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到晋国——曲沃之行二三事

 王清茗 2020-06-03

曲沃,史称天府雄风,三晋重地,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曾经在浩瀚的历史烟波中有: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伟大壮举。也是带着对晋文化的深深的眷恋,我踏上了这方久违的故土。

晋国博物馆

大抵来说,我出行如果此处有博物馆,那是一定得参观一下,也算是对自己了解一个城市的先入为主吧!

晋国博物馆,就是一个绝好的去处,先前我已经去过山西省博物馆,大体对我们在公元前700余年的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个概括性了解。

领略了先辈在祭祀、征战、分封、日常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概览,此次参观晋国博物馆,更觉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礼仪之规矩有度。

漫步博物馆,除了可以看到各种器皿实物,还能直接观测到当年发掘的墓地构造,以及随葬物件和殉葬战马等的骸骨,而且我们还能通过“互联网+”的模式,通过公众号,去直接聆听关于那一件件展品,一段段荡气回肠故事的精彩讲述。

更懂得了当年桐叶封地的一诺千金,也明白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盛繁荣的根基在于人,在于以上率下,开拓创新的精神。

懂得了宗亲分封,晋国国都三易其地,文王终究称霸的历史必然。

懂得了,一段事件的背后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依存,必定有着审时度势的政治考量,必定有着睿智炯然的思想碰撞。

懂得了,发掘历史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敬佩于邹老的博学渊源,敬佩于邹老的治学精神。

历史告诉了我们去珍惜现在,历史警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教化我们广见博文,让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懂得文化自信。

晋乐袅袅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开篇的“关雎”几乎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最近我也比较迷恋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虽然只是短暂与那一首首经典的邂逅,但那种心灵的慰藉却让我真实的感觉到何为绕梁三日不决与耳!

也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有幸观影了曲沃的编钟大型演出,不由得让我又飘飘然,若入幻境一般。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别的姑且不论,单论金石之声,我犹记《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也就有幸听了一场金石之乐,当就是,钟鼓齐鸣,礼仪既备;钟磬合奏,雅乐袅袅!

再佐以舞蹈表演,更映衬出了一副诸侯诚服,中原问鼎,晋国称霸,太平盛景的宏伟史诗。

就着那天际那轮明月,徜徉千年古都,和着即兴的拍子,回味那晋国神韵,不尽然间,就有了一种升腾于心的豪情万丈;不尽然间,就有了一种惟天地茫茫上下而求索;不尽然间,就有了身在曲沃城,神似晋国魂的万千感慨!

游性浓,不忍去,

醉意三分,步街头,

依惜别,难分离。

顾盼留恋曲沃城,

高歌一曲觅知音;

钟鼎余音久不决,

随风飘来天籁声!

思绪还在那宏伟中徘徊不前回味良久之时,我又与街头偶遇数位路人,虽自谦惶惶然不可名状,但与其交谈也不由别有一番滋味,让我不得不再次去思索这个充满东方文化气息的晋国故都!

他乡故知

  (1)吟 唱

信步街头无觅处,歌声飘来引人醉!循着草原歌曲,我们一行数人,来到了广场一隅,但见一中年男人,正在一个人拿着麦克和着悠扬的草原曲舒展着自己的歌喉,在那清辉映衬之下,是那么的陶醉其中,不时的还引来三五路人驻足片刻,也确实唱的很好听,仿佛间就把你的思绪拉到了那一望无垠的碧海之内,一瞬间就让你有了要纵马而行天地间的感触,一翩然间就让我们随着歌声都轻轻的和着节奏也轻哼起了熟悉的曲调!

音乐最大的魅力我想就是可以互通人心吧!

(2)乡 音

人生若有四大喜,无外乎: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此行曲沃还就真的遇到了故知。

当我们正意兴阑珊之时,有位大姐主动和我们攀谈,问我们是否来自平遥,我们首肯后,相随的八十余寻的老人笑呵呵的说她老家就是平遥,十几岁就来了曲沃,当时候是在医院。而且攀谈期间,居然还是我们认识的一位朋友家亲属, 立马人心就拉近了不知几万英尺。

祝福老人阖家幸福安康,也期盼老人有空了回咱们大美古城再看看,再听听儿时的乡音,再吃一碗“三疙瘩”碗脱,就一块“冠云”牛肉,品尝下我们的“亲疙瘩”揪面片,喝一盅“长升源”黄酒,还有那豆腐脑油条及各式各样的面食!

(3)奏 鸣

回家的路人人都说快,我要说的是,回宾馆的路都走了好长,恍然间是让我们一夜之间就要深深的爱上这座城,好像是一夜间就要让我们再也不舍离去。

在距宾馆还不足百米之处的马路边,一辆停靠在马路牙子跟前的小型电瓶车上坐着位老人,他正在对着对面抱胸而立的中年人吹奏着口琴。

我们于是就停了匆匆的步,听老人吹了一曲又一曲,老人很谦虚,我们得知,老人年轻时候是木匠,因为职业病老是气短,听说吹口琴可以练习肺活量,就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自己琢磨的吹,你还别说,真的是有模有样!

我就一夜就记住了老人一句话:只要学,啥时候都不迟!

历史的烟云早已随风而逝,但此行留在心中的那份既有历史厚重又充满人情练达的情愫却深深的埋在了我的心田,何年某日也许再踏上这方热土,谨以此文聊表对晋都曲沃之敬仰,谨以此文薄奁敬献此行费心安排并深情款待我们的一并好友。

本文作者:麓泉堂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