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节 | 苏东坡:童心即道心,柔软即真人

 邈思遐想 2020-06-01

孔子文化产业

品古今圣贤  扬上善之德


人最初都是有灵性的,纯粹而干净。而绝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一直对一个故事念念不忘。

苏轼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伙伴一起,听一位九十岁的老尼姑讲述蜀宫旧事。这位老尼姑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师父到蜀主孟昶的宫中做法事。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夏夜,她亲眼看到孟昶和他的宠妃花蕊夫人在摩诃池边闲坐乘凉,吟诗作词。

几十年过去了,老尼姑还能背诵那晚听来的词篇。这个优美而充满沧桑岁月感的陈年往事,在小时候的苏轼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四十年后,他还记得这首词的开头两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苏轼也在念念不忘。后来已快到知天命之年、正贬至黄州的他,用这两句作开头,填了一首《洞仙歌》词。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这样的故事和词句,任谁见了都是要心软多情的。而每个人的年华初时,都是这般心软而多情的。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少时,有过让我们念念不忘的情境,有过一个刻在心底最软的地方的夏夜,一把蒲扇,几位老者,天上的星星,耳边的鬼故事,清凉的风和脆响的虫鸣。还有春天早晨的布谷声,夏天成片的蝉鸣和瓢泼的雨,秋天的夕阳、落叶和月色,冬天光秃的枝丫和飘扬的雪。

都说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倒不如叫做不忘初觉,我们生命本初的那种感受。因为只有这些才是真正真切的,我们触摸得到真切背后那颗鲜活、纯粹、柔软和干净的心。只有这样的心,才是与天地同在的,与自然万物有着至为真挚而绵密的连接。孩子比成人,更有资格谈活着。

所谓不忘初觉,是保护、保持或者重新发现那种源自本初的敏感而细腻的感受力,那是你与天地世间的真实相沟通,最好的通道。

很多成年人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其实那不是失去,是遮蔽和忘记。他那些经年的所谓经验、理性和见识,不过都是一块块执念和成见的砖,在真心的外面垒砌出一道坚硬冰冷的墙,自己那颗本心则如同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幽闭其中。去除那些成见,忘掉那些经验,拆掉那堵墙,真心自然会再现,还是一样的干净和柔软。

不忘初觉,是为了认得回去的路。只因最初,才是原本。人有本如树有根,根看不见,可是深深扎在大地里;云飘得再高,可终会散。

何止苏东坡,所有那些有性灵的智者,生命都有着这样的质地,走得都是这样的路。


一切的智者,都在挂念着回去。

闻一多说庄子,“他苦的是不能忘情于他的故乡”,“羁旅中的生活是那般龌龊、逼仄、孤凄、烦闷”。老子也在念叨着“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回到那个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孔子也总是回头望从前的圣王时代,禅师们念念不忘的也是回去自己“本来清净”的源头。

首尾相接,才是一个圆,才能得以往复循环,周流不息,不论天道、万物还是世事。最初是最终的根本,最终是最初的升华,这是天地间一个最大的真相和法则。洗尽铅华就是那条修行之路,返璞归真就是那个最后的归宿。

如何才能回去?

老人们讲,老龟,老蛇,老黄皮子,老刺猬……动物活得年头长了,是要成精的。在岁月中自然长成的人参、野物,味道和滋补也远不是人工种养的可比,家养的鸡猪都比肉食的更鲜美营养。人的年岁大了,也仿佛自然就有了一种看淡看透的沉稳和通透。就连那些没生命的老物件,一尊蹲在门口上百年的石狮子,一个用了几代的老香炉,一面祖上传下来的铜镜……都似乎有了灵气。

这告诉我们:智慧和灵性,是要在岁月中成就的。漫长岁月中的沉淀,沧桑世事中的积累,就是那份性灵的来源。

其中的秘诀,是慢。生命有限,慢则会把岁月拉长。时光和世事于是才得以渗入生命的每一个毛孔,如水入海绵,让生命有了分量和密度,还松快柔软、灵动流转,这就是生命的品质和质量。

从前慢,所以从前的人更容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孔子文化产业

品古今圣贤  扬上善之德

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