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根:睡前刷手机带来了快乐,也可能失去了健康

 陈根谈科技 2020-06-03

/陈根

睡前的手机活动被现代人视为“通向自由的睡前活动”,即“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当然,熬的也可能是寂寞。这也引起了科学家们对于睡前手机活动的好奇,一项刚刚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论文就睡前活动给出了一个科学支持的结果,或许也能够我们一些健康提醒。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薛天和合肥学院的赵欢的研究团队发现,增加夜间的蓝光光照,会影响大脑特定的神经环路,从而引起抑郁相关的症状。

  

科学家们在论文中指出,光照影响着哺乳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情绪。一方面,不少研究显示白天适量晒太阳能提升情绪,采用光疗补充光照,可以缓解抑郁患者的症状;另一方面,夜间来自光污染或电子设备的过度光照,被认为有引起抑郁症状的风险。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小鼠发现,连续3周晚上用蓝光照射小鼠2小时,它们没有改变昼夜节律,但渐渐出现了和人类抑郁症有一定相似性的异样行为科学家们将其定义为抑郁样行为。取消蓝光照射后,小鼠抑郁样行为仍然持续了3周。

那么,夜间增加的光照为什么会引起抑郁样行为呢?研究人员通过神经示踪工具,找到一条特殊的神经环路,进而揭示了现象背后可能的神经机制。

这条神经环路起始于视网膜,其中分布着一类对光敏感的神经节细胞(简称为ipRGC)。它们被光激活后,向脑中的外侧缰核的核团背侧发送信号,一部分神经细胞继而投射到伏隔核。

  

  

这两个脑区与抑郁症状关系密切。其中,外侧缰核介导了大脑许多负面情绪,它的过度活跃会诱发抑郁样行为;伏隔核则与快感很有关系,参与抑郁症的形成当研究人员在小鼠脑中阻断外侧缰核与伏隔核这两处之间的神经连接,可以防止夜间光照诱导产生抑郁样行为,说明这条神经环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对比实验发现,夜间光照对这条神经环路的激活强度远超过白天光照,这可能解释了为何白天光照并未导致行为变化。

  

由于小鼠的昼夜喜好与人类相反实验有其局限性,因此与人类真正的抑郁未必相同。发现是能推断到人类身上还需要谨慎思考,不过,要认识夜间增加的光照是否影响情绪首先要找出夜间光照影响大脑的神经通路。不久前,科学家们也在人类的视网膜里找到了ipRGC神经节细胞,也就是这条神经环路的第一站。这意味着过度夜间光照会影响人类的抑郁症参与。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进步,夜间照明越来越普遍,很多人生活在“不夜城”的霓虹灯下,到了景观灯熄灭的深夜,回到家中又继续与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相伴。然而,人类在数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适应了昼夜变化的光照,当夜间光照过度,我们的健康和情绪或许正悄然受到负面影响。

  

夜晚睡前玩手机、iPad,屏幕发出的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有促进睡眠,调节时差等功能,是人体的生物钟。光线一般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而蓝光的抑制能力是其他光波的两倍以上,从而更严重地影响昼夜节律。蓝光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会导致失眠,增加患抑郁症和发生其他重大疾病的几率。

在这个“与蓝光为伍”的世界中,很多人已经将电子产品视为必不可少的“伴侣”,殊不知,若手机使用不当,屏幕释放“蓝光”,也夺走人类的健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