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的人生总是郁郁不得志,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孤独|探讨孤独

 我篮有虾 2020-06-01

如果你的人生总是郁郁不得志,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孤独|探讨孤独

/01/

你会用“孤独”自我标榜吗?

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脑海里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觉得,哇,叔本华太懂我了,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没错,我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孤独的清醒者!

其实,我们不用太着急站队,很多漂亮的生命哲学之间,往往有相互冲突矛盾的部分。

比如,《奇葩说》节目里有一期辩题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吗?”当双方辩手搬出很多精彩煽情的故事和金句来论证和引导时,很多观众最初所持的观点就开始动摇,跟着辩手的思维来回转换和变动。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其实有些观众对于“合群”这一概念,并没有建立起自我独立的认识,才会被别人的强大语言说服力带着走。

说回到“孤独”这个主题上,同样的道理,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孤独的含义,才知道,我们目前是否真的处在孤独里。你所理解的孤独,和叔本华的孤独,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

如果你的人生总是郁郁不得志,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孤独|探讨孤独

叔本华

/02/

或许,我们都误解了孤独

《圆桌派》有一期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女孩,很少和身边的人有交流。她最常干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背着一个画架到处走,哪里的风景吸引了她,她就停下来,拿出画笔,一个人心无旁骛在那里画画,而且一画通常就是几个小时。身边的人来人往和车水马龙似乎和她不相干,她就是沉浸在一个自我隔离的空间里。

你觉得故事里的她孤独吗?

我认为她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就像复旦大学哲学老师陈果在《好的孤独》一书里下的定义一样:

“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

就像一个小女孩在嘈杂的房间的一角静静地折纸、画画、凝视着鱼缸中的小鱼,心无杂念,旁若无人。那是一种将散轶与外部事物之中的眼光引回到内心世界的专心致志,那是一份心境和平的自给自足、清明安和而无所外求的精神圆融。

看到这里,你明白真正“孤独”二字的含义了吗?

孤独,它不可耻,也不代表负面,更不意味着孤单、空虚、寂寞等贫乏的心境,它代表的是你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理解,然后在保持做自我的过程与之和平相处。

但,孤独,它也不代表伟大。不是你孤独了,你就是一位智者,你就比别人“高人一等”,你就与众不同。孤独,不过是一种选择罢了。

然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你时常感到所谓的“孤独”,但是生活却过得一团糟,感觉生命被撕扯的四崩五裂,那你这不叫孤独,你纯属是一个寂寞之人罢了。

寂寞是什么?陈果说:寂寞是无可慰藉的空虚,是急于冲破的樊笼,深陷其中的人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好,做什么都沉浸不进去,都打不起精神,都不快乐……那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自厌”。

孤独和寂寞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双胞胎,外形看似相同,其实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活中很多人将两者混淆,实在可悲!

/03/

不要为了孤独而孤独,孤独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心境

作家蒋方舟曾在节目里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

她说,当你想拉近与一个人的距离时,你可以这样做:温柔且安静地望着对方的眼睛,然后缓缓地和他说一句话——“很多人都说自己孤独,我看你才是真正的孤独吧。”

据她的亲身体验和身边朋友的反应,她得到一个结论:当你在和一个人说这句社交的“万能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觉得你很懂他,通过他的外表看到了他的内心,从而提高他对你的好感度。

网络社交的发展造就了一个孤独的时代,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孤独者。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孤独”的真正含义,你应该就会明白,孤独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心境。

无论你朋友成群也好,亦或不爱交际也好,表面的这些形式都无法说明你是不是孤独。真正的孤独,是无论你身处哪里,你的内心是否给自己留有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

台湾女明星刘若英是一个从小到大习惯在人群里独处的人。她在独白书《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里面说:

“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害怕孤独,很怕这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于是,为了远离孤单的感觉,强迫自己与其他人相处,以为群聚可以带来安全感。其实不是这样的,当你发现独处的美好时,就会无法自拔地爱上它,能够品味独处的美好,在我看来,(独处)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

/04/

好的孤独,可以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什么?

曾看过一个作者写下自己的真实人生故事。

她在上大学之前,成绩一直不太好,而且对身体疏忽管理,因此长得很胖。

升上大学以后,她周围的人包括她的家人都不看好她,认为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可能会有什么作为。

被打击的数次多了,有一天,她猛然惊醒,就好像生命被人点了穴,内心有一个声音坚定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后来,她开始默不作声提升自己,早起,读书,写作,跑步……她每天早起跑步3000米,利用三个月减掉30斤,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前夕被邀请去了某个著名的综艺节目实习,还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

身边有人问她:“这个过程,你自己快乐吗?”

她是这样回答的:很痛苦,很煎熬,一个人想要蜕变成另外一个人,都是一场经历苦难的历练;真正能让人变好的路,从来都不会让人很开心。

对此,我深以为然。一个人在自我沉淀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很多苦注定只能一个人吃,有些路注定了只能一个人走。好的孤独,它可以让你心无旁骛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里面,痛并快乐着。好的孤独,它能让你不认命,在夹缝中重生,去寻找到真正独立的个体。

在生命最孤独的那几年里,我想,也是一个人成长得最快的时光。

电影《垫底辣妹》里面的女主角工藤沙耶加,读小学的时候一直交不到朋友,害怕孤独的她总是一个人在路边坐着发呆,羡慕有玩伴的同学。妈妈看见她不开心,于是和她商量让她转到名古屋某女子高中,在那所学校,不管学习成绩再烂,依然能直线升到高中。

在这所新学校里面,她如愿交到了三位好朋友。接下来的校园生活,沙耶加天天和朋友们腻在一起玩耍,终于,她不再孤单了,可是,她似乎也因为过于喧嚣的友情而迷失了自我。

和朋友相处的快乐时光里,沙耶加做尽了一个“坏学生”该做的事:浓妆艳抹,穿超短裙,酒吧蹦迪,昏天黑地地挥霍一切不复返的青春。她唯独不做一件事,那就是学习。

最后,一个早看她不顺眼的老师当着全班的面从她的书包里搜出一包香烟,为此,她被学校劝退,让她无期限停课在家反省。

这件看似再糟糕不过的事,却成为了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被妈妈安排去一个专门收留“差生”的补习班,在补习班里,阴差阳错遇到了自己的人生的灯塔,恩师坪田先生。

在恩师的启发下,沙耶加踏上了一条心智觉醒之路,她开始爱上学习,不愿再被人瞧不起,也和那个讨厌她的老师打赌:要考上当地最好的大学。

在追梦的过程中,她切断了(好朋友有意让她禁娱)一切的娱乐生活,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过程,再也没有往昔热闹和无知的肤浅快乐,更多的是昏黄的台灯下独自一人刷题的奋斗,更多的是和梦想对话的孤独和对生命清醒的思考。

如果你的人生总是郁郁不得志,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孤独|探讨孤独

《垫底辣妹》剧照

这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结局和所有逆袭体故事一样,最后,沙耶加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条咸鱼都有翻身的可能。但是,对于生命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的。

好的孤独,是改写命运必不可少的日常旋律。她们之所以能够让生活焕然一新,改变郁郁不得志的生活状态,正是懂得利用孤独来和自己进行深刻的对话,听见潜意识里被压抑已久的呐喊,释放出生命连绵不绝的能量。

/05/

写在最后

傅首尔在《奇葩说》说过一段让许多人难以忘怀的话:

“如果今天的我,让观众朋友身上看到一些光芒,是因为我把一个女人最美的那几年,都花在了那张冷板凳上。”

那张冷板凳,就是她孤独的象征。她如今的辉煌,正是过去那几年独自一人在黑暗里坚强地摸索和咬紧牙关和生活打斗得来的。

所以文章的最后,我想和你说的是,不管你现在的生活如何不如意,不要害怕,大胆创造一套属于你个人的“孤独”生命哲学,勇敢拥抱孤独吧!在孤独里寻找生命的答案,在孤独里脱胎换骨,在孤独里重生!

生命里没有任何事情,比你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更重要、更值得追求的了,而这一切,需要好的孤独来成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