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地探访宁波第三处史前遗址,从此要说:宁波8千年

 颖之星语 2020-06-01

2020年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人民政府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公布,发掘的井头山遗址,将宁波地区的人类活动和文明发展史,推进到了8000多年前,改写了宁波的历史。

井头山遗址位于宁波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山南麓,这是宁波境内人类早期生活的第三个遗址,目前仍在继续发掘中。

宁波有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见证的是5-7千年前人类生活的遗迹。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姚江北岸,与河姆渡镇的河姆渡村隔江相望,两村之间的渡口,就叫河姆渡。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天,余姚罗江公社的群众在河姆渡口旁兴修水利时,意外挖掘到了一处原始村落遗址,被称为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经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陶器、玉器、木器、栽培遗物、建筑构件等各类文物6700余件,为研究当时农业、建筑、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人居年代可以推及到5-7千年前。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

2001年,当地一家私营热处理厂,为解决生产用水打井时,从两三米深的地层里挖出了许多陶片、动物骨骼、木头等地下文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赶到现场查勘,初步认定其文化内涵与河姆渡遗址相似。

2004年2月至6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对田螺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可复原陶器和较完整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器物600件以上,器物形制与河姆渡遗址一模一样。

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属于同一时期,5-7千年前人类生活的遗迹。

井头山遗址,与田螺山遗址相毗邻,两地之间相距仅仅1.5公里,与南边姚江畔的河姆渡遗址,相距不到10公里。

为了一探究竟,我临时决定到余姚转一圈,亲临井头山遗址看一看。

从宁波出发,沿江北大道往余姚方向前行,这条路称为六一省道,井头山遗址就在三七市镇井头村的省道南侧的路边上,目前仍在封闭发掘之中。

外人禁止进入遗址区域内,幸好无人机派上用场,从空中俯瞰了遗址全景和发掘现场。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

2013年底,因当地一家工厂在厂房建设打桩时,意外发现地下8米左右存在人类早期的文物。

2014年,经考古勘探,确认为一处埋藏很深、时代较早的史前文化遗址。

2019年9月至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浙江省文物局统筹组织,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进行了考古发掘。

目前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木器、骨器、贝壳器等人工遗物和早期稻作遗存,以及极为丰富的水生、陆生动植物遗存,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收获。

样品先后送达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东京大学实验室、美国BETA实验室、南京大学新建碳十四实验室进行年代测定,二十多个数据显示,遗址文化层的年代距今8千年左右,最大的达到8300多年。

井头山遗址,将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5-7千年的人类居住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一千年。

井头山遗址的横空出世,改写了宁波的历史,从此要说:宁波八千年。

井头山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一处海岸贝丘遗址,总年代跨度约在7800到8300年。

这是浙江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贝丘遗址,是8000年左右海平面高度的直接证据,在研究海洋与环境变化方面有重要意义。

贝丘,是史前人类居住的一种遗址,以人类食剩馀抛弃的大量贝壳为特征,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则延续到青铜器时代或稍晚。

贝丘遗址多位于海洋、湖泊或河流沿岸,根据贝丘的地理位置和贝壳种类的变化,可以了解古代海洋变化,以及复原当时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

宁波三处史前遗址,呈现了人类早期生活的遗迹。

每一处遗址,都是因为偶然的发现,改写人类历史,让史前的人类生活状况,逐渐清晰。

数千年的人类生活遗迹,为什么埋在了深达七八米的地层之下!

沧海桑田,或许正是人类前行的真实写照。

每一步,都那么厚重与艰难!

文末友情提醒:井头山遗址目前仍在封闭发掘之中,无法进入发掘现场,读者诸君不要专程前探访,以免白去一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