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上)韦力撰

 兰博2000 2020-06-02

朱熹在中国儒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被称为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巨人。张立文在《朱熹评传》中评价道:“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之一,他的思想被尊称为‘朱子学’。他的学说不仅使儒学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而且影响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曾一度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哲学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得到他们的推崇和信奉。朱子学超越国界而走向世界。”而高令印则在《朱子学研究丛书》序言中说:“朱子拨千年之乱而反正,把中国文化的主导权从佛道那里夺过来,使中国文化返本归位,重新树立起中国主体文化意识―儒家思想的正宗地位。”

朱熹撰《周易本义》十二卷,清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吴革本刻本

就理学而言,朱熹也被视为理学一派的集大成者,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道学家中,集周邵张程之大成,作理学一派之完成者为朱子。”因为朱熹在理学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故后世一律尊称其为“朱子”。而他在理学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宋史·道学传》中有着这样的叙述:“自周以来,任传道之责者,不过数人。而其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熹而始著。”此传从周代讲起,认为真正能够传承儒学者,不过数人而已,而能使儒学发扬光大的人,也就一两位。其中涉及的人物则从孔子讲起,而后说曾子和子思是传承人,到了孟子才将儒学发扬光大,自孟子之后,儒学渐渐衰微,到宋代之后,出现了周敦颐、二程、张载等大儒,使得儒学之观念再次大显。而朱熹的出现,则成为了集各家之长的总结性人物。

朱熹撰《中庸章句或问》一卷,元延祐元年麻沙万卷堂刻本,牌记

朱熹撰《中庸章句或问》一卷,元延祐元年麻沙万卷堂刻本,内页

对于这个总结,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予以了如下的描述:“朱子之形上学,系以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为骨干,而以康节所讲之数,横渠所说之气,及程氏弟兄所说形上形下及理气之分融合之。故朱子之学,可谓集其以前道学家之大成也。”

朱熹撰《易图》一卷,清康熙内府仿宋咸淳元年吴革本刻本

朱熹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偏好。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四中自称:“某十数岁时,读《孟子》言‘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要与圣人比肩的心态。而他的父亲朱松则由于长子和次子早逝,把传承学问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朱松本是理学大家罗从彦的弟子,但朱松并未在理学理论方面下太大的功夫,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儿子朱熹。绍兴十三年,朱熹14岁时,朱松病故,临终前把家中之事都托付会给了刘子羽,同时给儿子找了三位老师,分别是胡宪、刘勉之和刘子翚。三位老师虽然都信奉二程,但三人的道学重点有一定的差异,故而他们的教育使得早期的朱熹呈现出思想多重性,《朱子语类》卷一百四中称:“某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然而在那个阶段,朱熹对佛学最感兴趣。

朱熹撰《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明初内府刻本

绍兴十八年,朱熹赴临安赶考,随身所带之书竟然只是一部宗杲的《大慧语录》,此事记载于《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朱文公少年不乐读时文,因听一尊宿说禅,直指本心,遂悟昭昭灵灵一著。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举业,暨搜其箧,只《大慧语录》一帙尔。”而他在参加科考时,就是用禅学的观念来讲解《周易》《论语》和《孟子》,结果他竟然考中了,多年后朱子回忆时都觉得不好意思,《朱子语类》卷一百四中称:“是时文字不似而今细密,随人粗说,试官为某说动,遂得举。”后人考证实际的情况是,当时的主考官周执羔、初考官沈该、副考官汤思退等人恰好都喜好佛老,看来人的运气来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住。

考上进士后,朱熹被任命为同安主簿,在这个阶段,他的思想大变,而变化的原因是他正式拜李侗为师。李侗是罗从彦的弟子,罗从彦是杨时的弟子,而杨时又是二程的弟子,正因为这一个顺序,朱熹被称为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拜李侗为师时,已经24岁,当时李侗61岁,而由于这四位都是福建人,故朱熹又跟李侗、杨时、罗从彦并称为“闽学四贤”。

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宋咸淳元年建宁府建安书院刻本

那个时候,朱子依然沉湎于禅学,他见到李侗时,竟然向老师请教禅学的问题。《朱子语类》一百四中称:“后赴同安任,时年二十四五矣。始见李先生,与他说。李先生只说(禅)不是。某却倒疑李先生理会此未得,再三质问。李先生为人简重,却不甚会说。只教看圣贤言语。某遂将那禅来权倚阁起。意中道禅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回头看释氏之说,渐渐破绽、罅漏百出。”李侗听到了朱熹的问话,默不作声,而朱熹也很有意思,他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问下去,李侗依然不反驳,只让朱熹去读儒学著作。朱熹也只好按照老师的要求将这些书读来读去,某天他终于读出了味道,反过来再看他当年所读的佛书,觉得那些佛教观念漏洞百出。

朱熹撰《诗传大全》二十卷,明永乐十三年内府刻本

看来这位李侗的贡献“功不在禹下”,他竟然将一位如此迷恋佛学的人彻底转变过来。朱子也在多处提到这件事:“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只李先生极言其不是,后来考究,却是这边(指儒学)味长。才这边长得一寸,那边便缩了一寸,到今销铄无余矣。毕竟佛学无是处。”

钱穆认为,朱熹在李侗那里有三大收获:“所获于延平者有三大纲。一曰须于日用人生上融会,二曰须看古圣经义,又一曰理一分殊,所难不在理一处,乃在分殊处。朱子循此三番教言,自加寻究,而不自限于默坐澄心之一项工夫上,则诚可谓妙得师门之传矣。”(《朱子新学案》)李侗教给朱子学问要从生活中融会贯通,这是第一,第二条则让他学习古代的儒家经典,第三,则是理学的著名问题“理一分殊”。朱子就是遵循李侗的这些教导,而成为一代大师者。

古井

理一分殊乃是由程颐首先提出者,而程颐又是总结张载《西铭》中的观念,如此说来,李侗只是祖述前师,所以陈荣捷在《朱熹》一书中说:“谓经李侗而得于程颐,不为过也。”而陈先生的这句话之前则有“理一分殊为朱子哲学之基本概念”一句,此句道出了理一分殊到了朱熹这里,才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概念。

在具体的教法上,李侗还让朱熹去读周敦颐的著作。虽然朱熹在见到李侗之前已经读到过这些书,但真正让他懂得这些书的价值,还是到了李侗门下以后。朱熹曾给李侗写信,探讨太极的问题,李侗的回答不能让朱熹完全解惑,于是在乾道三年,朱熹前往长沙,特意去访张栻。他跟张栻主要探讨《中庸》的已发未发问题,两人争吵了三天仍然没有结果,后来朱子在太极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写出了《太极图说解》和《通书解》,而这两部书也引起了很大争论。

兴贤书院

针对这两部书,跟朱子争论最激烈者乃是陆九韶,他在淳熙十三年和十四年,分别给朱熹写了两封长信。此两信已不存,有些片段见于《周子全书》中,该书《附辨》中有陆九韶说过的这样的话:“今于上又加‘无极’二字,是头上安头,过为虚无好高之论也。”陆九韶的这句话,应当时针对“无极而太极”而发者,对此朱熹予以了回击:“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答陆子美第一书》)朱熹认为讲太极必须要说无极,如果没有太极,则无极就不能成为万化之根。

两人一番争吵,看来陆九韶处于下风,于是其弟弟陆九渊出马,替其兄继续跟朱子争辩,他们论辨的重点有三个:第一,太极图究竟是不是周敦颐所作;第二,无极的概念是否来自《老子》;第三,“极”字到底作何解。

脚下的历史

朱子对“极”字的理解是“极致”的意思,也可以将其解释为“终”“穷”“尽”“竟”,他在《朱子语类》中多次解释过“极”字的含义,比如“因其极至,故名太极”,“太极只是极至,更无去处了。至高至妙,至精至神,更没去处”。然而,陆九渊却把“极”字解释为“中”,他在给朱熹的第一封信中就说过这样的话:“《易·大传》曰,‘易有太极’,圣人有言,今乃言无,何也?作《大传》时不言无极。太极何尝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耶?⋯⋯后书又谓‘无极是无形,太极是有理。周先生恐学者错认太极别为一物,故著‘无极’二字以明之。⋯⋯自有《大传》至今几年?未闻有错认太极为一物者。⋯⋯何足上烦老先生,特地于‘太极’上加‘无极’二字以晓之乎?且‘极’字亦不可以形字释之,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

陆九渊引用《周易·系辞上》的名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既然古代圣贤说了,太极前有个“有”字,而这“无极而太极”就变成了“无”字,陆九渊反问朱子,这是为什么呢?更何况《易传》中只说太极,而没有提到无极,那也就等于说,太极也同样能够是万化之根。那既然如此,又何必在“太极”之上,加上“无极”二字?陆九渊又接着说,这“极”字本是“中”的意思,如果说“无极”,那就变成了“无中”,这样的话,“无中”作何解呢?

朱熹墓文保牌

显然,两人开始打文字官司,更多的是要找出对方的瑕漏,以此来攻击对方,因此陈荣捷在《朱熹》一书中称:“两人发挥太极无极思想甚少。大多以意气用事。此场辩论,无补于太极无极之理解也。”

关于太极图的来源,前文已经提及,在此仍需简述几句。宋史馆在纂修《国史》时,撰有《周敦颐传》,此文内当然要收《太极图说》,然而此文的第一句不是后世所见到的“无极而太极”,而是“自无极而为太极”,朱熹见到后,坚决不干,认为这歪曲了周敦颐的意思,经过一番争吵,对方仍不改正。

而后多年,朱熹对此也有专门的论述,他去世后,成为了宋代第一大儒,故后世所读到的《太极图说》,其首句则一律是“无极而太极”。

然而到了清代,这件事又起波澜,毛奇龄认为宋代《国史》中所载的“自无极而为太极”应该是周敦颐的原话,傅小凡先生在《朱子与闽学》一书中,也持这个观点:“笔者认为,究竟哪个版本是周敦颐的本文目前一时无从考证,但是宋代《国史》的记载,应该更准确。”而后傅先生解释了自己这个判断的缘由:“朱熹在争论中强调无极与太极的同一,反映出朱熹对周敦颐思想的发展。可以说,周敦颐的‘自无极而为太极’是宇宙本原论,而朱熹的‘无极而太极’则是比较纯粹的宇宙本体论。”

看来,傅先生认为朱熹是发展了周敦颐的思想,但这句话却并非周的本意,如此说来,“无极而太极”只是朱熹借周敦颐之口,而疏理了另外一种独特的宇宙观。为什么呢?傅小凡认为:“朱熹反对‘自无极而为太极’的说法,强调无极即太极,说明他意识到以无极为世界根源,无法解决‘无中生有’的逻辑困难,所以朱熹将‘太极’改造为宇宙的本体或者共性。”

文保牌后有亭子

如前所引,冯友兰认为,朱子的形上之学“系以周濂溪之《太极图说》为骨干”,由此可见,《太极图》对朱子的思想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太极图说》的首句―无极而太极也就成为了重点论辩的话题。关于何为“无极而太极”,朱子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最为简洁者似乎应是《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中“无极而太极,只是说无形而有理”一句,显然这句话能让弟子们听懂,朱子的弟子们也在一遍遍地向他请教这个问题,而朱子在不同场合也做着不同的解释。

比如《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中称:“无极而太极,不是说有个物事,光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当初皆无一物,只有此理而已。⋯⋯惟其理有许多,故物有许多。”从这句话可知,朱子认为天下还无一物时,道理已经存在,这应该就是以后所说的“理在气先”。比如朱熹在《答杨志仁》中称:“有此理后,方有此气。既有此气,然后此理有安顿处。大而天地,细而蝼蚁,其生皆是如此,⋯⋯要之理之一字,不可以有无论,未有天地之时,便已如此了也。”

看来朱子还是认为先有理,后有气,然而他又接着说,有了气之后,这个理才有附着的地方,朱熹也感觉到了“理在气先”是有条件的,追问到终极,这件事情变得也不成立。但对于理和气的定义,朱子又在《答黄道夫书》中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开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他在这里用形而上和形而下分别解释了理和气,但他同时又强调,人物还有其个性在。

字体特别的文保牌

至于两者的关系,朱熹用了这样一番话来解释:

太极理也,动静气也。气行则理亦行。二者常相依而未尝相离也。太极犹人,动静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与之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

在这里,朱熹把理解释成太极,把太极的动静解释为气,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则用人和马来形容,理就如同人,气就如同马,而人骑着马,就是理与气的关系。对于这个解释,到了明初,曹端在《辨戾》一文中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他认为朱熹没有说清楚这个人和马是活还是死,如果是死人和死马,这个理论就不能够成立,为此引起了学界的很大波澜。对于曹端的这个观念,陈荣捷在《朱熹》一书中说:“曹端忽视朱子理气浑然之旨,而徒以比喻为病,非精微之论也。”

那朱熹怎样解释“理在气先”这个概念呢,《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中有这样一段话: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这段话仍然在强调先有理而后有气,但弟子们不干,仍然在不停地追问他,因为在天地之前,万物皆无时,怎么来解决理气的问题。《语类》卷一记录了这个问答:“问:先有理抑先有气?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在这里的解释,朱熹的回答似乎变得没有那么坚决,他认为理离不开气。而卷一中还录有另一位弟子的问话:“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曰: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登阶朝圣

弟子问朱熹,是不是一定先有理后有气,朱熹在这里又说,理和气没有先后可言,如果一定要强调的话,那只能说是先有理。对于朱熹的这个解释,冯友兰称:“至于理与普通的气为有之先后,则须自两方面言之;盖依事实言,则有理即有气,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若就逻辑言,则‘须说先有是理’。盖理为超时空而不变者,气则为在时空而变化者。就此点言,必‘须说先有是理’。”看来,理和气的先后,究竟如何评价,要首先界定一个前提。

要想解释理与气在天地生成之初是否能够成立,就首先要解释天地是怎么形成的。而朱子的那个时代,他当然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天文学知识予以解读,他的解读也很有情趣,《语类》卷一称: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

朱熹的这段解释太口语化了,这就是朱子所认为的宇宙生成论,他这里面谈到了气有清浊之分。傅小凡认为,虽然这种观念出自《淮南子》,但朱熹却对此有所发展,他不再说“清气上升,浊气下沉”,而是说,清气在天上环绕于地,浊气则处在地的中央不再动。然而这个观念是朱熹早年的说法,到其晚年他又对自己的这个观念进行了修订,这是他在作《楚辞集注》时的新想法:

天之形圆如弹丸,朝夜运转,其南北两端后高前下,乃其枢轴不动之处。其运转者亦无形质,但如劲风之旋。当昼则自左旋而向右,向夕则自前降而归后,当夜则自右转面复左,将旦则自后升而趋前,旋转无穷,升降不息,是为天体,而实非有体也。地则气之渣滓,聚成形质者,便以其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坠耳。

不容错身

这时的朱子认为天像一个圆球,日夜在旋转,然而天却是无形的,地则不同,地是气里的渣滓,所以它处在天的中央,因为有气的旋转,所以地保持着不动。而天地形成之初,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语类》卷一中朱子与弟子的对话也充满了独特的想象:

天地始初,混沌未分时,想只有水火二者。水之滓脚便成地,今登高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时凝了,初间极软,后来方凝得硬。问:想得如潮水涌起沙相似。曰:然。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成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当然,朱子在理学方面还有着太多太多的伟大贡献,这篇小文章无法涵盖他那么多的独特思想,有兴趣的朋友只能去读关于他的专著了。这里用张立文在《朱熹评传》中的一句话来说明,朱子是何等伟大:“中国哲学史上朱熹具有‘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学术思想,他无疑是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

然而无论于后世而言朱子是何等的伟大,他生前的日子却过得很苦,因为收入有限,又加上弟子众多,虽然弟子们有交学费,但那些弟子们又大多在他家吃住,估计所收的学费远远不够这些开销,因此朱子曾经想靠出版来赚些生活费用。然而他身边的朋友们可能觉得他太伟大,不应当去做这么低下的工作,对此表示出不理解,于是朱子还专门写信向朋友们解释,他为什么要搞印刷,等等。

朱熹撰《程朱二先生周易下经传义》存卷八,元延祐元年翠岩精舍刻本

朱熹的名声越来越大,按照中国固有传统的弊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他在晚年受到了很多的诬告和打击。庆历元年,韩侂胄为了打击赵汝愚,想办法将赵贬出朝廷,朱熹有意上书替赵辩解,然而弟子们算了一卦,感觉到不对头,于是朱熹烧掉了奏稿,嗣后不久他就提出辞职,如此才免于一场灾祸。庆历二年,叶翥等人上疏,称朱熹所传的道学是伪学,刘德秀则直接说朱熹是“伪学之魁,以匹夫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请将《语录》之类尽行除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四记载:“故是科取士,稍涉义理者,悉皆黜落。《六经》《语》《孟》《中庸》《大学》之书为世大禁。”

而后反道学的浪潮愈演愈烈,监察御史胡纮在奏章中详细列出了朱熹的十大罪状,沈继祖甚至提出要将朱熹斩首,在这种危急时刻,朱熹仍旧坦然,《宋史》本传中称:“日与诸生讲学不休,或劝以谢遣生徒者,笑而不答。”庆历六年,朱熹病逝,而后有人提出奏议,禁止弟子们送葬,即此可知,朝中的有关势力对朱子一派的打击是何等的不遗余力。

然而,在朱子去世后的第九年,皇帝对他的态度有了一个大转变,他被赐谥为“文”,因此朱熹被后世尊称为“朱文公”。又过了18年,到了宝庆三年,理宗下诏:“朕每观朱熹《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注解,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刑,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他被封为了信国公,而后又改封为徽国公,皇帝还召见了朱熹的儿子进行安慰。

到了淳祐元年,理宗又下了一道诏书:“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力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浑融,使《中庸》《大学》《论》《孟》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其令学宫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

朱熹撰《楚辞集注》八卷,明刻本

此诏书第一次确定了朱熹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由皇帝确认朱熹成为了孔孟正统的传人,自此之后,朱子从祠孔庙。而到了咸淳五年,皇帝下诏将朱熹的故里婺源赐“阙里”之名,而阙里是孔子的故乡,这就等于说,皇帝已经把朱子抬高到了跟孔子同样的高度。

到了元延祐年间,皇帝下令,重新恢复科举考试,并且规定以朱熹所撰的《四书集注》为标准教科书,从此直到清末,朱子的这部著作一直是科考的出题范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下令开始科考,并颁布了12项条款,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讲到要以四书、五经为标准读本。

进入了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命令大学士李光地等人编纂《朱子全书》,玄烨亲自为该书作序,他在序言中高度地赞扬了朱子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至于朱夫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释《大学》则有次第,由致知而平天下,自明德而止于至善,无不开发后人,而教来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