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我的最爱洋芋 2020-06-02

爱隔山海,山海已不可平,在传统的观念中,家庭和睦才能让每个家庭成员发展得更好,毕竟家和万事兴。家是根,父母是整个家庭的凝聚石。要是家中父母还在,那么亲人之间的关系,会相对比较密切一点。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那么,父母不在了,又会是怎么样的光景呢?相信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老人说:兄弟姐妹再多有什么用,父母“没”了,再好的手足之情都会渐行渐远。很多人并不在意这样的说法,认为这是空穴来风。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也许不会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在一些家庭中确实存在着。父母在世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逢年过节相互走动,父母不在了,那么往来也会变少了。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最近听起同事说起自己的故事,同事家一共有兄弟姐妹五个人,但是因为小时候大伯家生不出孩子,于是将自己的小妹送到了大伯,过继给了大伯。于是原本是五个孩子的家庭,变成了四个孩子,同事的大哥年纪比较大,于是早早出来社会上进行工作,帮助家庭分担压力,资助几个弟弟和妹妹上学。

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成人,在资助下,也读了大学,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大哥却因为出社会比较早,只能干点苦力活,所以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在同事的父母还在世的时候,逢年过节,兄弟姐妹几个都会回到老家,和父母一起团圆,就从小在大伯家长大的小妹也会赶来,一起团聚。后来父母因病离世,在一家人一起操办了丧事之后,便很少再继续往来。小妹更是失去了联系,因为父母不在,小妹跟没有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也没有感情。和养父养母关系比较好,也没有什么来往。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而大哥则一直呆在老家没有外出,同事和其他几个兄妹则生活在其他城市之中,没有了父母的家庭,就好像散了一样。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感慨。

网友A评论:“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父母亡,兄弟姐妹就成了亲戚。“

网友B评论:”我们姊妹六个,父母比较重男轻女,我哥哥小时候特别受宠,家里都是以他为重,父母在时我们还经常回家团聚,母亲离世后,渐渐的大家也就没什么往来了。”

网友C 评论:”我的父母走后,我跟哥哥姐姐们也生疏了很多,很少联系,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第一个原因:父母在,有人可以控制手足之情

在家庭中,有着不同的矛盾,如果家庭中子女众多,那么有了矛盾,父母会出面进行调解,因此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会希望兄弟姐妹好好的相处。

孩子要是发生了争执,父母会尽可能的让大家都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法,因为父母在,孩子也不会那么的事事计较,更容易有握手和好的机会,因此父母在,能够更好的控制手足之情。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第二个原因:父母不在了,各自生活会让彼此的距离更加的遥远

逐渐的长大,小时候的孩子不再是孩子,已经成为了大人,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为了自己的小家变得忙碌。父母在的时候,会感受到更温暖的亲情,父母会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女,因此会经常的组织家庭聚会,让大家相互见面。但是一旦父母离开了,那么大家为了自己的小家各自忙开,子女没有了可以围绕着转的的父母,没有父母拉近距离,渐渐的,也就失去了联系,和兄弟姐妹之间逐渐的疏远。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第三个原因:父母在,说明家庭中的”根“还在

父母是生育养育儿女的长辈,给予了儿女一个家,含辛茹苦将孩子们养育成人,宁愿让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意委屈孩子,因此有父母的家,是儿女出门在外的”根“。是心中的归宿之地,有了父母,孩子们会想着回来看望父母,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因此见面可以相互联络感情,相互交流最近的情况,而不会变得生疏,但是父母去世之后,父母是凝聚儿女的根,父母在兄弟姐妹都要回来看爸妈的,所以总会相聚,能见面就有交流。但是一旦父母去世,这样的联系机会就会变少了,因此才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为什么老人常说:父母“没”了,手足之情就渐行渐远了?

所以,趁着父母在世,多多的对他们进行陪伴和照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此生只剩归途才去悔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