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老而活

 乐康居 2020-06-01

谨以此文献给终将老去的所有人!

79岁的王德顺T台走秀,结实的肌肉不输20多岁的小伙子,特斯拉那个马斯克的老妈顶着一头银发风生水起地活跃在世界各地,还有《英国达人秀》那个90多岁的老太太哆哆嗦嗦走上舞台,跳起探戈犹如神助,步履轻盈、舞姿曼妙,似乎妙龄少女一般。所有这些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所谓年老,就是不用上班打卡了,就是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于是年轻人羡慕退休的,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奶奶的生活,完全忘记了老年是人生的晚秋。每个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确定无疑地会优雅地老去。

家有仨老人,84岁的婆婆、79岁的老爸和76岁的老妈。我刚刚经历一段手忙脚乱的生活,这边刚安顿好打吊针的婆婆,那边老爸说要去医院。在医院里看到了更多摇摇晃晃、目光呆滞,忍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我忽然意识到这才是老年的常态:耗尽了生命活力、对未来没有了任何的期待。老年是悲凉的状态,而不幸的是慢慢衰老是我们每个人逃不掉的一段路程。

既然不得不走到这条路上,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尽可能延缓踏上这段旅程的时间,或者这段旅程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呢?经过对三位老人的观察及近几天的思考,我有以下感悟:

第一;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跟上时代的发展。时代在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想生活得更加便利,享受社会发展带给人们的红利,则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像淘宝、美团等带给你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如果不会在手机安装这些软件的客户端,怎能感受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记得几年前一位大姐说自己不会从银行取款机取钱,一次老家有人生病,接到通知,他们需要连夜赶路,带上家里所有的现金还是不够,导致回家之后非常尴尬。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从取款机取款,而且现在的她支付宝付款和微信转账都玩得很溜。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人机合一才能不被淘汰。我知道周围许多人年纪不大,就以记忆力差为借口停止了学习。但其实随年龄增长,体力和记忆力会下降,但思维能力会提高,因此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越来越好的,所以,无论年龄几何,别放弃学习,就算为了幸福的晚年。

第二:要勤快

手勤、腿勤、脑子勤。现代人通常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但我发现体育锻炼的效果远逊于做家务。我婆婆和老妈的身体状况好于老爸,而我记得爸妈年轻时,爸爸的身体明显好于妈妈。因为做家务更精细,对身体的协调能力要求更高,用进废退,于是做家务的人比起单纯锻炼的人身体要好。脑子勤就是多思考,多与环境互动,每天拿出一定时间多去扎堆。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外界信息,而且就是周围环境中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非常接地气,人人都有话可说。我们可以关注国际国内大事,但那些大事我们只是看客,只有这些身边的小事我们才有发言权,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中,不仅打开人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和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归属感,这都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第三:要独立

人的本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尤其随年龄渐长,体力衰退,而儿女长大成人,阅历愈加丰富,于是年纪大的人就希望能依赖成年的儿女。但切记: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本能,而儿女对父母的爱是责任和义务,责任与义务怎么能和本能相比?所以千万不要期望儿女对待父母会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否则你会失望。而且儿女正值盛年,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来气,你怎忍心再给你最爱的宝贝增加负担?最最重要的是,我发现其实年纪大的人自己完全可以处理许多问题,他们之所以依赖儿女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他们担心自己做错事。其实无论年龄多大,我们都是可以从错误中不断学习,所以,别担心,活到老,绝对可以成长到老。

第四:注重身体的保养

注意保养身体,防患于未然。疾病的到来都是有先兆的,关注身体变化,定期查体,根据查体结果,做好保健。尤其要重视父母所患疾病,根据遗传规律,你患此病的几率大增,做好预防最关键。最后还是回到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养生金句:营养与运动。

生命是美好的过程,我们都希望这个过程尽可能高质量地延长,春夏秋冬,日月轮回。既要经历生命勃发、激情万丈的青春岁月,也要经历长河入海、万物归宗的详和暮年。平静地迎接岁月,感受不同的生命阶段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感悟,体验了跌宕起伏和涓涓细流,我们才可以说自己过了一辈子,这样的一生才是圆满的。

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圆圆满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