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钥私钥

 简简单单1106 2020-05-31

首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1、密钥对,在非对称加密技术中,有两种密钥,分为私钥和公钥,私钥是密钥对所有者持有,不可公布,公钥是密钥对持有者公布给他人的。

2、公钥,公钥用来给数据加密,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使用私钥解密。

3、私钥,如上,用来解密公钥加密的数据。

4、摘要,对需要传输的文本,做一个HASH计算,一般采用SHA1,SHA2来获得。

5、签名,使用私钥对需要传输的文本的摘要进行加密,得到的密文即被称为该次传输过程的签名。(看最下面的一部分就明白了)

6、签名验证,数据接收端,拿到传输文本,但是需要确认该文本是否就是发送发出的内容,中途是否曾经被篡改。因此拿自己持有的公钥对签名进行解密(密钥对中的一种密钥加密的数据必定能使用另一种密钥解密。),得到了文本的摘要,然后使用与发送方同样的HASH算法计算摘要值,再与解密得到的摘要做对比,发现二者完全一致,则说明文本没有被篡改过。

上面实际上介绍了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两个概念和实现过程,二者的过程正好是相反的。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慕尚鱼鱼」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1586280/java/article/details/82669840

公钥和私钥是通过一种算法得到的一个密钥对(即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将其中的一个向外界公开,称为公钥;另一个自己保留,称为私钥。通过这种算法得到的密钥对能保证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

使用这个密钥对的时候,如果用其中一个密钥加密一段数据,必须用另一个密钥解密。比如用公钥加密数据就必须用私钥解密,如果用私钥加密也必须用公钥解密,否则解密将不会成功。

密钥分类

密钥分为两种: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

对称密钥加密,又称私钥加密或会话密钥加密算法,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

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又称公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开密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钥。信息发送者用公开密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用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通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对称密钥加密系统用于存储大量数据信息,而公开密钥加密系统则用于加密密钥。

/*密钥指的是私钥或者公钥—>密钥=私钥/公钥;

密钥对,针对的是非对称加密—>密钥对=私钥+公钥

这样的话,整个思路就清晰了*/

既然是加密,肯定是不希望别人知道我的消息,所以只要我才能解密 

所以得出,公钥负责加密,私钥负责解密, 

同理,既然是签名,那肯定是不希望有人冒充我发消息,只有我才能发布这个签名, 

所以得出,私钥负责签名,公钥负责验证.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慕尚鱼鱼」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1586280/java/article/details/82669840

数字签名的作用:保证数据完整性,机密性和发送方角色的不可抵赖性
加密与签字结合时,两套公私钥是不同的

  • 对签名和验签过程详细理解:

签名过程:

1. A计算消息m的消息摘要,记为 h(m)2. A使用私钥(n,d)对h(m)加密,生成签名s, s满足:s=(h(m))^d mod n;
   由于A是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摘要加密,所以只用使用s的公钥才能解密该消息摘要,这样A就不可否认自己发送了该消息给B3. A发送消息和签名(m,s)给B

验签过程:

1. B计算消息m的消息摘要(计算方式和A相同),记为h(m)2. B使用A的公钥(n,e)解密s,得到 H(m), H(m) = s^e mod n3. B比较H(m)与h(m),相同才能证明验签成功

对加密/解密和签名/验签完整过程详细理解:

A->B:1. A提取消息m的消息摘要h(m),并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h(m)进行加密,生成签名s2. A将签名s和消息m一起,使用B的公钥进行加密,生成密文c,发送给B

B:1. B接收到密文c,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c得到明文m和数字签名s2. B使用A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s解密得到H(m)3. B使用相同的方法提取消息m的消息摘要h(m)4. B比较两个消息摘要。相同则验证成功;不同则验证失败

作者:暗物质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dc4a5f64e06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