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出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高僧妙对下联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6-02

苏轼宋代的大文豪,出生于眉州,号东坡居士。父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才高八斗,母亲更是深明大义之人,所以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年仅20岁就高中进士,之后参加制科考试又被仁宗皇帝大加赞赏,得了一个“第三等”,还有了一个正八品的官职,他的为官生涯也是自此开始。

苏轼属于旧党一派,这注定他的为官生涯不会风平浪静一帆风顺。他在湖州做知府时,新党的代表人王安石被宋神宗罢相,他的手下没有了制约,开始严厉打击旧党。苏轼的名气大,又是旧党的中坚力量,新党锁定他,想要来一个杀鸡儆猴,给他安了一个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下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文字狱”。但是最后宋神宗并没有下令杀他,而是贬他去黄州,相当于流放。

苏轼在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在这个地方他的生活并不好过,但是他生性豁达,心胸宽阔,便寄情于山水,为后人就下了许多佳作,像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饮东坡复醉酒》、《赤壁赋》、《后赤壁赋》,每一首都脍炙人口。他把这里窘迫的生活过成了令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苏轼除了擅长诗词书画,还特别喜欢对联,一日他与众人游西湖,看见女佣不小心将盛茶水的锡壶掉入湖里,即兴赋一首联语“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饮完上联一时也想不出下联,便请教同行的文人雅士,但是大家思考很久也没能对出下联。后来也有无数人尝试对出下联,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人对出,此联成了无解的千古憾联。

对联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有很多讲究格式上要求字数相同,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所以要对出一副完美的对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苏轼在黄州结识了知己好友佛印。佛印字了云,是金山寺的云门高僧。他同苏轼一样自幼聪慧,学富五车。俩人志趣相投,相交甚欢,经常一起谈禅论道,吟诗品茶。

二人闲暇之余经常通过对对联的方式互相切磋。一天,苏轼去庙里寻佛印在寺庙门口看到有几个匠人正在用木头雕刻一只小狗,有感而发给佛印出了个上联“四口围犬终成器,口多犬少”。这是一个拆字联四个口变成“器”,一般人都要思考良久,佛印抬眼间,见旁边两人抬着木头走过,于是灵光一闪立刻便给出下联“二人抬木迈步來,人短木长”。对仗工整而巧妙,可见佛印的文学造诣也很高。

苏轼还是一枚吃货,喜欢研究美食,创作的诗词中关于饮食的多的达四百多首。他把自己比作“老饕”,我们现在吃的红烧肉做法就是他自创的又名“东坡肉”。还有很多名菜出自他手“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羹”。

后人评价苏轼“进可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这是他豁达一生的写照。在庙堂之上,他为民请愿,救百姓于危难,被贬谪之后,也自在洒脱,不怨天尤人。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依然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态度令后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