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重要的话,孩子怎么说,大人才肯听?

 长沙7喜 2020-06-03

为家长提供游戏化育儿指导

为孩子提供游戏化心理支持


在新买的绘本里读到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小不点的猫丢了,

他很难过,到处去寻找。

一路上,他向遇到的每个人倾诉他的伤心事。

他遇到牛仔,牛仔说:“我比你更惨,我弄丢了帽子和钥匙,甚至连我的马儿都不见了。

他遇到乌鸦夫人,乌鸦夫人说:”嘿,嘿,不要紧。看我,我的鼻子都断了,我的鞋子里还进了小石子儿。”

商人说:“你再买一只猫吧,我这里有10只不同种类的猫供你选择。”

风向标说:“这世界还有更糟糕的事!”

这个故事充满象征意义,它谈论的主题,是父母们经常挂在嘴边的——

倾听和共情

以前我每天去接女儿放学。在小学校门口等着的时候,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大人的对话。

妈妈,老师说我们周五要去郊游。

你这孩子,就知道玩,说学习这么没见你这么开心呀。

姥爷,我数学考了97分。

啊呀,就差3分就100了,你准是又粗心了吧。

爸爸,我们今天调座位了。

哦……你怎么又没把水喝完?跟你说了要多喝水,多喝水。

孩子们每天跟我们说各种各样的事,他们在“说”什么?

我们听了多少?又“听见”了多少呢?

小不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对小不点的悲伤,他们有的毫不以为意,有的随意抛出建议。更多人,则告诉他:你的难过不值一提。这世界上,有的是比你更难过的人,有的是更大的麻烦需要关心。

所以,当小狗关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伤心?”

小不点犹豫了,他吞吞吐吐地回答:“没,没什么。”

现在围着爸爸妈妈

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孩子,

会不会有一天

开口时变得犹豫

甚至警惕?

我们常常说“倾听”,“听”的是什么?

听的是“心情”,而不是“事情”。

倾听需要带有共情之心。共情,“共”的也是“心情”,而不是立即去帮着解决“事情”。

孩子开心,我们就回应这份开心,无论我们觉得它多么微小,甚至不合理。孩子难过,生气,我们也接纳和回应这种情绪。

倾听的时候,不要去当法官——判断应不应该难过,也不要做万事通——着急提供解决方案。因为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眼前这个人不理解我,他/她只是在“评估”我。渐渐地,孩子就学会只说我们爱听话,或者,什么也不说了。

那么,该怎么做呢?

孩子愿意说的时候,我们认真听就够了。

认真听。而且,不管孩子说什么,忍住,别打断,别讲道理。

美国亲子专家惠芙乐在《倾听孩子》这本书里对“认真听”的意义和方法有详细解释:

孩子开始诉说时,你要让自己靠近孩子,要放松。

让孩子主导谈话,不要让自己的不安和焦虑干扰孩子的诉说。

这个时间是孩子的。他正在理清自己的体验。你要给他温暖和信心。他现在允许你了解他的想法和疑问,但不需要答案。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通过你的一些简洁的表示,确信你欣赏他、尊重他,并且相信他能够拿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对孩子来说,这些表示比任何你迫切想给出的建议都更有价值。

惠芙乐还在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妈妈特别想跟青春期的儿子交流,但经常面对儿子的“沉默”。

有一次,妈妈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要求静默一天不能说话。她开车带着儿子出门。在妈妈不能说话的时候,儿子却打开了话匣子,跟妈妈讲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想法。那是孩子跟妈妈诉说最畅快的一次。

倾诉之后,尽管妈妈什么也没说,孩子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建议,但心情却变得异常愉快。这让妈妈很惊讶,她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倾听,以及倾听的作用。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我们还要想办法,创造“诉说”与“倾听”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