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太原城御洪记(1)——镇远桥下,洪水安澜

 王清茗 2020-06-03

镇远桥挖掘现场

镇远桥,这座太原城北护城河上石桥在1949年后,随着城市建设,被深埋在黄土下,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70年后的重见天日,却以重要物证和见证者的身份,揭开了明清时期古太原城城市防汛体系的完整面纱。

据乾隆《太原府志》卷十“津梁”记载,“镇远桥在北门镇远门外”。旧时,太原城共有八座城门,分别是迎晖门(小东门)、宜春门(大东门)、承恩门(新南门)、迎泽门(大南门)、振武门(水西门)、阜城门(旱西门)、镇远门(大北门)、拱极门(小北门)。镇远门俗称大北门,明初太原城竣工后,曾以“镇朔门”命名,有镇守朔方的意思,充分表明太原城的战略位置和军事意义。

考虑到太原城周边地势以北高南地、并且处于狭长型地势中,因此太原城还得考虑战争之外的防洪、抗洪以及敌人利用水攻办法攻陷太原城,因此太原城东面、北面和西面就成为防洪、抗洪的重点部位。

瓮城示意图(古太原县城)

由于古代城墙出于冷兵器时代治安和战争防御考虑目的,内部大多为夯土、外部包砖结构,但对洪涝灾害的抵抗力极低。为此聪明的古人首先在城池外边挖一条护城河,战时阻挡敌人的进攻;汛期则有效地缓解了洪水对太原城墙墙体的直接冲击。

镇远桥电脑复原图(城释设计)

镇远桥就坐落在北护城河上。从当时现场挖掘考古的结果看,镇远桥拱券跨径6米,半桥长度15 米,桥宽9米,与史料中记载太原护城河(壕)池深三丈(约9.6米)、阔十丈(约33米)基本吻合。

公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的军队从元朝的统治者手中夺回了太原城,第三子朱棡被封为晋王,驻节太原。太原城在经过红巾军北伐、军阀混战以及明军北伐二百四十年间的三次战乱,早已凋败残破,朱棡就藩太原之前,派遣他的岳父谢成修缮扩建太原城。

明代太原城示意图

扩建后的太原府城无论建制还是规模都是当时全国一流的城池,“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南至今迎泽大街,西至今新建路,北至今北大街,东至今建设路,城墙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并在太原城四周借助自然河流和地势深挖护城河。

但是护城河仅可以直接阻挡数十年一遇的洪水,对于百年一遇的洪水,除了借助护城河借助西城水系汇入汾河外,太原城墙将起到重要的堤坝作用。

太原拱极门

宋代时的太原城墙,分内外两重,即外城和子城,为了抵抗洪水的横向冲击,即管涌,外城仅设两座城门。但是到了明朝,由于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的变化,特别是烧制砖的广泛采用,城墙的抗击打能力和防洪能力大为增强,因此在明太原城修建时候,取消了外城,但为了使城门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和城市防守的需求,特意在城门外设立的了瓮城,通过外城的阻挡,使洪水的强大的冲击力得到有效控制。

这一点,可以从太原现在仅存的拱极门即小北门中可以清晰看出,即便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跨过护城河夺门而入,由于瓮城门与城门之间不是直线连接,洪水冲击力会大为减小,对城墙和城内建筑起到了最大化的保护。

镇远桥电脑复原图(城释设计)

如今,镇远桥已经被文物机构妥善保存。尽管它经历了六百年的风雨和七十年的尘封,但依然从桥身上可以看到深深的车辙,精美的护栏和厚重的桥墩。可以看出,太原作为山西南北交通的重要中枢,除去战争原因外,太原城在修建之时,充分考虑到了自然灾害对城市安全的威胁,从而使太原城在此后六百年来保持着繁荣和稳定,有了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但对于进入城内的洪水和城市内涝,地处三面环山、地势低洼之处的老太原城又是如何解决的,请看下一篇:

《老太原城御洪记(2)——六百年前的海绵城市》




有理想的行走
有态度的行走

风景的行走
王清茗
行走山西
微信号:xzsxwqm

公众号:行走山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