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诗人虞集一首经典的七绝《听雨》, 句句伤感, 道尽人生的无奈

 柳家李红 2020-06-01

雨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一年四季都有雨,但是雨写进了诗歌里,则是完全不一样,变得更具有活力,也更加伤感;无数的大文豪笔下的雨,要么缠绵悱恻,要么感人肺腑,以元代诗人虞集这首经典的七绝《听雨》来说,那就是一首感伤之作,通篇寥寥数语,却是道尽了人生的悲痛之苦,每一句都很伤感,读来也是令人肝肠寸断。

点击加载图片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公元1272年生于江西临川,元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他的这首《听雨》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整首诗意境凄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当时他创作这首诗时,已经是五十高龄,准备告病还乡,回到了故乡临川,正是在京城的家中见到一场暴雨,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么一首感伤之作。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点击加载图片

正是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雨中的情形,还有自己所思所想,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也让这首诗句句伤感,字里行间也是流露出了淡淡的忧伤。全诗较短,只有四句,一共是二十八个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前两句为第一层面,主要是写了诗人独坐屋中情形,这样一写也就立马使得此诗充满了忧愁,而这首诗也显得感人肺腑,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个层面是最后两句,此时周围的环境过渡到心理变化 ,诗人二十几岁去到京城为官,到了五十多岁回到故乡,他正是通过雨来表达,从而写下了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变化,所以这首诗写得很有趣,每一句都很是伤感,一位五十岁的老人,回到了故乡,通过一场雨回想过往的岁月,还有当下的情形,这种细腻的描写,也让这首诗显得很是忧愁。

点击加载图片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暮酣。”,这两句写得很伤感,正是描写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还有自己苍老时的样子;我的头发早已花白了,稀稀疏疏也快要全部掉落了,一个人独坐于屏风之间,看着那房间里的烛花,照射在那地面上,这让人房间显得更加寂静。这里的“毵毵”读san,比较生僻,那么意思是头发细长很稀疏的样子。

点击加载图片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最后两句写得就更加伤感,自从去到京城后,我的性情就大变,再也不像从前,只是突然听到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让人感动无比的孤独,这也使得我重新回想到了故国江南的雨。诗人正是回想到了江南,回想到了临川的老家,所以想要回去,不愿意在京城生活,只想回去过平淡的日子。正是通过了一场雨诗人想到了故乡,也决定了回到故乡,不愿意在京城生活。

点击加载图片

虞集的这首《听雨》句句伤感,写得也是极为忧愁,诗人正是在雨中感受到了那种孤独,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而他正是把孤独,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之苦,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忧愁,读来也是令人感慨万千。如果你是一位游子,也是常年生活在外地,读到这样的作品相信一定会引起共鸣,一定是能够打动你,生活在异地他乡,无论是那种孤独,还是对于故乡的思念之苦,那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诗人已经是五十岁高龄的老人,这也使得他更加的思念故乡,回想了少年时代,想要回到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