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Nonfiction教学设计

 传递教育ETREND 2020-06-01

不论是母语阅读还是外语阅读,根据阅读内容通常将阅读材料笼统地分为虚构(Fiction) 与非虚构 (Nonfiction)两大类别,而两类读物由于在阅读目标上各有侧重,设计阅读课程时,科学合理地搭配Fiction & Nonfiction阅读材料也是英语教师需要关注的一项技巧。

   虚构类(fiction)

  • 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

  • 情感态度的养成;

  • 丰富语言表达与修辞;

  • 提升跨文化意识。

   非虚构类(nonfiction) 

  • 训练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

  • 丰富学科知识与认知水平;

  • 培养复杂、精准的学术语言能力;

  • 适应高等学府对学术论文的阅读要求。

尽管虚构类与非虚构类阅读各有侧重,然而不论课堂还是课后阅读,虚构类阅读材料仍然是当下英语阅读的主流,一方面因为非虚构类的读物可供选择的种类远比虚构类少得多;另一方面则是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虚构类的故事更有趣,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根据皮亚杰 (Piaget) 的认知发展理论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2-6岁的孩子还不具有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这个阶段,逻辑性较强的非虚构类读物的确不如虚构类故事能引起阅读乐趣。但过了这个时期,7-11岁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形成,已经可以借助实物进行运算、分类等简单推理;而11岁以后,孩子的认知能力趋于完善,可以运用符号进行运算,并掌握类比、演绎、反思等更高级的思维能力。

由此看见,如果孩子在7岁之后没有获得相应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他的认知发展可能会落后于同龄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接触虚构类阅读材料,而应该科学合理地逐渐增加非虚构类内容。

根据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CCSS( Core State Standards)的要求,美国学生在四年级结束时,非虚构的阅读比例应达到50%, 而在高中结束时,非虚构类的阅读比例应达到70%。除了基于认知发展的考虑外,这样的设计也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奠定基础,因为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快速阅读大量学术资料与复杂文献的能力。

既然非虚构类阅读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非虚构类读物的题材有很多,包括新闻、传记、科普、社科等等。今天小编仍然以我们的牛津ODI分级阅读课程为例,为大家做简要的介绍。这是课程Level 5中的非虚构类读本 Incredible Earth 

【课程导入】

通过封面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猜测阅读内容,并根据图书目录绘制内容思维导图。


【Chapter 1】Earth's Crust

学生独立阅读以上两页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调整自己的思维导图,如果有难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此项任务。

  • 教师播放录音或带领学生朗读原文

  • 老师针对关键概念/重要生词进行教学

  • 遮挡住关键信息(如上图),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将图示补充完整

  • 这一步还可用提问的形式进行,例如:What is crust?

  • 学生需要说出原文对crust的定义

  • 在确定学生掌握关键概念后,学生检查思维导图,对遗漏信息进行补充,或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改

更多关于知识理解方面的练习:

更多加强单词和句子结构的练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