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百越书苑 2020-06-02
    西汉丞相韦贤后裔有幸几番入桂:东汉光武帝十六年东汉大军征剿交趾征侧、征武,平定后留部将韦料贞守边,落籍合浦,后裔分布钦州、防城、上思等地;唐朝时京兆武进士韦厥统兵驻十万大山,其后裔遍布大明山周围;宋时韦大猷(字山涛)于1053年携景岱、景明、景宗、景福、景文、景武6子随狄青将军南征侬智高后留广西各地任职。韦大猷支系又为各系之最。现广西韦氏在桂中、桂西及桂西北较多,桂东、桂南相对较少。广西韦氏人数排在黄、梁之后。2007424,公安部公布了我国最新百家姓排名,全国以人口的多少排序,韦姓在全国列第65位,排在金、石、廖、贾、夏姓氏之后,付、方、白、邹、孟等姓氏之前。全国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韦姓是大姓之一。本文这里主要讲的是唐朝的入桂韦氏先祖韦厥公。

        公元621年十万大山黄侗造反,唐皇帝李渊派时任辽西团教使韦厥带兵来征伐,后不给回去,任澄州令,即今广西上林县令。今还有墓碑和高祖庙在。去看看吧!南宋全国性总志中最完善的是王象之编纂的《舆地纪胜》,里面也记有:“韦厥,汉韦玄(元)成之后裔”。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林的《万寿高祖庙碑记》也写韦厥是外来的,刻有“……时有毛贼反于十万大山,厥公自告奋勇,统领汉士官兵,进入粤西征讨……”;《方舆胜览》和《上林县志》等志乘亦有记载:“唐初韦厥持节来伏生蛮,隐于智城洞”, 韦厥家族不是一直生活在这地方的。上林县人民政府1999年12月17日立碑公布韦厥墓为文物保护单位,在碑文里面也介绍“韦厥,生卒年月不详,上林人,汉朝韦元成之后裔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在今三里镇双锣圩(旧称万寿乡)附近的云聪屯后山上有座“高祖庙”(即韦公庙),本世纪50年代以前,庙中养有常驻庙祝,香火鼎盛,不仅广西各地的韦氏族人不辞辛劳,远来罗拜,就是方园几十里的他姓族人也不分时节前来参谒求福。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张邵振修的《上林县志》卷下引旧志说,该庙“灵爽,至今犹显赫焉”,可知当日庙中的香火盛况。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韦敬辬题写《六合坚固大宅颂》,附原文如下:澄州无虞县澄泰乡都万里六閤堅固大宅頌一首,诗一篇并序嶺南大首領、鹣州都云縣令、騎都尉、四品子韋敬辬制
    維我宗祧,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望無階。列牧諸邦。數封窮日,分條縣宰,不可無□自余承彝,獲稱豋次,開場拓境,置州占村,如雪艸塚垠崖。宜于今日也。其近修兹六閤堅固大宅,以萬世澄居。博文,則物色益興;用武,則悬壁斩绝。一人所守,即萬夫莫當;窠開疆於數千裏,勿勞余一矢。黎庶甚眾,糧粒豐儲,縱有十載無收,亦從人無菜色。廻波所利,不耕亦獲之食;木之所多,未乏南山之有。若池之流,豈不保全之祚者舆?聊述短辞,用申誠曲。雲爾。頌曰:皇皇前祖,睦睦後昆。上禰京兆,奕葉髙門。流派南地,蓋眾無論。遍滿諸邑,宗廟嘉存。其一世世相習,意也不難。響士首渠,民衆益歡。文武全備,是君最安。猛獸渡逭,本郡窮残。其二庶男志壮,妙女更極。人皆禮儀,俱閒穢色。苗桑滋耽,耕農盡力。鬥爭不起,咸统區域。其三诗曰五言:
  
  近瀆縱横越,夢岱去来闌。
  
  千嶺為遠絕,三峽以忂難!
  
  庶捷猶乘跨,郡猿豈能觀?
  
  若固於兹第,永世保無殘!
  
  永淳元年歲次壬午葵丑月十五日聊攝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上林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包括三个部分:序文、颂、诗。碑文煊赫家世门第,叙述修建大宅,永葆家业昌盛。碑文里面写有:维我宗祧,昔居京兆。上祢京兆,奕叶髙門等字眼,歌颂韦氏家族曾在京兆门庭高贵,唐代是韦氏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以新旧《唐书》计,辟有专传的就有四十多人,可说当时天下人才出韦家,天下韦家集京兆。碑文里面有京兆就明显说明韦敬一、韦敬辬是正宗韦氏。韦敬辨永淳元年(682年)官都云县令(鹣州的命名时间很短,鹣州是是羁靡州,本属隋郁林郡,后属澄州,敬德之乱平定后改属黔南道),后任廖州大首领、检校廖州刺史。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碑《六合坚固大宅颂》颂扬其居地山川之险要,城池之坚固,景物之秀丽,人文之蔚盛,情谊之敦厚,地位之稳固。写有韦氏的来源,说韦氏“昔居京兆,流派南邑”;“上祢京兆,奕叶高门,流派南地,盖众无伦,遍满诸邑,宗庙嘉存”。碑文点明了澄州韦氏是来自京兆郡(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迁徙广西之后已经“盖众无伦,遍满诸邑”,蔚为大姓巨族。韦氏是何时南来,为什么来,碑文没有提到。约于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成书的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15和刻印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的祝穆《方舆胜览》卷41《宾州》都说:“韦厥,汉韦元成之裔。唐武德七年(624年)持节服生蛮,开拓化外,诏领澄州,后隐于智城洞。公与诸子皆封侯庙食。”由此或可以知道,韦敬办的先人是唐武德七年以后由于奉命开拓岭表的化外生蛮才从京兆到广西上林的。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韦厥墓文物保护,明确是汉朝韦玄(元)成之后裔,史书也有。可有人偏偏要把他的儿子韦敬办的唐碑曲解翻译,联想整个碑歌颂韩信。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六合坚固大宅颂》有:流派南地,蓋眾無論。遍滿諸邑,宗廟嘉存显示京兆韦氏先人被朝廷派到广西,子孙得以发展还后代人数众多,使得在广西的韦氏延续像以前京兆韦氏的繁盛。汉唐时代,韦氏盛于长安,故韦姓多以京兆为堂号郡望。韦贤地节三年(前67年)迁徙京兆平陵。永光二年,韦贤的四子韦玄成受封汉丞相时,又迁居杜陵。平陵、杜陵同属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新唐书》记载:“韦玄成,汉丞相,京兆韦氏之祖。”京兆是韦氏发迹的地方,唐朝时京兆韦氏大量繁衍,分为平齐公房、龙门公房、南皮公房、逍遥公房、郧公房、阆公房、大雍州房、小雍州房、彭城公房、鹛城公房、驸马房、小逍遥公房等。其中平齐公房、龙门公房、南皮公房、逍遥公房、郧公房、阆公房、彭城公房、驸马房、小逍遥公房被合称为韦氏定著九房,这九大公房是对当时社会有深远影响的庞大支系,祖先同源是汉丞相韦贤。他们的子孙后裔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流布全国及海外。这碑文正是京兆韦氏子孙后代能遍布广西这里的很多个县邑,家族血脉依然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发展的证明,说出了京兆韦氏家族在岭南已经很是繁荣昌盛,人口众多的情景。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韦敬辨刻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的《智城洞碑》。是今广西上林县澄泰乡和白圩、三里二镇一乡三地组成的山谷平地即“智城洞”。

 

唐朝入桂韦氏先祖之韦厥公

 

    从《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的文字看,韦敬办家族已经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深深受化于汉族的伦理观念、价值意识取向,必然随风而取同于中原的汉族。而南北朝以来,京兆韦氏于弟在朝中当大官的,代不乏人;唐代是韦氏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以新旧《唐书》计,辟有专传的就有四十多人,可说当时天下人才出韦家,天下韦家集京兆


       韦厥公在贵州的分支后代现在也在编新族谱,韦厥谱中,宋朝时期有后代韦贵在广东韶州做都监,韦惠政为西平州峒将,韦公意为武圣军都统,这在南宋李寿著的《续咨治通鉴长编》中都有记载的。 
         这里摘录韦厥公后代贵州《玉京山韦氏家谱》的部分内容:“八世祖韦厥,韦原嫡长,母黄氏,开皇九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人。初为岭方令,后继叔父为郁林州牧,仁寿二年,从驩州道行军总管刘方讨日南州帅阮佛子及兄子大权作乱,大业中,又随征林邑,功授廖州刺史。隋季,群雄逐鹿,天下纷乱,岭南獠酋数据边州作叛,独韦厥保境为隋。时交趾太守丘和不肯附叛,獠酋宁长真率部征之,韦厥引兵同拒,长真大败,仅以身免,韦厥闻名。唐武德四年,高祖诏命李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度岭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抚岭南诸州。冯盎、李光度、宁长真等前往谒见,李靖承制授予官爵。而以原尹州地析置南方州,命韦厥为刺史,宁长真不服,屡寇本州。韦厥数奏,朝廷不醒。遂于五年七月,战于郁水,各有胜负。其后又与战于宾州。七年六月,韦厥持故隋符节招抚明山诸家,合众泷、扶十二州七十二家六万余众,自命公王。朝廷大惊,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征讨,不胜。八年,宁长真反唐,朝廷赦免韦厥,令其兵讨长真,于是弃号复归。九年,兵复南方,命持唐节。贞观二年,招抚州外山獠蛮、牂牁蛮、乌浒蛮等处。贞观七年四月,又领鹣、廖等州蛮獠六十八家四万余户来附。明年,朝廷改南方为澄州,以韦厥为刺史。十一年,征南宁州乌蛮,领山獠十余户来归。十四年,移账无虞县,始建智城峒。至此定居。十五年,征交州蛮獠,至七源州,有海外旧部来归。十八年秋,公王于智诚峒建“栏楼堡”。二十年春,征宜州蛮獠。二十三年,征泷州夷獠,至梧州境旧伤复发,回师宾州,令长子敬德代理州事。永徽元年,征谈州夷獠,病重不能去。长子敬德往征,诏准。二年六月,敬德征谈州夷獠,久不能胜。遂领二子敬办亲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道经明州,因伤复发病故,享年六十三岁。高宗皇帝赐封“忠义侯”。生子敬德、敬办、敬忠、敬文、敬武、敬壹、敬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