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王山北朝造像碑书法

 家有学子 2020-06-01
陕西有着丰富的古代碑刻,诸如汉中石门汉魏摩崖、礼泉昭陵初唐碑志、西安碑林汉唐碑版,皆闻名遐迩,素为古今学书者临习之典范。其中耀县药王山碑林所藏北朝造像碑,以其数量之庞大、刊刻之精良,莫不为人所称道。2019年,《中国书法》下半月刊曾就此以专题形式讨论,但药王山北朝造像碑由于其丰富的书法面貌和特殊的书法史价值,显然值得当代学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中国书法报》269期在原有专题基础上增补图文,推出“药王山北朝造像碑书法”专辑,在此择其图文之精要,以飨读者。

地域、时代与书风

——药王山北魏造像题记书风刍议

文丨何慧斌

4世纪,“在东晋统治江左的一百余年间,北方政治舞台上活跃的主角是此前内迁的匈奴、羯、氐、羌和附塞的鲜卑族,史称'五胡乱华’。以这些民族为统治主体,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其中也有少数政权的统治者为汉族)。习惯上将这一时期北方出现的十五个政权,加上賨人在四川建立的成(成汉),统称为十六国”。386年,少数民族分支鲜卑族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时,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定国号“魏”,史称“北魏”政权。为了巩固北方疆域的统治,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拓跋珪于 398 年迁都平城(今大同)。此后数年,北魏政权继任者拓跋焘巩固既得地域的同时,历经数十年战争征讨,使柔然臣服,并相继灭胡夏、北燕、北凉等政权而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再次南下迁都洛阳。这一阶段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上至贵胄,下至庶民都被政权更迭的漩涡所裹挟。北魏时期耀州属北地郡所辖,此地南距京兆郡(西安)大约80公里,东距北魏后期都城雒阳(洛阳)大约380公里。相对而言,北地郡属于与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壤的较为边缘的地域,受到政权更迭和战乱的波及更大,从药王山碑刻造像风格中的多元化表现即可窥见一斑。

——《中国书法报》269期1版

药王山北魏碑刻所在北山全貌

药王山碑林外景


1991年所立碑石介绍耀县碑林


药王山碑林碑廊

药王山碑林碑廊

药王山碑林后山摩崖造像

药王山碑林后山摩崖造像

杨缦黑造像碑阳(局部)

杨缦黑造像碑阳拓片

侍朗造像碑原石

侍朗造像碑原石(局部)

侍朗造像碑原石(局部)


◆ ◆ ◆ ◆


碑学审美演进中的药王山造像碑书法

文丨彭砺志

药王山所在的耀州,与富平因山相连,属乔山山脉南支。药王山系的基岩为灰岩层,历经亿万年的沉积、挤压和升降作用,石质具备了纯、细、硬、脆等特点,且抗风化能力强,适合凿刻雕像和刊刻文字,秦汉以来长安周围的碑刻石料大都出自这里,北朝北地郡和长安周围的造像碑自不待言。这里出土的《雷氏五十人造像记》所言“采石宝山,□聘巧匠,造石一区”,还有长安北周《同帝氏造像》“采石名山,造像一区”之句,文中的“宝山”和“名山”显然都指药王山一带。

药王山地区宗教造像历史悠久。此地目前所存最早的一部《魏文朗造像碑》时间是北魏始光元年(424),比龙门石窟有最早纪年的《比丘慧成造像》(488)早60多年。但与之不同的是,药王山造像属分离式单座造像,依碑制(扁体碑)或碑的变体(四方柱碑),书刊方法与碑近似;而龙门石窟寺摩崖造像,其题记文字写刻在连体造像的旁边。关中地区经历了十六国时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无法大兴土木开凿石窟寺雕像,于是短小精悍的石碑造像应运而生。由于民间不明佛理,常常把佛教混同于传统道教,加之魏周帝王都崇奉道法,下层人民便把佛法和早期道教混在一起,所以,药王山造像碑群中出现大量的佛道混合碑。

——《中国书法报》269期2版

郭伏安造像碑拓片

齐阿盖真造像碑拓片

夏侯僧造像碑原石

夏侯僧造像碑碑阳拓片

夏侯僧造像碑碑阴拓片

夏侯僧造像碑碑阳拓片(局部)

夏侯僧造像碑碑右侧拓片(局部)

夏侯僧造像碑碑左侧拓片(局部)

夏侯僧造像碑碑左侧拓片(局部)


◆ ◆ ◆ ◆


药王山造像碑六品赏鉴(一、二)

佛道教融合的《魏文朗造像碑》

此碑1934年出土于耀县漆河,现置药王山碑林。刻于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碑高1.25米,宽0.70米,厚0.30米,四面造像。它为研究我国早期佛道教演变史、书法艺术史、地方民族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特点是“早”“奇”“新”:首先,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通佛道融合造像碑……;其次,它的“奇”处是两次“灭佛”一次“除道”的幸存者。……;第三,它对我国北方各民族和文化的大融合尤其是佛道的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此碑字体隶中带楷,刀法旷达,字迹厚健,质朴秀美,为早期隶转楷之佳品。

魏文朗造像碑碑阳  

魏文朗造像碑碑阳拓片  

魏文朗造像碑碑阴  

魏文朗造像碑碑阴拓片  

魏文朗造像碑碑阴拓片(局部)  

魏文朗造像碑碑阴拓片(局部) 

魏文朗造像碑右侧及拓片  

魏文朗造像碑左侧及拓片

简朴超逸的《杨阿绍造像碑》

《杨阿绍造像碑》出土于1936年,地点不详。现藏药王山碑林。刻于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500),碑呈长方形,下半部略残。高1.00米,宽0.52米,厚0.31米,一面造像。碑上半部粗凿一拱形龛,内雕一天尊侍者。天尊头戴道冠,身着通肩袍,腰束玉带,结跏跌坐,露左足,右手举胸前,左手扶足上。天尊像雕刻粗糙,风格圆胖。下半部为发愿文。……本碑书体方中带扁,刻写大小不一,有种自由扩张,率意自然之情趣。结字宽舒,点画流动,笔势开张,简朴超逸。

杨阿绍造像碑拓片(局部)

清秀健美的《刘文朗造像碑》

该碑出土地点不详,原藏耀县文化馆,现存药王山碑林。此碑刻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碑呈不规格的圭形,下部残损。碑高0.68米,宽0.50米,厚0.20米。碑阳上部凿有拱形长方形龛,内雕一天尊二侍者。天尊和两侍者头均呈方圆。天尊面部已残,头戴道冠,有头光,两臂前曲,手持笏板,两腿盘坐。两侧为手持笏板、身著圆领宽袖袍的侍者。……该碑字体为楷书,但字形较扁,近似隶书,已脱隶习。唯笔画略带蚕头燕尾。书体结构相间,疏密适度;笔势粗细有别,清秀健美。

刘文郎造像碑拓片(局部)

“斗鸡戏豹”的《锜双胡造像碑》

该碑一九一三年出土于耀县文正书院(耀县西街小学),刻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520),碑呈梯形,高1.27米、宽0.63-0.44米厚0.27米,四面造像,左侧为文。碑阳,上部凿一拱形禽,内为道教天尊,两侧有二侍者,龛楣上双龙对首交缠,龛楣两侧刻有日月,碑左侧下部有发愿文。碑阴造像同碑阳,唯下半右下角上,线刻斗鸡图。一位戏奴,身体仰倒立呈拱形,双手著地,双腿弯曲伸向头部前方,面目平视,作拿大鼎状。在戏奴弯曲的大腿之上,站立着一只昂头翘尾的雄鸡,其造型矫健,形态优美。右角下,有骏马后腿弯曲着地,马尾下垂,马右前蹄弯曲,左蹄略直离地而起,旁有一小狗蹲而望之。左侧下部刻有“戏豹午熊”图,……该碑书体结构严而不拘,着落劲健有序。

锜双胡造像碑碑阴拓片

锜双胡造像碑右侧拓片

锜双胡造像碑右侧拓片

劲健挺拔的《郭鲁胜造像碑》

《郭碑》一九三四年出土于耀县西街菩萨庙,现放置药王山碑林。碑刻于北魏宣武帝延昌四年(515),碑高100、宽厚均0.28米,四面,仅三面有龛。碑阳和碑阴及侧上部各凿一拱形龛,龛楣无装饰,内雕释迦,头饰螺髻身著袈裟坐于佛床之上,面相清秀。惟碑阳内坐释迦右手上举,掌心向外,左手下扶座,不露足。……该碑的书体楷中带隶,用笔以方为主,以横取势,横划未尾略带隶书之波角。结字严整,形态奇绝,笔画匀称而有参差,沉重而有变化,宽舒而不失调,疏密而不寒乞。从总体来看,精细严谨,劲健挺拔,变化多姿,古朴而又烂漫。

郭鲁胜造像碑拓片

郭鲁胜造像碑拓片(局部)

魏书典范的《张安世造像碑》

《张安世造像碑》,一九三四年出土于耀县北寺原,现存药王山碑林。碑刻于北魏孝明帝神龟年间(518-520),碑上小下大,呈长方梯形。高161、宽0.70—0.42、厚0.22米碑阳凿上下两拱形龛,龛内雕释迦佛像,面相已残,释迦身著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跌坐于榻座之上,衣裙复于座裙褶饰以流水纹。龛楣似其以双鹅交颈,口衔绶带。下龛基本与上龛相同,碑阳与碑阴相同。《张安世碑造像》,是研究北魏隶、楷书法演变和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它的整体显得古朴庄重。结字略带头尾尖状,起笔沉重,落笔轻巧,方显得粗细相见,点画清晰,搭配匀称。这种朴实无华刚健有力的运笔,横直转折,安排紧凑的结构,平实稳重,质纯雄浑的气势,似如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从中真正领会和发现它的古朴之美,可发人暇想,意味无穷。

张安世造像碑拓片(局部)

——《中国书法报》269期3、4版


◆ ◆ ◆ ◆


从四通造像碑刻看药王山造像碑的审美内涵

文丨王智杰

《吴洪檦造像碑》,亦称《吴洪檦兄弟造像碑》,北魏晩期(516—528)刻石,1934年出土于耀县雷家崖,高150厘米,宽66厘米,厚25厘米,现藏药王山碑林。此碑为四面道教造像。碑阳:上部开龛,内雕一天尊二侍者;下部刻供养人姓名,约 128 字。碑阴:上部开龛,内雕一天尊二待者;左侧刻有供养人姓名,约137字;右侧为发愿文,残破少许处。

 吴洪檦造像碑旧影 

吴洪檦造像碑现状

吴洪檦造像碑碑额

吴洪檦造像碑造像(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碑侧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碑侧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碑侧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碑侧题记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碑阳拓片

 吴洪檦造像碑碑阴拓片

 吴洪檦造像碑拓片(局部)

 吴洪檦造像碑拓片(局部)

《仇臣生造像碑》北魏正光五年(524)刻石,又名《三宝造像记》。出土时间、地点不详,上部残失。残高100厘米,宽42厘米,厚18厘米,呈纵长之势,现藏药王山碑林。此碑仅存一面造像。正面上部开龛且主龛仅留下半部。正面有楷书文字10行,满行18字。造像组合为三尊,似为一佛二弟子。碑的左右两侧亦刻有造像主人家族的题名。下部刻发愿文。

仇臣生造像碑

 仇臣生造像碑及碑侧拓片

仇臣生造像碑拓片(局部)

仇臣生造像碑拓片(局部)

《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是同族异姓造像碑,北魏永熙二年(533)刻石。参加造像的全是妇女,为北朝造像中仅见,题名者一半为羌族,一半为汉族。该碑刻于1934年出土于耀县漆河,残高90厘米,宽67厘米,厚38厘米。现藏于药王山碑林。此碑为佛教四面造像。碑阳:上部开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碑阴:上部开龛,造像同碑阳。左侧为发愿文。

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

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碑阳拓片

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碑侧拓片

俊蒙氏合邑三十一人造像碑碑阴拓片

《夫蒙文庆造像碑》于北魏神龟二年(519)刻,高102厘米,宽42厘米,厚30厘米。1934年出土于耀县坡头村,现藏药王山碑林。此碑为佛教四面造像,系像主夫蒙文庆为追荐亡父道明、亡妹光姬而造。

夫蒙文庆造像碑(局部)

夫蒙文庆造像碑碑阳拓片

 夫蒙文庆造像碑碑侧拓片

夫蒙文庆造像碑拓片(局部)

——《中国书法报》269期6版



◆ ◆ ◆ ◆


药王山北朝造像记书风辨析

文丨雷雨

药王山北朝造像记的“正体”之风可以分成三个类属:分别是平画宽结的“平城体”、斜画紧结的“洛阳体”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斜画宽结的写法。药王山所处陕西耀州距离北魏都城洛阳不远,较晚出现的“洛阳体”书风秀颖峻拔,与药王山北朝造像记在风格上似乎有着内在的承续关系。北魏《郭鲁胜造像碑》楷中带隶,用笔多方,劲健挺拔,变化多姿。北魏《夏侯僧合邑造像碑》,正文“洛阳体”楷书书风突出,横画斜势明显,字形结构安排紧凑,题名处保留“平城体”的书写方法。西魏《七十六人等造像碑》《张暯周造像碑》基本点画的书写已经完全成熟,横向取斜势明显,结体取势也渐趋法度,洛阳新体风尚突出,工整秀丽。北周《张永贵造浮图基座》《和识达造像碑残座》《毛明胜造像碑》《张僧妙法师碑》楷书笔法自然熟练,字形结构精美,是为开隋书之先河的洛阳体书风。介于“平城体”和“洛阳体”之间的是斜画宽结的“正体”之法,如北魏《锜氏合邑廿人等造像碑》《吴标兄弟造像碑》,其体势是斜向取势的,但字形结构上宽博,可见“斜势”已成为药王山北朝造像记的一种趋势,只是就斜的书写规范还在进一步地演进之中。

——《中国书法报》269期7版

 和伏庆造像碑碑座拓片

 和伏庆造像碑碑座及四周拓片

刘男俗造像碑

刘男俗造像碑(局部)

 刘男俗造像碑(局部)

刘男俗造像碑碑阳拓片

 刘男俗造像碑碑阴拓片

 刘男俗造像碑碑侧拓片

药王山造像碑中的北朝宗教、民俗及艺术

文丨张燕

我国现存的造像碑大多发现于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陕西关中渭河两岸是遗存造像碑最多的地区,约有二百五十至三百余通。其中耀县药王山博物馆和临潼市博物馆是国内最为重要的造像碑收藏地。药王山博物馆中现存石刻、石碑及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佛教、道教、佛道教混合造像碑百余通;佛、道教圆雕石造像及石塔五十余座;北周、宋、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石碑一百三十余通;隋、唐、金、明摩崖造像43尊;金代古建一座;道教宫观壁画两幅;明、清建筑群两处和大量明、清石牌坊、石雕艺术作品。药王山是以祠祀唐代“药王”孙思邈为主,其碑石保存数量在陕西仅次于西安碑林。临潼市博物馆建有碑廊,收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造像石刻二十余件。这些造像碑对于研究北朝宗教、民俗及文化艺术都具有重要价值。陕西造像碑风格以渭北地区(渭河北岸)造像碑为代表。笔者在整理这一地区造像碑的过程中,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