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病例:临床工作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胆囊憩室?

 昵称33555554 2020-06-02
作者 / 李卫民  范晓芳
单位 /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病例回顾


患者女,61 岁,上腹部疼痛 5 天入院,因患者有胆囊结石病史 20 余年,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胆囊炎」。

超声见胆囊体积增大,大小 13.6cm×5.1cm,囊壁毛糙,胆囊底体部后壁局部不连续部分,见一大小 3.7cm×2.1cm 囊性结构与胆囊相通(图 1),胆囊内胆汁透声可,内见低回声沉积物和直径小于 0.5cm  的细小强回声团。

图 1 胆囊底体部后壁局部不连续部分,见一大小 3.7cm×2.1cm 的囊性结构与胆囊相通

另于胆囊颈部见一大小  2.7cm×1.7cm  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图  2 ),改变体位不移动。胆总管直径  0.5cm ,其内未见异常回声。

图 2 胆囊颈部见一大小  2.7cm×1.7cm  强回声团,后伴声影


超声提示: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崁顿,胆囊憩室。

上腹部  MRI平扫+MRCP 表现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颈部见椭圆形充盈缺损影,大小 3.8cm×2.0cm ,境界清,囊壁增厚毛糙,底部可见憩室样囊袋影与胆囊相通(图3)。

MRI  提示: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不除外;胆囊憩室形成。

图 3 胆囊底部可见憩室样囊袋影与胆囊相通

手术及病理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假性胆囊憩室。

病例讨论


胆囊憩室是一种罕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般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真性憩室具有胆囊壁的黏膜层、肌层及浆膜层三层结构,多为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很少见。

而假性憩室的特点是憩室壁无肌层或无完整的肌层,前壁型假性胆囊憩室多因长时间炎症刺激和外张力作用,而后壁型假性胆囊憩室多与胆囊结石对胆囊壁的反复摩擦和炎症刺激有关,导致胆囊壁渐渐变薄弱,局部胆囊平滑肌萎缩直至消失,仅以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该处憩室壁。

同时,因胆囊反复充盈和排空,压力的变化可使该处胆囊壁呈膨胀性扩张,可使憩室逐渐扩大。因此,假性胆囊憩室更易导致胆囊穿孔,其危害性明显高于真性胆囊憩室。

胆囊憩室通过超声、MRI 等影像学检查均可以明确诊断,但首选检查方法为超声检查,声像图共同特征是胆囊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形态较饱满,胆壁增厚、毛糙,胆囊底、体或近颈部可见向外膨出的囊性暗区。

在进行检查分析时,还应注意与急性胆囊炎所致的胆囊穿孔、包裹相鉴别,急性胆囊炎所致胆囊穿孔、包裹超声表现为胆囊囊壁毛糙、不光滑、增厚,可见双层或多层弱回声带,胆囊壁局部膨出或缺损,胆囊周围可见局限性积液暗区与胆囊腔相连通,胆囊腔内无回声暗区减少,充盈着稀疏或密集的、细小或粗大回声光斑,后方无声影。

同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较重。另外,前壁型胆囊憩室还应与相邻肝内的囊肿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沈静, 谢向东, 符赛琼. 胆囊憩室并结石嵌顿的超声诊断[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 16(11):131-132.
[2] 姚俊超,郭大伟,姜堃, 等.胆囊憩室6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8):668-669.
[3] Doganay S , Kocakoc E , Esen M , et al. TrueDiverticulum of the Gallbladder[J]. 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2010,29(1):121-123.
[4] 陈满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穿孔及包裹的超声诊断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2):310-311. 

学术主编 / 苏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