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的省制原来是这样来的:元朝7个,明朝15个,今天34个

 浩然文史 2020-06-02

你知道今天中国的省起源于何时吗?你知道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由来吗?其实,省制经历了近1000年的演化,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行政区划制度。

一、省制的建立与演化

自元代以后,我国渐渐确立了以行省制度为主体的区划形式,并一直沿用至今天。其实,行省制度最早起源于魏晋时期的行台制度,原本是中央为了行政需求所设置的派出机构,凡是地方有事,行台临时代理中央执行任务,事情结束了就罢免行台。

南北朝时,东魏与北齐也曾设置过行台省,到了金代曾在汴梁设置过行尚书台省,以治理黄河等事务,但等事情处理完就罢免了。

到了金朝中后期,先后受到南宋、西夏与蒙古等多方的进攻,而在其所统辖的范围内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起义,为了提高地方的办事效率,所以设置的行省渐渐增多,例如在与蒙古边境设置临潢、抚州、北京三行省,南面为了防御南宋的进攻,在黄河南面也设置了南京行省。金朝末期所设置的行省虽然大都是临时的中央派出机构,在设置的初期多只管理民事,不管理军事,后期由于战事增多,慢慢地这些机构就兼有军事的职权,渐渐地变为常设,成了一个实际的政区。

蒙古灭亡金朝以后,也开始模仿金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如设置燕京行省、山东东路行省、山东西路行省等。后来蒙古又先后灭掉了大理与南宋,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始广设行省制度。到了忽必烈时期,将尚书省也逐渐并入了中书省,并称为“行中书省”。

最初的时候,行省不过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随着征伐时间加长,渐渐地行为了定制,它的职能也从军事职能向民事职能转化。慢慢的,元代统治者担心管理行省的宰相权位过高,只设置平章政事,以别于行省,这样行省就转化为所在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忽必烈画像

二、省制的确立与继承

1279年崖山之战后,南宋灭亡,元朝统治者开始在全国大设行省,前期全国仅仅只有7个行省,所管理的幅员范围很大,例如陕西行省,就包括了今天的四川、陕西与甘肃三省。

崖山之战

由于管辖的范围太大,各个行省辖地内的地区相距遥远,这促使元代统治者不得不调整行政区划。

到了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范围地调整行省建制,除了今天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归宣政院管理外,将全国从原来的7个行省调整为1个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

虽然对每个行省进行了拆分,但是管辖面积依然十分庞大,这1个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的范围,北到今贝加尔湖,南达海南与南海,东到日本海,西至新疆境内,范围之大,让人震惊。

元代行省的分布

例如江西行省跨越了今天的南岭,湖广行省统辖今天的湖南、湖北与广东等地,陕西行省则史无前例地跨越了秦岭,控制了一直由四川所管辖的汉中。因为元代的省区过于庞大,所以统治者后来不得不在各个省之间设置若干宣慰司,来降低政区的管理成本。

《倚天屠龙记》的历史背景是明灭元朝的战争

到了元代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增多,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元朝统治者效仿金朝统治者,又临时设置了诸多的行省,这些行省隶属中书省,如在大同、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彰德(今河南安阳)设置一批中书分省。之后又从河南江北行省分出了淮南江北行省,从江浙行省中分出了福建行省等,这些行省的设置使得元代末期的行政区划变得非常的复杂与混乱。

不久,明灭元朝,在朱元璋建国之初,为了更好地管理全国,不得不继续沿袭元代行中书省的模式,但由于这些行省跨越幅度太大,导致地方官员的权力过大,严重威胁了朝廷的统治。

朱元璋画像

为了巩固政区,朱元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削弱地方职权的措施。洪武九年(1376年),将元代的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主要管理一个地方的民事,除了军权有削弱外,其职权与元代的中书行省相近,同时将承宣布政使司从元代的1个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改为15个。

明代南京故宫

之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并在北京一带设置了直隶省,但南京继续兼有京师的职务,为了区分南京和北京,将南京称为“南直隶”。虽然承宣布政使司的名字改了,但在明朝的一些官方文件中依然把它叫作“省”,分布在全国的13个布政使司和2直隶,合称十五省。

影视剧中的燕王朱棣

之后清与民国时又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对全国各个行省进行细化,直到建国后,就慢慢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省制。

文史君说

任何政区的建立到最终的确立,都要经历一个特别复杂的演变过程,今天我们所见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包括地区、盟)、县(包括旗、市与区)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参考文献

周振鹤:《中国历史地理十六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周振鹤、李晓杰:《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