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抛开表象看本质,找到事物背后的本源规律。

 HNYZL 2020-06-01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抛开表象看本质,找到事物背后的本源规律。

中国有一句古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的德行及福报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要相匹配,倘若是其德行跟所处社会地位及享受的待遇不匹配,一旦违背了自然规律,就会受到“反作用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报应。

致虚极守静笃,实际上,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

虚极、静笃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层次。在这个状态下,天地的能量可以随时为我所得。首先你要静下来,静下来,代表你开始减少能量的消耗,而虚,才能开始从太空宇宙中吸收能量。

而能吸收到什么样的能量,则取决于你的内心,你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感召到什么样的能量。这就是同气相求、物以类聚。

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一种能量,而且是高级的、看不见的能量。一个人能力大小,起关键作用的是他的智慧。这就是伟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摄受力。他们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们心念一动,就会调动大量的能量来帮助自己完成所要完成的事业。智慧能量需要我们从虚极静笃找从天地吸取。

一个静不下来,虚不下来的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智慧的。所谓虚怀若谷,就是形容能够涵敛能量的样子。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人拥有的能量大小是和他的心量完全成正比的,他的心量有多大,他吸取的能量就有多大,能量越大,能力就越强。

起心动念皆是能量消耗,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能量的代价。其实,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能量的收放过程。我们说,当一个人运气好的时候,他往往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成功,因为这时他内在的能量是充足的。

但是,人的能量状态在不断变化。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该干的时候干,不该干的时候就要韬光养晦。

我们的能量主要是通过起心动念消耗的。你每发出一个念头,都是通过能量的消耗来完成的。佛、道为什么强调心要清静,其实就是要你减少起心动念,减少能量的消耗。

什么是禅定?禅定就是身体几乎处在能量不消耗的状态下,与电脑“待机”的状态相似。

一个人“命”的能量构成。我们知道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每个人的命都是不同的。命看起来复杂,其实说透了也很简单。从能量的角度讲,一个人的命无非就是由体能、智(慧)能、德能三部分构成。

再细分的话,德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根,慧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树干,体能是一个人能量的枝叶。一个修行人主要修的就是这三个方面。而树根、树干尤其重要。它关系到树叶的浓密和繁茂。

身体中能量的传递通道。身体中血管就是能源(血)的传递通道,经络就是能量(气)的传递通道,神经就是信息的传递通道。

经络为什么会不通,为什么会痛苦?经络不通,从根上讲,其实就是心里有障碍了,心有一处不通,则身体就会对应有一条经络堵塞。心是掌管信息的,而信息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能量通道堵塞了,首先要从心(信息)来调整。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就曾经说过,一个人他每一个痛苦都有一个罪恶与之相对应,心里的罪恶不除,痛苦就不可能解除。

那么什么东西会堵塞我们的心呢?怨恨恼怒烦,贪嗔痴慢疑,这些就是堵塞我们清净内心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要解除身体的痛苦,首先就要保持一颗无私无欲的清净心。

人的一生贫穷还是富有,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有的人很努力,却依然没有多少钱财;有的人看似很轻松,却能累积大量的财富。

有钱当然谁都想,但是人生在世一定要小心“横财”,突如其来的财富,有的时候未必是好事。一个人的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巨额财富对他来说,是一种拖累。

佛说:“穷不失志,富不癫狂,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穷不失志。人的一辈子总有贫穷困苦的时候,贫穷的时候应该怎样度过呢?

我认为:再穷也有有骨气,有志气,不能因为自己没钱,就心安理得占别人便宜,就可以随意放纵自己。这样只会让别人瞧不起,更不会有出头之日。

再穷也别畏畏缩缩,再穷也别丢失自己的自尊,无论跟谁在一起都要保持自尊自信。因为在内心里,始终相信自己的贫穷只是暂时的,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世界上很多富豪年轻的时候都是穷小子,但是他们的志气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跟他们打过交道的人都对他们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穷不失志,才能真正脱离贫穷。富不癫狂。如果有一天你有钱了,你会怎样做?很多人说会买豪宅,买豪车,然后再娶个漂亮的老婆,享受世界上一切的荣华富贵。这就是发财之后的癫狂行为,但凡有这样行为的人,不用多久就把自己的钱财挥霍一空,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却没有持续的经济收入来维持,最后破产生活比以前更加艰难。

无数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做人要低调,在网上高调炫富的人最后都没有很好的结果。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是真理,大家一定要牢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一定要跟他的地位和财富相匹配才行,如果不相匹配,那么就会招惹灾祸。

一个人的能力只有真正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身居高位,才能掌管财富。如果能力没有达到,就给他巨额的财富,那么就是害了他。他不会管理这些钱,这些钱会给这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最典型的两种人深受其害:第一种就是中了大奖的人。他们本来可能过着平凡的生活,拿着普通的薪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发财了,随之而来是各种烦恼,也许开始的几年能够过上优越的生活的,但是等到钱财空空的时候,才发现生活比以前艰难多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过惯了奢侈生活的人,是再也不愿意再过穷困日子的。

第二种人就是拆了房子,领了很多钱的家庭。同样的道理,本来守着破房子过日子,忽然有一天这地方要被征用了,得到了一大笔钱赔偿。他们本身并没有涨多少本事,却有了这么多钱,亲戚都来借,借不到的要怨你,借到钱的也不想还你,最后亲戚都不来往了。

人生的穷或富,其实都写在你的个人品德和能力之中,你有多大的能力,就会掌管多少财富,若是能力没有达到,财富对你而言并非好事,而是一种负担。

我们无论现状如何,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让自己配得上拥有这些财富,财富才会受你感召而来。你会拥有多少钱,其实都已经写在你的性格和能力之中。

穷的时候,要有志气,富的时候,不要癫狂,让自己的品德去匹配财富,财富才会为你所用!

《易经》为群经之首,它是在历代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来完善的哲学典籍。其中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为《易经》装上了翅膀,注释了《十翼》,其中孔子在《周易·系辞下》有“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孔子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又分成了三个部分。

德薄而位尊: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的高度与这个人所处的领导位置,不成正比。如一个人的道德与人品的标准很低,也就是钱财够温饱,官居小领导,突然有天发个大财,他就不知道怎么分配这个财富了,拿到钱就胡作非为,吃喝嫖赌,做了不良的事。

因为他的“德与品”低,紧接着灾殃就来了。有一天此人突然被提拔为正职,负责全盘工作,它的道德和人品不够高,它的官就当不好,就欺压百姓,收受黑礼,作恶多端,时间不长,灾殃就临身了。

智小而谋大:意思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很小,但他的计划太大,与他个人的能力不相配,其结果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如某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去开战车或者是去开飞机,最终可想而知,定是灾殃紧随;再如一个人没有任何经验,立马就给患者做手术,也属“智小而谋大”,确定灾殃到来。

力小而任重:这句话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的力量达不到其负重,轻者伤身,重者丧命。在现实生活中,平时大家也很明白以上的道理,但就是事情降临到个人的身上时,就不会处理了。就如近几年落马的官员来说,他们身处要职,权力膨胀,收受贿赂价值不菲,就属“德不配位”,超出了福报的承受力,就灾殃临身了。

“有为”背离规律,体现的是智商;“无心”顺应天道,彰显的是智慧。人生,所有的刻意,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

有这样一句话: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体验,刻意去做的事情总是事与愿违,而那些无心之中而遇见的机缘,反而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其中的规律,就是有心而违背规律,无为而顺应天道的智慧。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主观去妄为的,我看他根本达不到目的,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凭着主观意愿施为而改变的,凭主观意愿施为必定失败,把持天下,把它据为己有,也必定会失去。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就好像对于万事万物来说,他们的形成、转变、消失都有其中规律主宰,在道家思想中,主宰这一切万物的根源和力量,叫做“道”。

很多事情在形成结果之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就好像《道德经》中所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没有到达某一个层次之前,事物不会显现,当人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忽略这一过程之后,就会企图以主观的力量去控制外界的事物发展。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那一篇课文《揠苗助长》,禾苗没有长成时,“手动助长”只会让禾苗干枯,因为它背离了最起码的生长规律。

当自己站在人道的角度,想要控制自然形成的事物时,就是以主观干涉了道的规律,而人的力量对于天地而言,又是非常弱小和可笑的,所以结果不但不能给我们带来想要的结局,反而会有更加糟糕的现象出现。

人于天地而言,是非常渺小的个体,在生活中,所有你想要的结局,没有一定时间的酝酿和形成过程 ,永远不会显现。所以最好的智慧,就是让自身去顺应规律而施为,避免因为刻意妄为而背离规律。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文王去游历时,看到一位老人在钓鱼,但不是真心钓鱼,只是手拿着鱼竿在专心钓鱼,也只是钓鱼消遣。

文王看到之后就想让这个老人掌握国政大权,但又怕其他大臣不服气。于是有一天清早,文王就对大臣们说:“我昨天梦到一个贤人,黑脸长胡须,骑着杂毛马,马蹄侧面是红色,他命令我说把大权托给那位老人,百姓就能解除疾苦。”

大臣们听了之后都非常惊讶,就说:“君王不必疑虑。”于是迎来了这位老人,并且把朝政大权交给老人,老人管理大权的时候,点章法规不变更,偏曲的政令不发布。三年时间,文王在国内遍访考察,见到各国朋党解散,各国长官也不刻意炫耀功德,政令通达,上下一心,工具统一,诸侯也没有异心,总之就是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文王这时就把老人当做老师,北面而立,向老人请教说:“这样的政事可以推行于天下吗?”老人当时没有回答,漠然无心的告辞而去,早晨还在接受文王指令,晚上就逃走了,终身都没有消息。

这位老人就是庄子口中的得道之人,他钓鱼是不钓而钓,治理国家也是无为而为,治理国家三年,以“无为而治”的策略,让这个国家得到有效的治理,并且呈现一派繁荣和谐的气象。

但是文王有一天又想把“有为”的政策推广于天下,就跟老人商量请教,这个老人连夜就逃走了,原因就是因为不愿意以有为施政。

有心而为之,并不会让时局得到好的体现,无为反而能造就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就是无为顺应的力量。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全部秘密——所谓大道,就是阴阳。所以《黄帝内经》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阴阳,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让我们先明天道。然后再说人生。 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都羡慕有学问的人,通达阴阳则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明,而成为天地间最大的学问家。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你可以用它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概括起来,阴阳有着六大规律。阴阳一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万象,都同时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它们虽对立又互相统一,变化之中而生成万物。

阴阳互生:阴阳互相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互为作用,都不能孤立存在。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阴阳消长:阴阳的变化始终处在此消彼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之中。 阴阳转化:阴阳消长的程度会不断拉大,拉大到临界点就会物极必反,向反方向转化,阳变阴、阴变阳。比如昼夜交替、四季轮回。

阴阳互补: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既是互补,又是彼此变化的内因。

阴阳吸斥: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比如男女才会组成一个家庭,两个公鸡在一起就会相斗。

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事物的生成和毁灭无不来自这个法则,这是自然的根本奥秘。阴阳是一本无字天书,它解开了宇宙和自然的密码,是人类思想的总源头。 阴阳,人生最高的原理。

如果我们运用阴阳的六大规律,与人生、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对照,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世间与人生,其实处处都是阴阳,无不可以用阴阳解释,也无不可以用阴阳解决。

阴阳一体——没有任何一种品格可以高枕无忧:一个人清高,就更要宽容,否则易成孤傲。一个人仁慈,就更要果断,否则易成软弱。强大,更要懂得敬畏,否则易生暴戾。富有,更要节俭,否则易成奢靡。博学,说话更要粗浅,否则易成刁钻。尊贵,更要谦卑,否则易生傲慢。凡事有阴阳,凡事都合乎阴阳。

阴阳互生——“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一走运,便难免心高气傲轻慢待人,于是容易造孽。人一倒霉,门前冷落,正好可以面壁反省,积累修养,等待机会。吃苦即是了苦,享福即是消福;苦中有希望,福来需提防。所以最好的心态是静气和淡定,福与祸、顺与逆来来去去,要能跳得出来。

阴阳消长——人生有限,在一点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多,别处就会少,所以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是追求知识、成功、富贵、名利,人生会因此丰富多彩。但如果要得太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就很悲哀。于是还需要做“减法”——看淡一些名利成败,知足、节制、感恩、惜福、避祸。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人生才会更健康。加法是一种成长,减法是一种成熟。

阴阳转化——转化是物极必反,那么要想长久就要学会不过度。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好“度”很重要。度就是分寸,是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利与害的分界线;“有度”,就是恰到好处。把握好“度”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在实际生活的挫折中积淀和磨炼出来的,是在反思失败中悟出来的,是苦难对人的回报。

阴阳互补——年轻人往往重视“阳”的一面,天行健、自强不息,刻苦读书,努力工作;却往往忽视“阴”的一面,就是地势坤、厚德载物,对人冷漠,不体恤长辈,性格乖张。年老时就颠倒了过来,过于“阴”,过于在乎他人,而不够“阳”,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年轻人要“阴”起来,年老人要“阳”起来。

阴阳吸斥——都知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吸斥的背后也有阴阳之理——缺点常常与优点互为表里。优点越卓越,缺点就越令人难以忍受。找对象、处同事,尤其要当心。如果你发现一个完美的人,那你并不真正了解它,一定要在优缺点都了解后再做决定。 一切都是阴阳,一切都是相对。我们在看人、看社会、看世间万事万物时,结合阴阳原理,就能参透很多事情。

懂阴阳,才能心理健全 人类的心理,用阴阳去看待,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太阴型人。心理特征是贪而不仁,表面谦虚正经,内心城府很深,好得而恶失,喜怒不形于色,坐看别人成败,再决定自己的动向。这种人体内阴阳不和,缓筋厚皮,面色阴沉暗黑,双目常下视,故作卑躬屈膝,春夏易患病。

少阴型人。心理特征是贪图小利,常存害人之心,因他人失败而满足,对他人有获而嫉妒,缺乏情感。这种人六腑不调顺,行动鬼祟,站时躁动不安,行时俯伏难直立,春夏易患病。

太阳型人。心理特征是过于自信,意气用事,高谈阔论,好高骛远,且庸俗平常,不知改过。这种人多阳而无阴,挺脗(嘴巴)凸肚,身躯向后反张而两膝曲折,秋冬易患病。

少阳型人。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强,爱虚荣,善交际,不愿默默无闻,自我炫耀。这种人经脉小而络脉大,气外泄,立时爱仰头,走路时摇晃,喜欢两臂肘反挽在背后,秋冬易患病。

阴阳平衡型人。心理特征是不计名利,心境安宁,不贪欲妄想和过分欢欣,不与人争,善适时令,以德感人而无所畏惧。这种人阴阳之气和谐,血脉调顺,举止大方,态度严肃,目光慈祥,开朗坦荡,光明磊落。

运用阴阳之道,调和心理中过分的一面,补养缺少的一面,使心理实现一种阴阳平衡,如此才能健康和健全。

所以要告诉大家一个真理:无论钱多钱少,官大官小,都要首先去修“德”,要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多做善事,只要“德品”修好了,修“小德”得小富贵,修“大德”得大富贵,人只要一心向善,一生就是快乐的!共勉!

作者;青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