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勿忘临床之源:从医35年临床科研工作的感悟

 茂林之家 2020-06-02

作者:孔垂泽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引用本刊

孔垂泽. 勿忘临床之源:从医35年临床科研工作的感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0,41(4):241-242. DOI:10.3760/cma.j.cn112330-20200402-00002.

摘要

临床科研是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有组织的科学行为,解答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从医35年,做临床科研有些感悟,要做好临床科研工作,首先,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重视临床资料的收集;第二,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应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反复思考,确定新的问题,再查找文献,以确定临床科研课题;第三,要主题鲜明,持续深入挖掘。当拥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后,建议开展由临床实践到临床基础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科研体系,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临床研究可能是你成才的切入点和持久的推动力。

*

*



临床科研工作既包括以实验室为手段的微观研究,也包括以整体人群为对象的宏观研究,而通常意义上的临床科研工作指的是后者。

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临床科研的认识往往有失偏颇:一部分医生只重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以发表“SCI”论文为目的,对临床工作指导意义有限,而临床医生长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则会影响临床能力的提升;另一部分医生只注重临床工作,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科学研究,难以推动医学发展。这两方面的认识都不可取,真正的医学工作者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临床是基础,科研则是加速器、助推剂,临床科研并非脱离临床实际的纯粹基础研究,而是从临床实际出发,通过有组织的科学行为,解答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那么该如何做好临床科研工作呢?回顾本人在35年临床工作逐步成长的过程,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一个好的临床科研项目,必然来自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是为了解决临床医生的困惑和疑问,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例如在病历书写前需要全面问诊查体,而患者的特殊病情会给我们提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诊断问题;又如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合的原因、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术中手术器械不顺手需要改进的设计思路等,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去找出解决方法,其实这就为临床科研题目的确立提供了研究基础和依据。

除自己面临的问题,来自上级医生和同事的意见也很重要。例如上级医生查房时会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这些都是上级医生的多年经验,要善于听取,仔细琢磨,找出临床科研的关键点。20世纪80年代末期,科主任张铭铮老师查房时提出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比例较高,而且多数再发在病侧管口周围。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我听后却很受启发,于是查找收治的既往病例并进行随访,探讨改进治疗方法,最后将研究结果撰写成论文于1993年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举办的“中青年泌尿外科医师论坛”上进行交流,并获优秀论文奖。上述研究结果也促成了我的第1篇学术论文,于1994年发表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实际上科主任查房,各组医生都在听,但是有些医生没有真正听进去,没有认识到科主任查房时提出的临床感悟,而这些感悟恰恰是当时需要迫切解决的临床课题。2001年8月在科室的一次科研讨论会上,张铭铮老师回顾我刚刚进入临床工作初期时的情况,说我有两个本,一个是记事本,记录着每天遇到的问题,如:老师每天手术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不相符问题,教授查房提出的问题;另一个是特殊病例的收集本,收集整理有科研价值的病例,并进行随访。正是由于当时的努力,培养了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取得今天的科研成果,同时临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泌尿外科主任。这些习惯我一直坚持着,也不断教授给我的学生们,在科室里也安排专人专病的数据库建设。虽然现在大多数单位都能够很方便地从医院的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我还是建议年轻医生自己动手,对自己感兴趣的病例长期整理、长期随访,因为通过自己的整理过程会对疾病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会发现以前忽略的问题,产生灵感和想法,提出新的临床科研课题。

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医学知识浩瀚如海,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职业生涯中的主动学习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和有目的性的学习,是围绕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的探索,通过阅读书籍、查阅文献,了解和掌握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进展,同时还要谦虚地向同行、上级医生请教,对专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思想的碰撞才能迸发灵感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学习请教讨论内容认真做笔记,这些可能就是你将来临床科研的创新点。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进行反复思考,确定新的问题,再查找文献学习,如此反复确定临床科研课题。

特别建议年轻医生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拿出一定的时间静下心来对全天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不要计较你做了多少手术、看了多少患者,重要的是你给同行和老师提出了多少问题,你能回答患者多少问题,哪些方面还有缺陷,哪些方面还可以改进等。当这种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持之以恒,量变就会引发质变,无论是临床能力,还是科研素养都会明显地得到提高。

三、主题鲜明,持续深入挖掘

临床科研空间巨大,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一个鲜明主题,向纵伸研究,才能取得科研成果。1993年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主办的全国中青年泌尿外科学术会议上与顾方六教授的交谈中,顾教授教导我们要明确一个研究方向,从临床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研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持之以恒,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顾教授的一席话使我受益匪浅,从此以后重点研究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2000年以前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关于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相关论文20余篇。在那个SCI还不盛行的年代,在中华系列杂志发表的系列论文,帮助我及时地在全国学术平台上将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泌尿外科同道。这段临床研究工作对我的成长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我于1998年在上海获“吴阶平泌尿外科医学奖”,1999年当选为《中华外科杂志》编委,2000年当选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再发膀胱癌防治方法的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总之,临床科研既非空中楼阁,也非高不可攀。一个立志进取的青年泌尿外科医生只要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和思考,都能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临床科研也不是额外负担,不但不会影响临床工作,相反能够反哺临床,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于刚刚踏入临床工作,想从事基础研究又缺乏基础和经费的年轻医生而言,临床研究可能是你成才的有效切入点和持久推动力。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