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一状元钱福默默无闻,写了首通俗诗歌《明日歌》却家喻户晓,被传唱数百年

 qiangk4kzk8us4 2020-06-02

明代一状元默默无闻,写了首通俗诗歌却家喻户晓,被传唱数百年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至隋唐开创科举以来,至清光绪年间结束,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历经了一千余年。在这期间,无数读书人挑灯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走马观花,既有机会实现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更能光宗耀祖,福荫子孙。

也正是因为科举的意义重大,含金量高,在不徇私舞弊的情况下,想要考中一个两榜进士,若非穷经皓首、悬梁刺股,难以成功。考不中科举,不一定是无才学之辈,诸如杜甫、徐渭,都是科举失败的文人,但能够三甲及第的,定然有着过人的才学。

就拿明朝科举来说,各地乡试的录取率,也不过是在2.2%——6.0%之间,当然,这不过是考中了举人。在乡试之后,还有会试,录取率大概在5%,而会试之后,还有殿试,当然,殿试基本不会刷掉,只会排名次,更重要的是,科举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所以,能够通过重重考验,成为状元的,可谓人中之龙,并多半成了名臣,在史书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不过,明代弘治三年的状元,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他的名字叫做钱福,如果这个名字放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或许就是管家、车夫之类的配角。

可是弘治三年殿试时,他可出尽了风头,“廷对策三千余言,词理精当,不用草稿”,令皇帝和大臣赞叹不已。成为状元之后,他任职翰林院修撰,这里可谓是全国文学精英集聚地,但是没有一个人,诗文能够比过他。

不过钱福此人爱饮酒,酒醉之后,恃才傲物,往往言语伤人,因此他经常受到同僚的排挤和中伤,三年之后,他告病请辞,不再出仕。这个经历,和诗仙李白非常相似,也是做了三年翰林,因醉酒狂傲,三年便被赐金还山。

不同的是,李白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钱福并无多少传世诗文,然而他所写的一首《明日歌》,却是家喻户晓,被传唱数百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诗自古便是可吟诵歌唱的,不过自宋之后,诗歌渐渐脱离了乐曲的形式,而钱福这首诗却朗朗上口,是一首通俗且可诵唱的诗歌。此诗平白如话,意思就是:

明天又明天,明天是很多的。可什么事都等明天,所有的事都被耽误了,最后一事无成,空费光阴。世人都被“明天”所耽误了, 因为明天是无穷的,但人的年岁是有尽的,在空待明天的过程中,人渐渐的老了。

只有把握好每一天,晨起昼息,随着流水落日,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的一生,能够几个明天呢?请您好好听听我的明日歌,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

意思明白直接,言语自然流畅,但诗中所要表达的道理,却是古今皆存的陋习。许多人都有惰性,习惯将事情拖延,认为“明日”完成也是一样,待到明日,又将事情拖延至“明日”,最后事情越积越多,分身无术,于是蹉跎岁月,白首方悔已经迟了。

所以,这首诗,是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要克服心中的惰性,形成良好的习惯。人们总是迷信命运,殊不知,自己的命运,全然是因为个人的习惯和性格造成的。

能够把握当下、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日积累月,总能在一方面做出成就,而那些习惯将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无穷“明日”的人,大误终身,却徒然嗟叹命运不公。

世间的道理,总是十分简单的,只是我们很难去执行和坚持,但只要掌握了这些道理,也便把握住了自己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