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应天书院苦读成才的启示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6-02


范文正公像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989年10月1日)生于北道重镇成德军(即真定府)节度掌书记官舍。字希文,谥号“文正”,别称范履霜、范文正、朱说,汉族,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祖籍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吴中区)。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名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公元1052年6月20日),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在移守颖州的途中病逝于徐州。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南麓,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魏国公。

 范仲淹“智谋过人远甚”,“文武兼备”,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也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又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教育事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他不凡而短促的人生,谱写了“先优后乐”的时代乐章。

范仲淹应天书院苦读成才的启示

范仲淹是我国五千年文明长河中优秀的历史人物之一,他集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文治武功、杰出思想千百年来启迪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年幼丧父,迫于生活无着,母亲带着他改嫁给时任平江府(今苏州市)推官的山东淄州长山(今山东省邹平县)人朱文翰。从此,范仲淹改姓朱,取名朱说。

范仲淹从小就立志不做良相、就做良医。他认为:做宰相可以造福天下,普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做良医虽不能造福天下,可以给老百姓治病,帮助病人解除痛苦。这就使他形成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根基。

基于此,范仲淹从小就对学习有一个偏好,只要有时间就刻苦学习知识。少年时期,听说长白山醴泉寺有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便萌发了进山拜师求学的愿望。在如愿以后,便在醴泉寺僧舍,昼夜刻苦攻读,疲倦了就用冷水洗洗脸继续学习。当时家境也不是太好,能供给他的粮食很少,他常常每天只煮一小锅米粥,等冷却凝结后划成四块,加些野菜盐末,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划粥断齑”典故的来历。

后来,范仲淹知道自己原本姓范以后,彻夜难眠,决心去应天府书院求学,等功成名就、自立门户后,再把母亲接回奉养。

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了应天府(今商丘),进了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又名南都学舍,是曹诚出资在宋初著名教育家戚同文故居旁兴建的,规模宏大,藏书数千卷,皇帝亲赐“应天府书院”匾额,名满天下,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从此范仲淹开始了五年的苦读生涯。

应天府书院苦学成才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来到应天府书院以后,如鱼得水,心情十分畅快,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他都是昼夜苦读,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从不懈怠。

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读书时,依当时的环境,要想出人头地,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考中进士,入仕为官。他是一个外地的学生,又没有家庭的支持,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有时他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这种生活状况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但范仲淹并不在意。他一心扑在学习上,以颜回自励,“飘思颜于心还乐”;他效法颜真卿“饘粥不继”的精神。他发愤刻苦,“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者,公自刻益苦”。他有一位要好的同学是应天府留守的儿子,回家时把范仲淹的情况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很受感动,便关照差人给儿子送饭时也给范仲淹捎上一份。当同学把捎来的饭给范仲淹送去时,范仲淹虽然十分感激,但他却再三婉言谢绝,怎么也不肯吃。他对那位同学说:“我吃粥吃惯了,过去在醴泉寺3年,我就是这样度过的,如今一旦吃上好饭,粥就吃不下了,那怎么能行呢?请向伯父转达我的谢意。”在南都5年,他坚持过着清贫刻苦的生活。“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苦读,成为范仲淹青春记忆的主旋律。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真宗到应天府朝拜圣祖殿。皇帝到达府城的消息轰动了应天府,大街小巷挤满了成千上万的人群,府学的学生们也纷纷涌到街头观看,谁都想看看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唯独范仲淹没有去,仍一个人留在学校里读书。同学们回来后问他为什么不去看皇帝,他非常认真地说:“皇帝是要见的,但等以后也不迟,眼下我首先要完成当天的功课。”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始终难改他苦学的精神和意志。

刻苦勤奋地学习,使范仲淹“大通六经之旨”,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春,他27岁时以“朱说”之名、以中乙科第97名,考中了蔡齐(988-1039)榜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开启了他辉煌的仕途生涯。

范仲淹苦学成才的启示

范仲淹刻苦求学的人生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坚强意志,也养成了他一生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他的同科进士滕子京在修复岳阳楼请他撰写一篇文章,范仲淹把一生的志向和做人准则用《岳阳楼记》短短四百多字的文章展现给世人,且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我们现代的社会,科技高速发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范仲淹的苦学成才还是当今世界所要推崇和敬仰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以下启示。

一、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上甜

自古以来,世上流传着一句名言:苦尽甜来。是的,没有苦,就没有甜。苦与甜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缺一不可。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经受苦中苦,才能得到甜上甜。

在学校里,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诉苦喊冤:学习太苦了!但他们是否尝到了苦后之乐呢?

范仲淹经历了人生的艰苦磨炼,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成为了人中豪杰,成为佼佼者。如果没有他立志苦读,甚至五年衣不解带,一天只吃两顿稀粥,一直地读书苦学,才历练了他入仕从政以后,不管到何处都能考虑到劳苦大众的利益,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利益。不管是筑堰捍海、执教兴学、苏州治水、上《百官图》,还是权知开封、西征戍边、庆历新政、捐义田建义庄,更多的是每到一处做官,都能处处为老百姓谋利益,赈济灾民、兴办学校等等。尽管他三次遭奸官诬陷受贬,也从不计较。不管身在何处,只要能为老百姓服务,就从不后悔、从无怨言。他的高风亮节、廉洁勤政的品德受到了朝廷内外一致的认同和赞扬。

事实证明,苦与甜是一种辨证关系:没有苦,就无所谓甜,无所谓乐;没有甜和乐,也就无所谓苦。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只要我们有了艰苦的付出,才能享受到成功后的幸福和快乐。

二、只要努力做,世上无难事

翻开中外历史名人录,有成就的人全都经历过艰难和困苦的磨炼,他们都是向困难挑战的胜利者。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敢于克服苦难、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尝到幸福的甜头,站立历史的潮头。

范仲淹的成功更是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青少年时期的艰苦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划粥断齑、婉言拒食、衣不解带、昼夜苦读等等,受过如此磨难的历史上也屈指可数。只有经历过千辛万苦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的甜蜜和快乐。

我们现今的社会跟当年范仲淹所处时代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你要想成就自己的学业、事业,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往往是不行的。通过艰苦的努力付出,使你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夯实了成功的根基,距离成功的彼岸也越来越近,越接近成功。所以,你收获了成功,是大势必然。

世界上通过艰苦不懈的奋斗取得成功的事例很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事肯下功夫,坚持不懈,你做到了,成功就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三、选准目标,就要为之拼搏、奋斗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勤奋、执着、拼搏、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成功者的队伍里,很多人并不见得很聪明,他们居然收获了成功。在失败者的队伍里,很多人并不愚蠢,而他们没有跃上成功的高台。其实,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聪明的脑袋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心灵和意志,那就是勤奋、执着、拼搏、努力。一个人的贫穷很大程度是心灵的贫穷,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意志的成功。

范仲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他通过自己不懈的拼搏、执着的追求而获得的。幼小丧父,母亲靠给人干活获得一点点收入才养活了母女俩。尽管后来在朱家,不至于生活无着,但范仲淹一直的生活节俭,就是他当了官,也一直要求家人节俭生活,没有客人一般不吃肉。但对于老百姓的疾苦他却处处挂在心上。

我们要成就梦想,就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列宁说过:“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那么,要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有一种坚强的信念、持久的激情和耐心。多干实干,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不能怕经历挫折,只要有了这种不屈不挠的拼搏奋斗精神,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只有那些勇往直前、敢闯敢试、把困难险恶甩在一边的人,才能走好自己的路,才能收获成功,才能成就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目标。

总之,范仲淹一生受人崇拜和尊敬,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与他一生节俭生活、勤政廉洁、心系百姓、专注朝政分不开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作者: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虞城县范仲淹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范存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