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不断地焦虑着:怎么赚更多的钱?怎么样才能获取职业发展的新机会?现在的工作不喜欢,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而不是从一个坑跳到另外一个坑? 这些问题固然很重要,然而我觉得,我们往往忙着忙着就忽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人到底怎样活才算活好了这辈子? 前几天有幸看了一位今年年初刚刚过世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的Ted演讲。 演讲中,Clay说,他自己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在毕业后五周年同学聚会中,他的每一位同学看起来都非常开心: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都找到了理想的伴侣,建立起了幸福的家庭。然而,Clay教授说,等到毕业第20周年纪念日,和第25周年纪念日时,当同学们再次相聚,他们却变得不幸福——他们的事业依然出色, 但他们大多都离婚了,孩子跟着他们的前任在恨不得国家的另一个角落生活,不仅见一面要间隔很长时间,许多人的孩子甚至厌恶/憎恨自己的亲生父/母亲。 Clay在演讲中说,在人生中,我们往往像许多鼎盛一时但却随时间慢慢没落的企业一样,往往侧重于注重短期投资回报——做什么事能让我们立刻赚取更多的钱、谋求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大的成就,却忽视了许多不能立即看到回报,但却能够让我们的人生真正收获幸福的事:花时间陪伴我们的家人,用心去经营亲情和友情、或是去尽可能地帮助值得帮助的人。我们的孩子或许每天都在淘气,让我们头疼不已。可如果你仍愿意在他/她身上倾注心血,有一天你可以指着你的孩子骄傲地说:“See, I raised that kid.” 人怎么样才算活好了这辈子?我觉得这真的是个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命题。世事无常,很多时候你无法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把你原本的计划和人生规划全盘打乱(就比如这次的COVID-19)。然而,我怎么样活,才算活好了这辈子?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这个答案正是无论在任何处境下都能指导我们过好这一生、不虚度光阴、不留下遗憾的原则,值得我们恪守于心。 其实许多人的内心真的蕴含着许多的光和热,然而他们还没有真正把这些光和热散发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他们身上的能量。我们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不仅需要不断地与真实的世界相碰撞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原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应对现实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适应变化,更需要真正地付出力所能及的行动,而不是空想。向内成长、向外成就,每一个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人都应该积极地为此付诸实际行动,用自己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把自身的光和热散发出去。毕竟,人生中的许多幸福和喜悦,来自于分享。 一直也比较关注桥水基金Ray Dalio的各种动向。作为世界最大对冲基金之一的创始人,身价过千亿的达里奥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着。虽说他努力钻研世界历史和世界格局的变迁、帝国的兴衰是为了获得更好、更准确的投资策略。然而,他同时也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报告的形式分享给了大众,让更多的人从他多年来学习总结的知识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这就又回到了我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把自己身上的光和热尽可能多地散发出去。对于我自己的职业发展,我相信随缘自在,人贵自得。不去争和抢,把自己修炼好比什么都重要。而其余的,就是要帮这个世界尽可能多地做一点事。在我的第二篇文章中,我曾引用过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先生的一句话:“人要找归宿,找理想境界”。至于我们个人的力量究竟能为这个世界带来多么大的实际的改变,我无从得知。然而这是我为自己的人生赋予的意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