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汪曾祺《钓鱼的医生》

 紫藤花开yh 2020-06-02

      读完汪曾祺的《钓鱼的医生》,我仿佛看到了汪先生之面色祥和,平心静气,在娓娓而谈着,而他笔下那位钓鱼的医生王淡人先生,则让我又喜欢,又感动。

      我喜欢他的名字“人淡如菊”,一如其名;我喜欢他庭院里的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我喜欢他那特别的钓鱼吃鱼方式,一个白泥小灰炉子,一口小锅,佐料齐全的提盒,还有一瓶酒,他钓鱼的方法很特别,吃鱼就更特别,钓上鱼来,刮鳞洗净,“就手就放到锅里”,这种鱼叫做“起水鲜”;我喜欢他平淡地钓鱼,平淡地种花,平淡地看病。

      我尊重他做过的两件傻事,拿命换匾,拿己物换他人命,尤其面对所做的一切,他只是一笑而过;我尊重他的生活态度,淡泊名利,本分做人,特别是在那个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能有这份淡泊和从容,就更显珍贵;我尊重他怀揣善良,心有他人,不求利益,不求闻达,心存恬静和祥和。

      一.关于小说题目。

      小说题目是《钓鱼的医生》,而说起“钓鱼”,我眼前立刻浮现了那些古代隐士,偷得浮生半日闲,坐于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新鲜清洌的空气,看着绿波荡漾的水面,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于是就放下了心中包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远离了尔虞我诈,忘却了权利争斗和金钱交易。

      二.关于“钓鱼”场景。

      这篇小说开篇一言十分突兀,紧扣了题目。

      随后作者花费了许多笔墨来写王淡人之“钓鱼”场景,这也紧紧回扣了题目,且通过王淡人之“钓鱼”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闲适恬然,从而为后面写其医德高尚作了必要铺垫。

      另外,这段“钓鱼”场景的描述,运用了白描手法,栩栩如生地描写了王淡人先生之闲适恬然、自得其乐、洒脱不拘的性格;文笔自然朴实,不事雕琢,准确生动,简练传神。

      病人来了,王淡人先生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起身回家,于是“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这是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以景写情,富于深意,展示了这里氛围之宁静祥和,从而映衬了王淡人追求恬淡闲适生活的性格特点。

      三.关于王淡人先生的姓名。

      王淡人先生那极具文化味的姓名,让人联系到了“阴历九月”,联想到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联想到了“菊”,联想到了东晋大隐士陶渊明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以古人之“人淡如菊”,映衬了其高雅淡泊的人格性情。

      四.关于王淡人先生家的匾。

      ①.介绍了亲友或病家送给王淡人的祖父和父亲的,交代相关背景,说明王淡人家世代行医,暗示他医术高超。

      ②.特别点明送给王淡人的那块匾的内容,突出他“急公好义”的性格特点;并为下文叙述这块匾的由来埋下伏笔。

      这两类匾从内容到外形,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外形上一个是“金字都已经发暗”,一个是“匾很新,漆地乌亮,匾字发光”;内容上一个是赞颂他祖上医术高超,一个是赞颂王淡人“急公好义”。

      五.关于王淡人先生的小院环境。

      王淡人先生的小院环境布置,十分诗情画意,且颇具文化情调。

      你看,在这个小院子里,种着鸡冠、秋葵、凤仙一类既不花钱,又不费事的草花,很平民很平民的。

      尤其“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先生特意从外地找了种子,专门种来和扁豆配对的,因为王淡人的医室里挂着郑板桥的一副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这就让人联想到了郑板桥当年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时,居住在大悲庵里,春吃瓢儿菜,秋吃扁豆,人见着,秋风渐凉之时,他在他的厢房门板上,手书浅刻了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王淡人先生之所以很喜欢这副对子,就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淡泊风雅,同时,他觉得“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

      另外,王淡人花费心思去找了瓢菜的菜种来种,也可见其天真的性情。

      同时,这个小院的布置,实在显示了汪曾祺先生淡泊宁静的审美趣味,也显示了他的平民化情调,他是借王淡人在抒发个人情怀啊。

      六.关于王淡人先生的医室和医术

      ①.首先介绍了王淡人先生医室内的各种药品和物品,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②.特别介绍了外科多用“散”(药面子),这是因为“神仙难识丸散”,让那些即使有经验的医生和药铺店伙也难以鉴定不出散的真假成色,不至让药方外泄,作者在此含蓄地批评了医家心存疑忌的恶浊心态。

      ③.在每家药铺都挂着一块“修合存心”的小匾,王淡人先生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他深知外科散药里有许多贵重药,哪家药铺也不会用足,于是,他只好他自己炮制,这里以此反衬了王淡人童叟无欺的良好医德,然而他只好让老婆孩子一起上,都做助手了。

      ④.另外,找他看病的多是乡下人,即使看内科,他们也不愿上药铺抓药,希望先生开了方子,再给配一副;这是因为他们怕被药铺欺骗,这就暗示了医家之奸诈,从而反衬了王淡人先生厚重无欺的品格。

      ⑤.当地风俗,大家觉得外科医生有点“江湖”气,不如内科清高;于是王淡人看外科比较多,随后描述了他看外科的景象,只是看些小病症,得等“三节算账”,而且收钱是“各凭良心”,有人为了省钱,故作高雅,送一些华而不实的礼物;乡下来人看病,却是或二十个鸡蛋、或一升芝麻、或一只鸡、或半布袋鹌鹑,或遇有困难的,王淡人不但诊费免收,连药钱也白送;这里就把王淡人先生置于金钱面前,一试轻重,赞颂了他的淡泊和善良。

      然而,王淡人家只好受穷了,虽吃饭不致断顿,穿衣可就很紧了;这里以“吃扁豆”、“瓢菜”、“小鱼”照应了王淡人先生的“钓鱼”场景和小院环境。

      于是,有人就说“王淡人很傻”,由此,承上启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引出下文——“王淡人办的两件傻事”。

      七.王淡人先生办的两件傻事

      ①.王淡人先生办的第一件傻事

      首先描述了水灾险情,随后描述了灾情和病情,于是王淡人先生出面了,他冒死为人治病,特别介绍了他的孤村救人,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侧面映衬了王淡人先生之“急公好义”;于是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这里上承了第四部分;最后,作者直抒胸臆道“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②.王淡人先生办的第二件傻事

      首先介绍了汪炳之落魄,然而破船偏遇顶头风,汪炳又患了“搭背”;于是,王淡人把江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甚至“把王谈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

      为什么如此厚遇他,因为“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正所谓“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里表现了王淡人先生的高贵不俗和不忘旧情。

      于是,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后,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这里就再次以“有人”之问反衬了王淡人的纯真不俗。

      王淡人为汪炳治病,打上了好多钱,当然也换来了汪炳的真心感激,他“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这里就以汪炳的真心感激衬托了王淡人的助人为乐、质朴为怀。

      随后,作者介绍了“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她虽然“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然而也“忍不住要问问淡人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谈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

      这里就以老婆之“贤惠”正衬了王淡人之高贵,于是我想起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句话:“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均使用了正衬的艺术手法啊。

      文章最后,作者出面直抒胸臆——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这里的王淡人就是“这样”,“这样”是指: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

      然而,我们不禁想到,王淡人傻么,他不傻,他是厚道,是淳朴,是高贵,是无私;而“每天钓鱼”者,一者写了他的淡泊,同时也暗示了他很穷;而“一庭春雨,满架秋风”,既照应了文章第五部分,也以景写情,映衬了王淡人先生的淡泊高尚的品格。

      最后,作者再次直抒胸臆,替自己,替病人,也替读者,喊出了心中之言:“你好,王淡人先生!”……

      总之,读完这篇小说,我不禁为王淡人先生久久感动着,作为一个医生,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善良淳朴,乐于助人,急公好义,洒脱淡泊,甘于清贫,情趣高雅;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另外,在主旨方面,小说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核,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通过刻画王淡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赞美与呼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