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鲁迅笔名印谱》(书话)

 淮上风 2020-06-02

       鲁迅使用的笔名如同他的杂文一般,也颇具幽默、讽刺之意味。比如当时有人中伤他是“堕落的文人”,鲁迅遂以笔名“洛文”予以回击。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有的笔名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家长里短的小插曲呢:有一年鲁迅与他胞弟周作人分家,周作人劫掠了不少财物,尤其是砖文拓片,留给鲁迅的都是些残余拓片,鲁迅于1924年9月21日用笔名“宴之敖者”整理编辑完这些拓片,取名曰《俟堂砖文杂集》。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鲁迅在该书的《题记》里,委婉地写道:““聊集爨余,以为永念哉。”  “敖”字在《说文解字》里被训诂为“出游也,从出,从放。”那么是谁把鲁迅从家里“出游”出来了呢?据许广平说:“宴,从家(宝盖头),从日,从女。”即日本女人也。周作人的老婆恰好是日本女人,言外之意是周作人听信老婆谗言,把鲁迅从家里“出游”了出去,意思分家——分开过日子了。周作人在分财物时,私下劫掠了不少“公家”东西。因为此前,鲁迅跟周作人是合在一起住的。
       据统计,在笔名“宴之敖者”之前,鲁迅曾用笔名“敖者”发表《奇怪的日历》;用笔名“宴敖”发表《“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又用笔名“敖”发表了杂文《论讽刺》,足见鲁迅对带有“敖”字的笔名是多么的在意啊!鲁迅在日本时,跟章太炎学习过“文字学”。见下图《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其实,“出放”这个字不是“敖”字的最早意思,因为许慎没见到甲骨文和金文,所以《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不准确的,我们可以通过甲骨文、金文来看“敖”字地隶变:

(截图自网络。)

       这个“敖”字的本义是什么呢?目前还无人能释读出来。但是它早期不从“出”、从“放”,讹变为从“出”、从“放”已是战国晚期到秦了。
       李允经整理鲁迅笔名;郁重今篆刻;杭州书画社供稿;鲁迅胞弟周建人题写书名的《鲁迅笔名印谱》,于1976年10月鲁迅逝世四十周年之际,由荣宝斋出版发行。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该书大32开,156页,共搜集到鲁迅笔名156个。每页治印一枚,且注释该笔名的出处。如“鲁迅: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狂人日记》署名鲁迅”;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罗怃:见《论‘赴难’和‘逃难’》,1933年2月11日发表《涛声》周刊。”……

(《鲁迅笔名印谱》书影)

       笔名篆刻分白(阴刻)布朱(阳刻),多篆字,刀工娴熟;注释部分基本是行书白文,章法活泼,整体看去规矩中有变化,不呆板。
       该书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更具有珍贵的文史资料参考价值。此书出版于“文革”末期,实属不易!尤其是对每个笔名的出处和来历都加以详尽考证,使后人能从这些笔名当中,看出鲁迅先生所走过的战斗历程,让人对书的编辑、出版者们钦佩不已!
下面附几页书影供读者诸君欣赏:



古书旧刊(淮上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