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天衡大师又打眼了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0-05-31

这件吴昌硕的《金绘秋菊图》是韩天衡先生的藏品。

收到这件作品,韩先生应该颇为得意,近期的《豆庐品藻》,特意以这件作品为例,讲述他一次成功捡漏的故事:

此墨扇为缶翁作,已被揭裱,出现在一九九四年的拍场上,人多言假,而不知金粉作书画,笔墨易粗润故,所作必小别于寻常,以三千元低价拿下。

韩天衡觉得这件作品是因为用金粉作画的缘故,所以导致风格上的差异,于是,别人看假他看真。

是韩先生慧眼独具还是吃药打眼呢?

用金粉与用墨水当然有差异。金粉画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有笔而没有墨,特别是用金粉在磁青色的纸上作画,画出来的东西就跟剪影似的,缺少层次,没有墨分五彩的效果。但是,用金粉作画,对形质的影响是很小的,笔还在,因此,鉴定真伪,从最基础的线条入手,还是靠得住的。

这幅《金绘秋菊图》的用笔,太迅疾光滑了,没有半点的涩味,与晚年的吴昌硕,大不相类。用笔的习惯,是不会因为金粉而改变的。

再看款识,行笔仓促忙乱,“可”、“年”等字,如此蹩脚,这不是简单的“败笔”所能解释的。

对于这件作品,有几个在艺术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行家与我看法一样,都认为是一眼假的赝品。

书画的真伪,没有硬标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是很常见的想象,韩天衡在“人多言假”的情况下,依然出手买下这件作品,勇气可嘉。

1994年的市场行情,吴昌硕的一张扇面,大约要卖到一两万元的价格。东西如果对,三千元拿下,当然算是捡漏了;如果东西不对,花了三千元就很冤枉,绝对算得上是打眼。

是不是捡漏本来交给市场去验证是最准确的。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件扇面如果重新在市场现身,能卖上好价钱,那就说明捡漏的确是成功了。市场一错再错的概率是很小的。既没有市场的检验,也得不到同行的认可,这样的所谓捡漏,更像是自娱自乐的自我安慰。

当然,韩天衡刻一方印章都多少钱了,他没必要去卖藏品的。对于他这样有钱人,较真他藏品的真伪也没什么意义,他也不是第一次以假当真了。花钱不就图个乐吧,只要他高兴,买什么样的藏品跟其他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只是韩天衡身份特殊,已经被捧为一代宗师了,一代宗师现身说法,以赝品为案例来谈捡漏,会误导受众的。所以,我就忍不要说上几句了。



热点文章:

徐悲鸿也是整人的高手

有些字画是越藏越贬值的

不要太把中国美协当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