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泸州城市全景照曝光,快看完整古城墙

 易遵义2 2020-05-31

“酒城”得名100余年,看泸君拿出看家本领找到了一件稀罕物。

咱不藏私,立刻为大家献上。

当当当当~ 就是这张“成名”前的泸州老照片。

(请把手机横放)

百年前泸州城市全景照曝光,快看完整古城墙

这张照片是1914年外国传教士Jean Zamin(简·查明)拍下的泸州城全景。注意,这张照片是首次曝光哦。(请用力夸我)

你不曾见识过的老泸州全貌

在照片中,能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白塔和左方的钟鼓楼,还有从枇杷沟到南门一长段老城墙。100年前,长沱两江上没有桥,两江合抱泸州城,泸州称为“江城”表示毫无压力。

再来对比一下泸州市摄影家协会周永叙老师在1980年代拍摄的泸州全景图,以及泸州日报记者牟科在近年拍摄的泸州全景图。三张照片景致、朝向相同,构图相同。

百年前泸州城市全景照曝光,快看完整古城墙

看完这张对比图,是不是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完整版泸州老城墙居然长这样

如今,已经从这张百年前的泸州老照片上消失了的有什么?听省、市地方文史研究员陈鑫明先生一一道来。

先从照片左手方近处茂密树林说起。这是曾经在枇杷沟附近茂盛的桂圆林,绵延到沱江边。桂圆林还有一条小道,连接一座码头,主要是沱江上游通滩、长滩、胡市过来的菜船起坡的地方,蔬菜水果送到西门衙门、三道拐菜市场销售。这里,也是又是城北人下枇杷沟到和丰、通滩、长滩水码头的必经之道。

这片桂圆林消失在1939年9月11日的日机大轰炸中,当时,很多市民逃到枇杷沟桂圆林躲藏。

陈鑫明说,这张老照片珍贵之处在于拍下了完整的城墙。不少泸州老人还记得泸州的一个传说——泸州地形南北窄,东西长,是一个大木耙。自古以来,城中没有榨油厂。榨油厂都设在小市和蓝田。大家怕在城中榨油时用木头使劲撞把耙子散了,城就沉了。

“所以,泸州修了似檺杆的钟鼓楼,还有白塔,双双镇住城中。”

照片里,长长的城墙围着泸州城。照片中间是西门,市民出西门可以上忠山远眺踏青。西门也毁于日机大轰炸中。照片最右是南门,曾经的城楼清晰可见。南门出去就是营沟头,那里有龙泉井,是温家酒窖(国宝窖池前身)出好酒的地方。陈鑫明说,以前,泸州城门有城楼,楼上有更夫居住打更报时,执守火勤。

以前钟鼓楼顶部是平的,得人工报时

在照片中,老泸州两大地标钟鼓楼和白塔一目了然。尤其是白塔,作为最高的建筑,特别打眼。另一地标钟鼓楼却跟现在不一样。

陈鑫明说,当时的钟鼓楼没有安钟,顶端是平的,报时全靠更夫敲锣打更。1920年,税西恒在德国买回钟安装到钟鼓楼上,不仅变成今人熟悉的尖顶,也有了自动报时功能。

照片左侧长江对岸是茜草鹅板山建筑依稀可见,山下,是泸州传统的造船厂;山上,雷糖坊有着好几百年历史,甘蔗做的雷糖卖往重庆、宜昌等地,很是行销。百年前的泸州,长江沱江上没有桥。市民来往依靠渡船。若是有剧情等特殊情况下,便由小船帮在沱江余甘渡上用船驾临时浮桥过人车。

看泸君手头还有同一人拍摄的旧照,文字说明为“扬子江码头”。照片中,长江岸边是停驻的船只,在江水中纤夫们或站或坐修整,甚至还有人站在江里洗衣服。

百年前泸州城市全景照曝光,快看完整古城墙

陈鑫明仔细辨认后,说这个地方是泸州的山岩脑渡口。这张照片再现了民国初年泸州城下的纤道、岸线以及船工纤夫的生活,十分难得。

陈鑫明说,从山岩脑渡口行船到蓝田金鸡渡很顺畅,不用船工和纤夫出力,只需抛船顺水横渡就行。这里,往往成为船工纤夫歇脚买东西的地方。

照片上方支下来的木柱上是南门幺店子一排卖小百货卖烧酒的吊脚楼,还有缝衣女补衣服。照片中间的石梯连着江和城,方面市民下来到附近泉水处取水、游玩赏景,纤夫能上幺店子用辛苦挣来的钱买烧酒买小百货。

下面这张照片也是在泸州拍的,照片上写着“传教士在摆渡船边的聚会,中国泸州(luchow china)”。

百年前泸州城市全景照曝光,快看完整古城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