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简介【头条@西安峰】

 西安峰珠玉 2020-06-02

朝阳市双塔区慕容古街

朝阳市德辅博物馆位于朝阳市双塔区慕容古街,2009年5月20日由王冬力先生自筹资金建馆,经辽宁省文化厅《辽文物发[2009]17号》文件批准成立,是朝阳市首家民办北方史前文化专题博物馆。

朝阳市德辅博物馆

“德辅”一词源于《楚辞》(屈原)《离骚》之“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意为:皇天没有私心,唯有德者而辅之,故取“德辅”为名。博物馆于2009年9月1日正式开馆,吾馆的宗旨为:弘扬家乡的红山文化,保护红山文化的民间遗存。被命名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朝阳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辽宁省2015-2017年度文明单位、中国石器网科普基地、朝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吉林师范大学东北文化研究中心红山文化实践基地、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渤海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导游实训基地。在2014年度全国非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获评优秀,是辽宁省唯一一家获评优秀的博物馆。

馆内藏品为辽宁省首次获得国家定级的馆藏文物。辽宁省文物局先后于2010年、2014年、2017年分三次对全馆文物进行了定级。其中,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47件,三级文物197件, 三级考古资料3件,一般文物5466件。

祭祀场景彩陶瓶

小河沿文化

一级文物

口径5.5厘米 底径8厘米 通高14厘米 颈高3.5厘米 足高4厘米 重451.1克

夹砂红褐陶,质地坚硬,烧制温度较高。受火均匀,敞口圆唇,高领略内弧,圆肩阔扁腹,近足斜收。高足呈喇叭口形,腹中部两侧各附加一桥形小耳,腹部绘有纹饰共四组。以耳为界,绘有双隔线,一面为双龙纹,中间立一人,人头向右,左臂扬起曲折,右手下伸,双腿叉开,脚尖均向外,整个人像作舞蹈状。另一面中部绘有竖向平行线四条,两侧各绘有一菱形边框,内填“卍”字纹。底口沿向上绘一匝三角纹,共15个。表现了史前部落的巫在群山环抱的环境下借助两条龙,进行祈雨,滋润田地的祭祀活动。分别代表着天、地、山、人、龙、雨、田的七个符号是甲骨文前身象形文字符号的实证。弥足珍贵,绘有明确祭祀场景图案的彩陶此为仅见。

骨笛

兴隆洼文化

一级文物

长28厘米 下端径2.6厘米 上端径1.6厘米 音孔径0.4厘米 重29.6克

鹤尺骨制作而成。一端较粗,另一端略细。前端钻有一直径0.4厘米小孔,中间钻有不等距的四个等径小孔。辽宁省歌舞团孙靖平先生用此笛原物研究并吹奏出1、2、3、6(DO、RE、MI、LA),即C、D、E、A四个音阶,也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宫”“商”“角”“羽”相符。经历八千年的岁月,骨笛的音色依旧婉转悠扬,悦耳动听。应为史前原始宗教祭祀之“祭”“礼”之器,是同时期遗存中保存较为完整,音乐性能最完美的管乐器,堪称“音乐史上的奇迹”。

三女抱坐陶像

红山文化

一级文物

高5.3厘米 宽4.3厘米 厚2.8厘米 重114克

褐红色泥质陶,烧制火候较高,一侧有黑灰色的斑块。底部有刮划的印痕、三人均对面相贴,蹲坐相拥,臂搭于肩部,手指相扣。细腰阔臀,相邻者两膝相贴。此类三女抱坐陶人像可见于敖汉旗兴隆沟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应为代表着三个部族首领为部族联盟的仪式定格。弥足珍贵。

熊陶尊

红山文化

一级文物

高6.5厘米 足高0.9厘米 口沿高1.2厘米 体长12.2厘米 体宽6.2厘米口径4.4-4.7厘米 重286克

夹砂红陶。圆雕塑出熊形,上为椭圆口,圆唇,高领,腹较肥厚,横划竖排“之”字纹,共四组。四足短粗,直立作行走状。尾呈短三角形后突。这是迄今所见第一件整体圆雕的熊陶质雕塑。最早的熊形雕像见诸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遗址出土的石雕熊首。从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遗址、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到小河沿文化的白斯朗营子遗址,均有熊形雕塑像的资料出土,说明辽西地区史前先民对熊的崇拜。而此熊陶尊内的遗存物中检测出酒的有机酸成分更为珍贵,是红山文化“酒”实物证据的首次发现,此发现填补红山文化酒的空白,弥足珍贵。

陶鼓

小河西文化

一级文物

口径27厘米 底径13厘米 高35.5厘米 重2711克

夹砂灰陶。质地疏松,烧制火候不高,受火不均匀,半面受火温度偏高,碱壳下的陶色呈灰褐色,另一半温度偏低,呈浅褐色。整体呈深腹缸形,靠近口沿3厘米处有小孔一匝共17个,系烧前在坯胎上由外向内戳孔。腹部附加一匝堆塑“革丁”13个,呈倒三角形,用于捆绑固定冒革之绳。对称兽头2个,形似龟首并塑有双眼和前伸的吻部。外壁距底三分之一处,对称留有双孔,孔径2厘米。平底,底中心也留有一2厘米透孔。此三孔为出音孔。直壁微弧,敛口圆唇,素面。内壁呈黑色,尚可见泥条盘筑后拍压的痕迹。器底厚1厘米,器壁厚0.5厘米,底与壁的比值为2:1。出自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团结营子村后山遗址。此遗址与大新井子遗址相隔不远。

玉猪龙

红山文化

一级文物

通高7.4厘米 面部高4厘米 最宽5.4厘米 中孔径1.6厘米 小孔径0.4-0.6厘米 最厚1.5厘米 重81.8克

灰白色蛇纹石玉雕成。有白灰色沁,局部白化,一面沁较厚,扁体,面部均为线雕,双耳立起,圆目,环目刻有双线,鼻为勺形,有浅凹坑式鼻孔。嘴长且扁。中孔为两面钻,缺口为由外向内线切割,未通及中孔。身躯扁而宽,尾上卷,颈后穿一小孔,两面对钻,孔壁存有螺旋纹,长期系挂磨损痕迹明显。

斜口筒形玉器

红山文化

一级文物

后高7.7厘米 前高5.4厘米 底径6-7厘米 重209.9克

青黄色透闪石玉质,有冰裂,玉质较润,局部尚可见较厚的碱壳残留。为矮筒形,上口后沿起刃,下口沿处起刃。内壁磨光,隐见有线割痕。器型规整,制作精良。

单钩勾云形玉器

红山文化

一级文物

长7.8厘米 宽4.2厘米 厚0.4厘米 孔径0.3厘米 重18克

青色蛇纹石玉质,整体白化,局部露青玉质,晶莹剔透。片状,龙纹,龙首向下,尖嘴上出一弯钩,并出一锥形体,嘴下出一弯钩,身躯蜷曲均为宽阴线瓦沟纹,为追求对称效果,其余三角亦均各加一弯钩纹。在脊之正中穿一小孔,两面对钻成孔。

镶蚌石人像

兴隆洼文化

一级文物

高5.3厘米 宽4.2厘米 厚0.9厘米 重26克

褐红色石质雕刻而成。椭圆扁体,背面为毛石面,正面及边侧棱磨光。正面微鼓。额头处对钻有双孔,孔壁内留有螺纹。双目为圆形,嘴为新月形,呈微笑状。边缘处刻有十二个对称三角形凹坑,眼、嘴及边缘处的三角凹坑均嵌有蚌片。为兴隆洼文化时期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之器,仅见。

石神人像

兴隆洼文化

一级文物

高31厘米 最宽12.2厘米 体厚8.5厘米 重5048克

青灰色砂岩雕制而成。琢制,圆雕式。双目椭圆形,眼眶突出,眼窝深陷,嘴亦为深窝。双肩耸立,双臂较细,合抱于腹部,双腿盘坐,下端出一尖棱,应为立状所设。分析头部的眼、嘴深窝应为镶嵌蚌壳所饰的眼睛和牙齿所用。甚至其表面在当时也应有覆盖层进行装饰。现见的石质圆雕只是当时雕像的石质骨架。背面整体可见长期被烟火熏烤过的炭黑色痕迹,说明此石神人像曾长期背立于火灶附近。正式考古发掘见于白音长汗遗址的房址之中,立于距灶坑的0.4米处,应为原始宗教祖先崇拜之器。

角质纹饰祖

小河沿文化

二级文物

长15厘米 宽4厘米 厚2.1厘米 重65.4克

共2件,兽类角质,受沁严重,磨雕成男性生殖器形状,前端的“龟头”和“中孔”雕刻的形象逼真,后端为自然角的中空。器表正面满布纹饰,从后半部分开始两组正反三角纹,第一组三个,第二组两个。前半部分两排“蛙纹”各六只。第一只前肢前伸,其余五只紧随其后并互相叠压。上侧面刻划一排“蛙纹”,且紧密相连。在清理角祖中空的内膛积土时,发现一透刻N字形符号的骨片,长3.8厘米,宽2.1厘米,厚0.1厘米。一端自然平齐,一端磨成刃,微弧。代表着男女两性的生殖结合。此角祖为典型的生殖崇拜之物,上面刻画的三角纹应为“女阴”的象征,“蛙纹”则代表多子的夙愿,而内膛中清理出来的刻画符号骨片应于角祖配套使用,亦应与生殖崇拜的内容紧密相连,是祭祀的一部分,反映了原始宗教中生殖崇拜是重要的内涵思想之一。而分别代表着女阴的三角纹、蛙纹和男性女性的生殖结合刻划也是甲骨文前身象形文字符号的实证。弥足珍贵。

红山女神陶像

红山文化

二级文物

高6厘米 宽4.5厘米 厚5厘米 重114.6克

夹砂灰褐陶,通体磨光。人像呈跽坐状,背靠于陶龛内。五官清晰可见,双乳凸起丰满,两腿中间女阴明显。此类已出土的女神像中,跽坐状仅见,反映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祈佑部族兴旺,人丁繁衍的理念。

双孔石钺

新石器时代

二级文物

长23.5厘米 宽22.5厘米 厚1.8厘米 重1916.8克

土褐色石质,表面有黄色的斑点。整体磨制,呈不规则椭圆状。中间厚,周边磨薄,一侧有缺损。上方对钻两孔,面部光素无纹饰,此类石钺当为东北黑吉地区传入。

三彩陶人面

小河沿文化

二级文物

高11.9厘米 宽8.4厘米 厚6.1厘米 重493.4克

夹砂红陶,整体压光。双目凸起,鼻子高挺,方嘴,厚唇残损。用黑红白三彩将人物五官和面部彩绘勾勒的逼真生动。椭圆的侧面一周戳出排列有序的孔,用于插羽毛。从下颚至器物的二分之一处有一通孔,以承插木棍将人面立起祭祀之用。

红陶女人像

小河沿文化

二级文物

高15厘米 宽6.2厘米 厚3.9厘米 重169克

夹砂红陶。器身满布土黄色碱壳。呈站立姿。鼻子塑为鸡冠形状,左右戳圆点为双目,鼻下戳圆点为嘴,颈部双排戳圆坑并横抹凹槽作为项饰,女性双乳丰满夸张,双臂处仅有突起,有脚趾。特别称奇的是头发塑造成卷曲状,这是在小河沿文化中从未发现过的,可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玉牛首

赵宝沟文化

二级文物

高2.5厘米 宽2.5厘米 厚1.3厘米 重8克

青黄色透闪石玉质,有白色雾状沁。背面、角、耳、嘴部均有枣红色玉皮沁。圆雕,正面双角上扬,各有六道凸棱,额头出三角形框,内填菱形网格纹。水滴形双目凸起,嘴部起双凸棱。前端突起,吻部有双鼻孔为小坑状。下颌为扁条状,左右双耳支起并雕有耳窝。背面正上部有左右对钻通孔。孔壁隐见螺旋纹。此牛首的造型、纹饰十分精美,与震旦博物馆收藏的玉神人兽像的头部极为相似(见震旦博物馆出版《红山玉器》第86页)。其实,这种神牛头的纹饰首见于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出土的“四灵”纹陶尊,牛头的双角也见有五道凸棱。在克什克腾旗盆瓦窑赵宝沟文化遗址还出土一尊陶塑立件(于建设主编《红山玉器》第114页)其头亦很像这件牛首。因此,我们断定该件玉牛首为赵宝沟文化时期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之神器。

石人面像

红山文化

二级文物

高11厘米 宽8.7厘米 厚8.0厘米 重1160.7克

灰褐色火山岩,部分受沁,后侧留有土黄色碱壳。整体呈圆球形人首状。双眼眶为圆环状,并与嘴部圆环相连,眼球圆凸起,有神,双鼻孔为小圆坑,嘴凸起张口,似可闻所出“呜”的口形。与敖汉旗兴隆沟出土陶人像的嘴形相同。此石质圆雕人首,为同类石人首中最为精美的一尊,极具神韵,是红山文化时期的艺术珍品。

蚌虎

赵宝沟文化

二级文物

长16厘米 宽5.2厘米 厚0.7厘米 重60.7克

淡水蚌壳雕琢而成,呈蚌壳的自然弧形。虎呈站立行走状,头部前伸,嘴大张露齿,眼睛由中间圆坑和外圆圈组成。虎身满布横向排列的纹饰,由留白部刻线及长方形两短内弧边框内填细线网格组成。构成了锁印纹的显著特点。空白处则显示爬行的五条蛇,交错排成网格纹几何块,则见于赵宝沟文化的陶器纹饰,故文化特征明显。前爪完整,后爪尖部位残损。虎尾呈斜向下垂,尾尖上卷,动感十足。背部有两个对钻孔,用以穿绳系挂。另一面为蚌壳的外自然面。此蚌虎是赵宝沟文化时期原始宗教中虎图腾崇拜之物。

2017年8月25日,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省东北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东北民间文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虎” 文化学术座谈会。2019年8月31日,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省东北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东北民间文化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联合主办古代熊文化国际研讨会。

2017年“虎” 文化学术座谈会

2019年古代熊文化国际研讨会

2013年成立红山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即德辅博物馆志愿者团队,2016年被朝阳市文明委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的荣誉称号。红山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在2016年度辽宁省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最”先进典型活动中荣获“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

馆长王冬力先生受聘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导师,上海城建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共朝阳市委党校客座教授,渤海大学客座教授,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红山石器》、《红山实器》、《德辅典藏》。取得多项专利。开馆近十年,实行免费开放,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20多万人,被家乡人亲切的称为”红山文化的守望者"。【转自:朝阳市德辅博物馆 官方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