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食搜街 | 三明这家泉州小吃全天候爆桌,江湖人称“泉州国际”。

 乐康居 2020-06-02

和仁路53号的这家“泉州小吃”,

店铺位置并不算好。

相比临近的满园春和女人街,

和仁路人气稍显冷清,

但周边各色食肆却不见少,

餐饮竞争在这里尤其激烈。

但无论早晨、中午还是下午,

每一个时段路过它,里面都是人气满满。

店家不需要华丽的装修和夸张的宣传招揽生意,

每天靠老顾客力挺,就从早到晚忙得停不下来。

因为生意够好,顾客群够大,

被众多老顾客戏称为“泉州国际”。

它在周边一众食肆中像个异数,

以外地口味小吃取胜,

满满人气甚至常常会吸引路过的人也停下脚步,

——不试试好像会错过些什么。

看起来才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店,

光是早餐时间就要招呼好几百人。

小店老板陈增产是地道泉州人。

九十年代从泉州来到三明,

起先是在满园春夜市里卖泉州经典小吃面线糊。

“当时三明很少有人卖泉州小吃,

我每天就只招呼几十个客人,

一个高压锅的面线糊就足够对付了。”

虽然当时只是“一高压锅”的生意,

陈增产却经营得非常辛苦。

夜市生意每天需要“晚出早归”,

让他逐渐感到身体吃不太消。

于是陈增产就在生意之余四处打听店铺,

找到和仁路这个价钱适中的店面,

位置和人气虽不如从前在满园春好,

但是早餐、中餐、晚餐都能正常做生意,

小吃的花样也可以更丰富,

反而让他的客人越来越多。

作为千年文化古城,

一道道泉州小吃历经时间的考验与沉淀,

不仅做法简单方便,

而且往往能够兼顾味道与营养的平衡,

既可以把它们当点心,也可以作为正餐。

比如泉州最常见的早餐面线糊,面线细如发丝。

吃时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油条、

糖醋肉、卤大肠、猪肝等多种配料。

一道简单的小吃,

可以吃出多种层次的丰富口感。

早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

汤头营养,面线又极易消化,

对胃不好的人尤其滋润。

还有店里最受欢迎的牛肉块和牛肉羹,

起源据说与南宋名臣陆秀夫有关,

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

到了吃饭的时间,

让店家来一碗咸饭和几个小菜,

再配上一碗牛肉羹。

醇厚的牛肉和香郁的饭粒两种味道混合,

让人心旷神怡!

而这样的惬意,用不了多少钱便可解决,

小店自然就成为了附近工薪一族的最爱。

为了保证店里的小吃口味正宗,

开店十七年,

陈增产至今还是坚持许多原材料从泉州直接运来。

方便、平价和对好味道的坚持,

是店家聚拢人气的最大法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