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 | 葛仙山探洞记

 笛子8vxrvb7uaz 2020-06-02
行脚成都,带你看成都


《葛仙山简介》导游图

东汉天师道产生在人口密集、农耕文化极其发达的川西平原,并发展出了一套兼具传教据点、宗教活动场所和行政区域特色的宗教地理体系——二十四治。在今天的宗教生态中,二十四治虽部分仍属道教圣地,个别的治地也得以恢复,重建了道观,但其知名度已远远不如五岳及洞天福地等宗教地理体系。然而,正因为其知名度不高,有的古治保留了“原生态”圣地的氛围。
 
地处彭州万年乡的葛仙山是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之一,原名葛璝山治。山上的洞穴和古迹很多。我1998年9月以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汉学系博士生的身份来到葛仙山考察,并在山上的道观里住了几天。山上的道观叫葛仙观,当时刚刚恢复,还在修建中,条件非常艰苦,但仙气十足。当家王至林道长是一位坤道(女道士),她和庙中其他道众不但热情接待我,还向我介绍了葛仙山的风景、历史和仙迹。
 

《葛仙山简介》封面

葛仙山历史上的道教庙宇林立,但大都毁于20世纪的各种活动中。当时只剩下葛仙观和茅庵两处仍由道人守护、住持。山脚下还有一座蒲仙观。如今,葛仙山的道友们已经不属于天师道(正一派)的法脉,而是全真道龙门派的出家道众。他们虔诚传承道教文化,按全真道的老规矩将修炼和劳动结合起来。尽管以往对葛仙山道教文物的破坏非常严重,但葛仙山的香火依然兴旺。
 

《葛仙山简介》后记


葛仙山原名白石山,相传为仙人葛永璝白日升天的地方。葛仙山除了庙宇以外还有多处奇峰怪石以及几段残存的寨墙。但葛仙山最大的特色无疑是它的众多山洞。在当地道长的陪同下,我参观了仙女洞、雷神洞、太子洞、黑风洞等。有一天,我单独探索了山上的其他仙迹。我当时独自爬进了幽静的朝天洞,除了蝙蝠之外还发现了清代题记,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
 

葛仙山南天门1998年9月

几天以后,我便下山,准备参访彭州境内的丹景山和阳平观,后两处属于早期天师道古阳平治的范围。我顺路参观蒲仙观,然后拜访了万年乡的文化站。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热情招待了我,并赠送一本《葛仙山简介》的小册子、葛仙山纪念章等资料。我当时背着大背包,准备坐中巴车到丹景山,文化站的老师坚持要帮我买这段路的车票,令我十分感动。《葛仙山简介》由彭县万年公社社志编写小组发行于1983年。有趣的是,1998年夏彭州遭受过洪水灾害,这个小册子上至今留下了洪水的痕迹。
 

葛仙山朝天洞1998年9月


据《葛仙山简介》记述,山上共有38个山洞。关于朝天洞,小册子写道:“此洞乳钟最美。洞内有‘嵌玉岩’、‘玲珑宫’、‘卧仙岩’、‘擎天柱’石刻字样,均系前人墨痕。相传葛仙在此洞修炼。”据此,探索葛仙山的圣迹时,我不知不觉找到了该山最有灵气的地方;朝天洞居然是仙人葛永璝隐修之处!怪不得历来有文人墨客来此参拜,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题记。
 
朝天洞中最卓越的题记是1886年所刻的洞名。在洞中,自然光非常弱,我当时用闪光灯拍照,等胶卷冲洗后才看清了题记的细节;最显目的便是刻在了洞壁正中央的“朝天洞”三个大字。据《葛仙山简介》,“前清按察使黄云鹄与新繁诗僧雪堂同游葛仙山,并探朝天洞,留云鹄手书‘朝天洞’遒劲笔迹,落款:‘光绪十二年黄云鹄题。’并在洞壁挥笔赋诗抒情,今多隐约不可辨。”
 

葛仙山葛仙观1998年9月

仙人葛永璝曾在朝天洞中隐修,清朝按察使黄云鹄(1819–1898)、龙藏寺住持雪堂禅师(1824–1900)参拜仙迹并留下了不朽的墨宝,直到我90年代末有幸偶遇朝天洞,得见先贤笔迹,这一切似乎告诉我们,最珍贵的时刻和感触是无法渴求的,而是努力前行中上苍所赐的恩惠。正如黄云鹄所撰《游葛仙山》一首诗中的意境;谨据《葛仙山简介》抄录如下:
 
登彼葛山   游戏人间
载途晴燠   登山雪寒
虽寒不寒   心安境安
朝天古洞   须臾往还
来朝再至   返旆人寰
 
本文图片均由欧福克先生提供。

- 关于我们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