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和墓一件陪葬品幸运躲过盗墓贼数次盗掘,面世后成为镇馆之宝

 海曲上人 2020-06-01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

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历任统军元帅、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封为中山侯、信国公。

1395年,汤和病逝于安徽凤阳。汤和病逝后,皇帝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湖南岸的曹山南麓,即今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街道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古迹园,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

1973年11月,蚌埠市因修公路,路基经过汤和墓,文物部门上报后遂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考古人员打开墓室后室发现该墓已被盗挖,后室顶部有两个明显的盗洞,可以断定,该墓室早期至少有两拨盗贼光顾。当时发掘时墓室内满是从盗洞浸入的泥水,在乱土中还发现盗墓工具。

考古人员将泥水清理后发现,棺已被推倒,棺壁有斧砍圆洞,棺盖被撬开,搬到盗洞旁。

上图为汤和墓地宫后室

后室为主棺室,左、右、后壁,各砌壁龛一个。左右壁为壸门式;后壁龛较大,为拱券式。

室中间用方条石砌成长方形棺池,上面铺盖木板,板上置棺,铺地砖与前室相同。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绝大部分随葬品已经被盗走,但还是出土了《墓志铭》和一批陶瓷器、木佣、铜器、金银器及玉器100余件。所出土的陶瓷器有4件:陶胎大灯油缸1件、陶胎瓶1件、白釉荷叶边瓷盖罐1件,还有一件是青花盖罐。

汤和墓出土的这件青花盖罐,通高47.5、口径15.6厘米,工艺精湛,盖罐青花发色浓艳,主体纹样是缠枝牡丹纹。

据当时参加发掘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件青花大罐就躺在泥水里,是他从淤泥里抱起来的。

由于此件大罐是从明初墓葬内发掘出土的,故而将它视为明初洪武瓷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后来经过专家的确认,最终被定为元青花大罐,属一级甲等文物,是国内目前保存的少数几件元青花大罐之一,堪称元青花瓷珍品。

如今,这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已是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