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风吟楼 2020-06-02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I )

文综

本试卷16页。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面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 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 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六产业”的概念是农业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传统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立足于农业,倡导发展农业的不再只发展种养(第一产业),还要加工农产品(第二产业)、销售农产品或开展相关配套服务(第三产业),从而获得多环节增值价值。这样“1+2+3'=6,就产生了“第六产业”。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第六产业”的基础是

A.现代化的工业B.完善的服务业C. 发达的农业D.廉价的劳动力

2.与传统农业相比,“第六产业”

A.产品种类更多,生产效益更高B.生产投人更少,产品成本更低

C.销售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过程污染更少,产品质量更优

一个城市的节水状况和潜力,受城市水资源利用政策、产业结构及调整、人口数量及变化、节水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影响。图1中左图示意2005- 2015 年京津冀城市群各年份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右图示意该时段城市群中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单位:万立方米)。据此完成3~5题。

3. 图示时段,该城市群

A.节约用水量连年上升B.生活节水占比更多

C.工业节水总量更大D.生活节水不断下降

4.北京节水总量中工业节水占比小,这是因为

A.工业规模小,用水总量少B.人口数量多,服务业发达

C.工业节水设施不完善,节水少D.人口迁出多,人口数减少

5.根据部分城市的节水状况,判断石家庄

A. 高耗水工业最发达B.新增工业大多天无耗水

C.居民生活人均耗

水多D.生活节水政策需强化

河床指河谷中被水流淹没的部分。河床横向河床沿着与水流垂直方向发生的形状变化,如河湾的发展和没道的兴衰等。图2示意我国宁流中游某河段河床横断面的变化,该河平水住在25米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自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该段河床

A.逐步南移B.不断加深C.逐渐变宽D.不停抬升

7.若该横断面处为河湾,该段河流流向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 无法判定

8.若该河段所处地区地势平坦,可推知

A.该处地壳不断抬升B.河漫滩逐步扩大

C.流水侵蚀逐渐增强D.沉积物越来越细

波罗的海形成于末次冰期结束后,是世界上盐度最小的海域。波罗的海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呈三岔形。西部以厄勒海峡等数个狭窄的水道与北海相通。图3为波罗的海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波罗的海狭长弯曲,其决定因素是

A.冰川作用B.地势起伏C.河流侵蚀D.海浪侵蚀

10. 推测波罗的海海区盐度

A. 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表层高底层低  B. 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表层高底层低

C.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底层高表层低D.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底层高表层低

11.波罗的海的表层海水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极地高压②副极地低压 ③盛行西风 ④极地东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笔36-42题为必考题,每专主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老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020年无旦前后数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组库区出现“水煮黄河”景观,每天一般在7时30分到9时30分之间,漂满冰碴的库区水西上,远望去近水面上水汽蒸腾,像“煮饺子开了锅”,蔚为壮观,随着太阳高度逐渐更大,水汽就会散去。也在这一时期,三盛公水利枢纽打开总干渠水闸,开始向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乌梁素海位于河套平原最东端,地势低洼,早年曾是黄河的北支流故道。黄河北支流顺狼山流到这里,受乌拉山的阻挡转向西南,最终又汇入黄河南河道(现今的黄河河道)。目前的乌梁素海主要由河套灌区退水汇集而成。图6示意河套灌区水利工程及乌梁素海分布。

(1)简析“水煮黄河”景观形成的原因。(6分)

(2)说明选择此时段给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的主要原因。(4分)

(3)推测黄河北支流断流的原因。(6分)

(4)结合材料分析乌梁素海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6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位于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 855~2 967小时,平均气温16.7~19.89℃,无霜期长达205~219天。据历史文献记载,阿克苏苹果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千年以上,而从日本引进的红富士,在当地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经过农艺驯化,培育种植出堪称“世界苹果王国”王者的阿克苏“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冰糖心”红富士苹果在每年的霜冻期后采摘,果糖在果品内聚集优化,产生糖分自然凝聚现象,剖开果品,在果核周围其糖分聚集处犹如蜂蜜的结晶体般。图7为阿克苏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图示区域阿克苏南北两侧地貌的典型特征,并推测苹果种植业在该地的主要分布地形区。(6 分)

(2)说明北部山地对阿克苏苹果种植的有利影响。(6 分)

(3)分析红富士苹果在阿克苏地区生长成“冰糖心”苹果的自然原因。(6分)

(4)当地计划将“冰糖心”红富士苹果打入日本市场。请分析是否可行。(6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10 分)

代村地处山东省“南菜园”----兰陵县城郊,代村的兰陵生态农业公园占地1万多亩(注:1公顷=15亩),是山东省唯一被命名为国家农业公司的农业旅游庄园。园中华夏菜园、锦绣兰陵部分由大型智能温室和数百个冬暖式大棚构成,打造了“四季如春,常来常新”的现代农业景观;沂蒙山农耕博物馆、辉煌中国馆等呈现了“一园揽四季,一日跨千年”的传统及现代农耕文化奇观;园中还布局建设了百果采摘园、代村老街、水上乐园等数十处特色景点。游客可以在其中观赏、游玩、休憩,也可以参与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目前,吸引了数百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入园经营,创建了多个有机品牌,经常性的举办新农民培训班,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说明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在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中大多采用的是雨污合流(污水和雨水共用一个管网系统)或雨污混流(雨水可以进入污水管网,也可以进入雨水管网)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这种排水模式弊端日益显现,诸如每到下大雨时,污水井盖被顶起,大量污水外溢;城市内河湖等湿地水污染,影响城市地表水利用等。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新规划建设的城区和城市老旧片区的改造基本都开始采用雨污分流的模式规划建设排水系统,国家和很多城市也纷纷出台关于城市规划建设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的法规和条例。图8是某电视台2018年世界水日节目中关于雨污分流播出的画面。

答案及其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第六产业”是立足于农业建立的种养.加工.销售、服务生产体系,故发展“第六产业”的基础是发达的农业。

2.A[解析]“第六产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不能体现污染少、产品优;生产投入相对较多。成本可能上升;销售市场可能更广,但产品价格可能上升;因加工,销售、服.务环节增多,产品种类一定会增多,产品附加值提高,产生的效益更高。

3.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少数年份外,工业节约用水量大多多于节约用水量的一-半以上,所以该城市群在图示时段工业节水总量更大。

4. B [解析]北京在图示时段节水总量大,但工业节水占比小。北京是超大型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总量大,节水的空间相对较大;北京的工业规模较大,但高新技术产业较多,相对耗水较少,同时北京的节水设施完善,节水空间小;人口多,服务业发达,生活需水量大,节水空间大,所以生活节水占比大。

5. D [解析]由图可知,石家庄的节水总量几乎与工业节水总量相当,也就是说石家庄生活节水量相当小,需要政策引导,强化生活节水。

6. A [解析]该河段平水位在25米左右,高程25米以下的河流横断面为河床,从图中可判定,其变化自第一阶段到第二、三阶段,河床逐步向南移动。

7. D [解析]若该横断面处为河湾,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与流向无关,无法判定河流流向。

8. B [解析]若该河段所处地区地势平坦,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曲流不断发育,河漫滩逐步扩大。

9.B[解析]冰川作用使海岸线曲折复杂;河流侵蚀陆地,大部分在人海口处堆积;海浪侵蚀分布在海岸附近;而整个海域狭长弯曲.只有内力作用导致的地势起伏才能决定其形成。

10. D [解析]波罗的海相对封闭,西端通过狭窄海峡与北海相通,在海峡处盐度高的北海海水从下层流人波罗的海.盐度低的波罗的海海水从上层流人北海。从波罗的海整个海区看,东部河流汇人的比西部多;越向北纬度越高,蒸发越羽。所以,波罗的海海区盐度分布应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底层高表层低。

11. C [解析]海洋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波罗.的海自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南部海区应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北部海区受极地东风的影响,使海区形成逆时针环流。

36. (1)温度较低的库区水面,水汽燕发;此时气温为一天中最低;在静风环境下,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出现了“水煮黄河”景观。(每点2分,共6分)

(2)减轻黄河河套段防凌汛压力;农业用水量少,水量充足。(每点2分,共4分)

(3)狼山山地隆起;河道宽,水流缓.泥沙淤积;人们筑.坝拦水灌溉等。(每点2分,共6分)

(4)乌梁素海主要由河套灌区灌溉退水汇集而成,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突出;水生植物过量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用水得不到满足,盐分不断累积,湖水盐度升高;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净化拦污能力下降。(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水煮黄河”景观就是较冷的黄河水面燕发水汽,在近水面遇冷空气直接凝结形成,其形成原因从水冷.空气更冷.有阳光初照的条件进行分析。(2)三盛公水利枢纽通过灌渠给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结合时间和位置分析可知,能减轻黄河凌汛的压力同时农业活动少,水量相对充足。(3)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黄河北支流向北流至狼山,顺狼山向东流经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地势平坦,灌溉农业发达,故可推知黄河北支流断流的可能原因有狼.山山地隆起,地形抬升;人们筑坝拦水灌溉,水流减少;河道宽,水流级,泥沙淤积等。(4)乌梁素海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从其水源补给所处地区的气候环境分析即可。

37. (1)地貌特征:北部为高大山脉,有冰川分布:南部是广阔的平地(盆地),沙漠广布。(每点2分,共4分)分布区:苹果主要种植在山麓冲积扇上。(2 分)

(2)冬季阻挡寒冷气流侵入,便于苹果树越冬:夏季为向阳坡,增加光效,多睛热天气,利于苹果生长;山地冰雪融水给苹果树灌溉提供水源。(每点2分,共6分)

(3)多晴天,光照强。日照时间长,(苹果树)制造养分多;生长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积累的有机质多;霜冻期后采摘,苹果生长周期长,积累的糖分多(大量的糖分在果核部分堆积,形成“冰糖心”)。(每点2分,共6分)

(4)可行。“冰糖心”红富士草果比日本红富士甜度大,有独特的“冰糖心”;病虫害少,冰雪融水浇灌,生产地环境清洁.苹果无污染;知名度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点2分,共6分。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进行论证分析,合理即可给分)

不可行。日本红富士世界著名,品牌优势更明显;日本草果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高,苹果色泽、外观更优;距离遥远,运输成本高。(每点2分,共6分。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提出论据进行论证分析,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1)解题的关键在于阿克苏南北两侧“典型”的地貌特征。因北部天山山脉有冰川分布,冰川融水在山麓形成冲积扇,具有很好的土壤和水源条件,而其他地方山地和沙漠不适宜种植苹果树,可推知苹果树主要种植在山麓冲积扇上。(2)北部山地(天山)对苹果种植的有利影响,侧重于冬季阻挡寒冷气流,夏季处于向阳坡增加光照,优化光热,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3)红富士草果能生长成“冰糖心”,应从当地的光照、热量、昼夜温差和生长周期的角度进行分析。(4)“冰糖心”红富士草果打人红富士苹果原产地日本的可行性分析,应先确立正反观点,再围绕观点提出依据。

43.农业生产突出地方特色,常来常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景观化布局:旅游发展与相关产业经营相结合,综合性强;重视科技及传统教育;突出参与体验性特色。(每点2 分,任答5点得10分)

[解析]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要利用题中材料,结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和旅游业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44.用污分流可使雨水直接排入城市内河湖等湿地,便于雨水资源化;加快扩大城市污水收集效率,避免污水污染河湖、地下水;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治污成本和压力;极端降雨天气时,雨水直排河道.能减轻城市内涝;减轻城市污染,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每点2分,共10分)

[解析]根据材料,雨污合流及雨污混流产生的问题,结合图片给出的雨污分流的途径,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分析推知城市排水实行雨污分流的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