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戚家军的末路(二)

 dizzt 2020-06-01

先插播几个本文用到的大明朝的常识。

                 张江陵(丞相的扮相还是不错的)

一、胡子。大明对于胡子是迷之自信,所以正常读书的男子到了弱冠之年就可以蓄胡须了,为什么非读书人不用蓄胡须,那是因为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辈,生计压力太大,没时间捯饬,而且读书人这个讲究是你被同类们接待的基本条件。例如就本文大明第一美胡子男和戚继光生活年代,那可真是践行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

 读书人要有书童,还要打锡伞,有些时候还要坐轿,骑马,与他俩同时期的一代名臣海瑞,到南京任职以后,南京就给他配轿夫,级别低的官员自己要花钱请轿夫,级别高的公费解决,海斗士一句话把南京的礼部尚书噎的半死,我不喜欢把人当牲口,但是当时的读书人却都喜欢把普通民众当牲口,毕竟海瑞这样的人之所以千古流芳,不还是因为他少吗?

对于待遇、衣服、使用的笔墨纸砚等等,都是随着读书人级别上升都要进行全方位升级,秀才、举人、进士等,都是有级别的。所以读书从来都不是穷人家能进行的事情,所以隆庆年间,拒载,苏州府下属的县,每年都有自杀的难以为继的穷秀才。

因此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朱元璋规定的考四书五经,考朱子的注释,为的不是忠君,不是思想禁锢,而是为的是教育公平,而相反康麻子废道统,文字狱等等才是根子上禁锢思想,所以才有了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晚明十万人的学术论坛,恐怕也只有前些年某教育机构十万人的考研政治辅导可以相媲美的。幸亏这把满清革命了,要是当初改良成功,还不知道我华夏今日被奴役成何等局面。为什么说为了教育公平,因为就这几本书,范围限定不用太贵,第二绝大部分学子还是可以承担基本的教育费用,而且只要考取秀才,不少地方家族都有补贴,朝廷也有禄米够温饱,到了举人基本上就就要乡绅们巴结了,就像《范进中举》里面说的,疯疯癫癫的范进在乡绅来送礼的时候,能立即清醒,而且还相当有礼数,为啥,因为这些东西在当时每个读书人的心目中是操练了无数次的,所以即使刚刚清醒,依然可以不卑不亢,有条不紊。

明朝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不是洪武大帝开始的,大臣们读书人们都会无比爱惜自己的胡须,每天还专门打理,为了保护胡须甚至还有人戒掉很多影响胡子发育的饮食习惯。明朝第一帅哥,历史书上没有定论,民间的记录也众说纷纭,但是张居正是天下最帅的胡子男却是有定论的,甚至不少野史还编排了李太后与张居正的风流韵事,其实可能性不大的,因为张居正是一个顶级的政客,政客都是小心谨慎,滴水不漏,心思缜密,不留死角的人物,这种事情,即使他做了,也不可能传出紫禁城的,也有那个充分的把握。更何况我们张居正,又不是不沾荤腥的,据载,戚继光曾经就重金收购两名波斯美女,然后大明首辅同志也是繁忙的政务之余,夜以继日,日夜奋战,最后还吃药助兴,所以张居正英年早逝或许也与欲望旺盛有关。当然还有一说是张江陵同志还喜欢吃鲥鱼,而鲥鱼当涂特产,运到京城,由于要冷冻保鲜,当时用铅盒包装,与晚年张居正的症状有些类似。不过铅中毒的历史人物,可是太多了,甚至古罗马帝国号称都是铅中毒导致的大规模死亡。

明朝在科举之外,还有少量的推荐制度和优秀吏员选拔制。然后选拔里面有身材高大,语音洪亮,识文断字,还有一堆什么芳名远博,熟谙政事,上通下达(协调能力强)这都很正常,不正常是最后一个要求,要长的帅,还要是美髯公。好玩吧,所以大明这个时期的官员们,都以一口好胡子为荣。所以大家看我们大明朝的士子官员图,基本上都是留着一口小胡须。然后武将们,级别高的,也会留胡须,当然不是越长越好,还要能适合自己的形体和状态,要能与自己相得益彰,就像曾经与萧进合影过的杜景臣老师(老三国里演庞统那个),我相信什么胡须也拯救不了他的颜值。

                陈宝国这演技没的说 

二、青词。嘉靖皇帝的智商是很高的,十几岁的孩子就能逼得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就是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号称大明文人之首的四川人,他整到杨廷和的时候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从东顺门果敢的出手,胖揍这群妄图夺权的文官还是显示出了超人一等的智商。他的前二十年还算是励精图治,帝国也算是蒸蒸日上,张熜、夏言都是干将能臣,大明帝国也欣欣向荣。然后好景不长,嘉靖帝爱上道教。于是大兴土木,甚至想把皇宫变成道观。与道家神仙交流靠的就是青词。

青词,又称绿章,是道士斋醮时上奏天神的表章,用朱砂写在青藤纸上。旧时神多,凡间要告诉天神的事也多,于是文人客串,青词绿章竟渐成一种文体,道士也渐失“专利”了。青词并不好写。那是一种赋体的文章,要求能够以极其华丽的文字表达出皇帝对上天神灵的敬意和诚心。

例子:

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诚有感。

岐山丹凤双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嘉靖皇帝喜欢这些青词,下面的人写了好的青词,上交给嘉靖皇帝,然后他就点燃焚化,在这点上,嘉靖可是一个十足的神棍。他一共给自己封了三次道号,从这道号看来,貌似很厉害:

第一次自封为“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

第二次加号为“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第三次加号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他是不是给自己封道号最疯狂的?不是三百年后有一个祸国殃民的最喜欢扮观音菩萨的老妖婆给自己的封号更长。

顾鼎臣、夏言、严嵩、严世蕃、徐阶、张居正都是青词高手。《大明王朝1566》,强烈推荐,国剧里面顶级选手,虽然大部分的史诗是虚构的,但是对当时的各个大臣的揣摩与领会还是顶级的,除了对徐阶和胡宗宪有美化。

戚家军系列文章的两个核心人物戚继光和张居正就是在青词宰相们争先恐后写青词,博取嘉靖欢心时候成长起来的。而自从嘉靖迷上道教,他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全靠内阁,而自从严嵩斗倒自己的老乡夏言之后,整个大明朝开始向灭亡的道路上加速奔跑。朱元璋废掉宰相之后是没有宰相的,但是民间喜欢称入阁的大学士们叫阁老,然后首辅叫元辅,民间也戏称宰相。

三、循吏与清流。封建时代,循吏与清流之争一直是朝堂之上的主要内容之一,甚至左右很长一段事情的用人政策的指导思想。官员分三种循吏、清流、废物。

循吏就是具备强大的落实能力的官员,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为了目标不择手段,例如为了拆迁对原居民大打出手,循吏一般也不太清廉,循吏能生存的原因是其具备极为强大的落实能力。

                   黄志忠的海瑞形神兼备

清流就是比较清廉,而且精干。例如前面说的嘉靖的两个名臣张熜、夏言,尤其张熜那可是整个朝廷有名的分文不收的,大明朝不少这样的官员,都是分文不收的,例如力挽狂澜的于谦、海斗士就更不用说、刘大夏、况钟等等,还是很多的。这里要强调一个人,买了二两肉给母亲过寿,整个南京城人尽皆知的海瑞,有人说饿死女儿,萧进是不信的,虽然海瑞肯定迂腐,但是他任淳安县、兴国县两县知县都是吏部考成第一名,而今日上海繁华只奠基人就是海瑞,江南是天下的“粮仓”,一旦受灾,将对明朝财政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当海瑞担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外放应天巡抚,统管十府后,立刻着手开始治理江南水患。亲自勘察,没有钱就以工代赈,海瑞先后任用了十三万灾民,既防止了灾民流离失所,又以低廉的费用完成了浩大的工程,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解决了经费问题后,海瑞又开始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由于海瑞秉公执法为官清廉,惹得一名按院觉得海瑞是故意在为难自己,一怒之下,这名按院不仅不配合海瑞治水,还处处和海瑞唱反调。

同事的打压,海瑞丝毫不放在心上。治水中涉及到的问题,海瑞全都一手抓,没几个月就完成了治水的工程。直到此时,当初刁难海瑞的按院才惊叹道:“万世功被他成了”!

自从海瑞治水后,整个隆庆年间,上海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就连与海瑞不和的松江乡官何良俊也说:“前年海刚峰 ( 海瑞号刚峰 ) 来巡抚 , 逐一力开吴淞江 , 隆庆四年 、五年皆有大水 , 不至病农 , 即开吴淞江之力也 , 非海公肯担当 , 安能了此一大事哉?

如果不是海瑞在隆庆三年治理了水患,只怕之后两年的大水还会给江南一带造成不小的损失。由此看来,海瑞并非是只会空谈经史子集的迂腐文人,治水这项极具技术含量的工程,就是海瑞能力的最好证明。

所以这里萧进必须给大家强调的是海瑞是个清官,更是个清流,就是又清廉又能办事,而且办事能力非常突出。《明朝那些事儿》关于海瑞的不能办事的说法,根本就是扯淡。海瑞就这么成为了上海城的奠基人,难怪就连清代的巡抚马枯也说:“ 修复水利 , 兼行赈济 , 水灾 宁息 , 事功告成 , 刊载典章 , 斑斑可考也”,充分肯定海瑞治水的功劳。江南当地百姓更是对海瑞由衷爱戴,百姓们在民谣里亲切地唱道:“ 要开吴淞江 , 须等海龙王”,凭借着出众的实干能力,海瑞成为了百姓们心目中的“海龙王”,万世传唱至如今。可见,为百姓做事的人,百姓永远记在心里。

废物分两种。一种是很清廉,但是办事能力不行。就像周星驰在电影《九品芝麻官》中说的清官要比奸臣更奸。现实中也是如此,我们多次见到一个清官被多名贪官围剿。另一种是既贪污,又废物,实际上这种官员是老百姓最讨厌的。当然随着现在区块链的推行,相信不敢腐成为事实,不想腐也在路上了。

四、卫所制。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