的筝码没有用牛骨,筝码上也打上了我的网址 12356.com,虽然我申请了专利,但是,你懂的。

古筝腔体

古筝的腔体由面板/底板、框架、筝首、尾和四周侧板构成。

面板和底板一般采用桐木,桐木产地以河南兰考为主,树龄从10-50年不等。实际在兰考这条维度(北纬35度左右,年日照时长和降水量相似)上的桐木都可以,比如说陕西西安(朱雀古筝)、河南兰考、山东菏泽。

历史上古筝的主材以梓木为佳,现在几乎没有人用这个材料制作古筝。曹植《与吴季重书》中写道:当斯之时,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伐云梦之竹以为笛,斩泗滨之梓以为筝……

木材树心部位最硬,生长年份最久,越向外木质越疏松,最外面就是新长出来的木材,木材一般都有年轮,截面的一圈就代表一年。一般桐木,包括其他木材,树心都是空的,很多硬木,尤其是红木类,生长过程、保管不当都会造成树心呈放射状开裂。

相同年份,木材越大木质越疏松,说明它生长快,木材主要的作用是做家具、房梁、立柱,木质疏松的做运输用简易木框、电缆模具,小一点的就做相框。

疏松也不全是坏事,这样的特点可以做乐器,利于声音的传导和共振,不仅古筝,琵琶、扬琴面板一般都采用桐木。

面板是从一棵整木上采集而来,一般有3种下料方法:

弦切:最常用的面板下料方式

一、弦切

直接将圆切开,中间料最宽,两边逐渐变窄,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开出很多的平面板材料;目前古筝主要采取这一种。可以用的都是直径两边的。所以,大多数古筝的面板都是两边年轮紧,中间间距宽,中间通常是将其中的一个年轮边缘的圆给切了。

中间部位的纹路直的多一点,两边的会有山水纹,中间部位因为树心有洞,下料的时候会避开,直纹的就比较少见,面板的纹路和古筝的音质和音色关系不大,只要是整块木料,都可以用于做面板。

径切:古筝上几乎不采用这种下料方式

二、径切

适合胸径(离地1.3米左右高度)非常非常大的木材,沿着木材树心向边缘开料,古筝上很少这样下料,因为很少有桐木张这么大没有被砍掉,如果都用这样大的材料,时间太长。

其他木材这样下料,主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工艺出材率最高,通常是为了运输方便,出毛坯料。

整挖:仅用于挖筝

三、整挖

也就是古籍中提到的“刳木为体”,独木舟也是这样做的。

这样的桐木一般都在30-50年左右,否则材料宽度不够(面板实际宽度35厘米,木材必须在这尺寸以上)。

尺寸小的只能做一个,通常做2个(阴阳面),最多做4个,但是极为罕见——既要木材够大,还要规则、没有生病虫害导致的开裂。

如果你要买一台真正的挖筝,价格是极高的,以我委托金坚老师制作的挖筝为例,桐木原材料都在10年以上,树龄都在40年以上,现在市面上突然冒出了很多挖筝,我就呵呵,胆子真大,刚下的料就敢做,反正我是不敢买。

金坚挖筝

三种下料的优缺点

一、弦切

优点:下料工艺简单方便,出材率高;缺点:为了让古筝面板产生弧度,只有通过机械+人工捆绑,高音和低音的弧度足够,但是中音区很难保证,这也是古筝跑码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购买不倒翁筝码解决这种现象。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因为面板本身没有弧度,人工捆绑产生的弧度让古筝面板有了反作用力,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出现变形,这也是新的古筝,经常出现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因为面板较薄,使用寿命3-10年。

二、径切,古筝面板很少采用这种工艺,略。

三、整挖

优点:古筝腔体无需音梁,面板得到充分共振,音色好,因为一次成型,这样的古筝树龄也更长,所以也很少出现变形,整挖的面板更厚,使用寿命也更长,演奏寿命50-100年很正常,保存得当可传世。

缺点就是原材料难找(30年以上的桐木),存储时间太长(10年),制作工艺复杂(中国真正会做挖筝的不超过3人,金坚老师排第一,不要和我争,他是唯一一个懂演奏、懂教育、懂制作、懂乐器制作原理的斫琴师)。

古筝面板取材什么位置最佳

一、阳面中段

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阳面中段,所谓阳面,一般人认为是指朝南的一面,实际是指将一根木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的一面为阳面,水下为阴面,虽然阳面一般朝阳,但是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所谓中段,指一根木材去头斩尾,也可认为是这根木材胸径部位(一个人的胸部位置,一般在1.3米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弦切面板,弦切面板的高中低音区树龄并不一致。

二、阴面下段

如果采用整挖工艺,阴面下段的木材是最佳选择,因为硬度够高,加上整挖面板工艺,面板的树龄一样,硬度也一样,一般木纹比较混乱。

日本也有做筝的桐木,以福岛会津县的桐木为最佳,一般生长年份在50年左右,会津县气候很特别,一天之中都有四季,常年如此,这就导致它的木纹极其紊乱,恰恰因为如此,有经验的师傅可以做出面板纹路特别美的工艺,如果开料开出双眼,在日本人看来,那就是极品了,实际与音质关系不大。

3拼和5拼面板

另外古筝还有拼板工艺,极为少见。为了面板的纹路,选择3块树龄不一样的木材,对于古筝面板的共振是不利的,其中3拼是主流,5拼较少。

除了桐木以外,也有少数厂家采用杉木,行内有一句话,千年杉木成沙,也就是老杉木,这种材料一般是老家具,和寺庙中较多,多用于古琴,少用于古筝。

框架

框架的相当于一栋房子的钢筋结构,既要保证古筝结构不变形,还要有一定的弹性,选材以白松为佳。

白松材料本身并不贵,但是淘宝上的那些筝,一般是用的红松,价格低廉,但是刚性不足,这种框架做出来的古筝,非常容易变形、开裂,就算没有这些问题,也会造成古筝易走音的现象。

周边用料

一、红木是一种泛称

这里需要单独说明一下红木,世界上的木材有成千上万种,国际上认可的红木只有33种(5属8类33小类),红木是一种泛称,很多人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红木应该是红色的。我个人总结了一句话,红木不是红色的,红色的不是红木,那种红彤彤的木材,一般是上了油漆,正儿八经的红木,要么泛黄,要么发黑,偏偏就不红。

印度小叶紫檀,很少有人用来做古筝,一是木材稀有名贵,二是长度超过1.63米的直料非常少见,如果谁用小叶紫檀做古筝,他不是土豪,是傻瓜,卖木料都比古筝贵。

所谓的紫檀,通常是非洲马达加斯加产的卢氏黑黄檀,也叫大叶紫檀。

阔叶黄檀、微凹黄檀、巴西黄檀,一般用于高档古筝上,不知道什么原因,巴西黄檀被这个市场低估了,我个人很喜欢这样的材料。

铁刀木(俗称鸡翅木)、东非黑黄檀,是做筝码的好材料,以东非黑黄檀为最佳,我开发的不倒翁筝码就是选择这个材料。

二、楠木

楠木分新楠木和老楠木,老楠木和金丝楠木也混为一谈,这个说法并不是很严谨,古筝上所谓的老楠木通常都是汉代出土的棺木制作而成,有人喜欢,因为可以升“棺”官发财,我不喜欢。

真正意义上的金丝楠木是楠木中的一个分支。

三、红木和楠木的区别

前面已经说过,古筝的音质主要取决于琴弦,音色主要取决于筝码,古筝的腔体主要的功能是一个“扩音器”,周边的材料对音色有轻微影响,相对而言,红木类的古筝音色清脆一点,楠木类的音色更加柔和一点。

在我看来,筝首、尾和四周侧板用的名贵木材,对古筝的音色影响并不大,更大的作用——人靠衣装马靠鞍。一身名牌的人,大概经济条件也不会差。

需要警惕的是:那些一身假名牌的家伙。

请你记住

我说的每一句话

不一定是对的

但都是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