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急关头谁来拯救你?——急救医学二三事

 DrX说 2020-06-03

有效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各国的急救电话是多少?

急救车上的秘密?

什么是黑救护车?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当急救医生?

侠客们在行走江湖时碰到晕倒或者重伤的人,往往双手抵背,灌以真气,伤者就能立刻起死回生,至少也能延续生命。江湖中的这招似乎高深莫测,又清新脱俗。

可现在大家似乎都知道,所谓真气不是通过手掌传递,而得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仅不能在乎患者的性别美丑,泥塘里捞出来的溺水者弄掉泥巴就得上嘴吹气,甚至酒气熏天的醉汉为了救命也必须不顾恶臭。

“掐人中”是古时候传说的急救方法,老人们似乎都知道,但是在年轻人中却并不熟悉。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传说只要患者出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和休克时,即刻用拇指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20-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不明觉厉。现在的理论解释道,掐人中的强刺激可能升高血压,刺激呼吸,从而帮助意识恢复清醒。

其实掐人中的效果是否明显不得而知,但是对于真正心脏昏迷和心脏停跳的患者,一群围观群众争着去掐人中肯定没什么用。现代医学告诉我们真正有用的方法是心脏按摩,听起来简单,但许多人还难以说出为什么要这么做。简单来说,对于心脏停跳的患者,心脏按摩不仅能刺激心脏再次跳动,按压还能代替心脏搏动的作用保证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不至于缺血坏死。如果没有及时按压,几分钟之后即使心跳恢复了,但是脑子因为缺血完全坏死了,也就成为了我们说的植物人。按得时候还得吹气,如果没有氧气,光把血液按到全身也没有用。

急救的起源和发展

那么急救科学从简单的掐掐人中,到现代全方位立体化的院前急救模式,经历了哪些变化,有出现过什么神奇的故事呢?

在公元3世纪,东汉名医张仲景急救自缢者时,创造性地应用了人工呼吸方法。这些人工呼吸抢救法到东晋时期已有进一步的改进。东晋医家葛洪的《肘后救卒方》载:“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有倾其腹中袭袭转,或是通气也……”。南北朝时,梁朝姚僧垣的《集验方》中加进改进方法,强调“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竹筒内死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傍无令气得出。半日,所死之人即噫噫,勿复吹也”。这种应用器具吹气的方法,可防止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古代急救学考虑得如此周到、科学,实属难能可贵。

唐代医家孙思邈对前辈医者所使用的急救人工呼吸法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倡导沿用“以筒内口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死人即苏,可勿吹也”。这种急救法可以说是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急救法的开始,以后普及民间,向口内吹气时,将气全部吹入。此法广泛应用至今。

电击除颤则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方法。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心搏骤停是由心室颤动所致,75%发生在院外,20%的人没有任何先兆,而除颤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就下降7%~10%。

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电除颤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最有效方法。其实急救的范畴很广,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都算急救。不管是危及生命的问题,包括咬伤、中毒、枪伤、车祸、突发疾病,还是小到流鼻血、崴脚,都是急救的范畴。急救的手段也多种多样,在这里无法一一赘述。但是直到1972年,美国医学会才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学科。

让我们看看急救发展的历史吧。急救的大规模发展和之前说到的整形外科一样,得益于战争。124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急救医疗服务组织,进行伤员的救护和转运。1792年,法国军队的一位外科医生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军队医疗队,医疗队成员经过初步训练,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他们冲在第一线对受伤的士兵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将他们运送到野战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虽说近年来急救教育不断普及,但是大家似乎还是觉得这些东西是医生的事,没有遇到过突发状况,总觉得离自己生活很远,一旦遇到情况,想要做些什么的时候,却手足无措。急救技术达到一定了水平,普及急救理论成为了接下来急救医学发展的重点。其实急救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一只钢笔插入气管拯救气道梗阻奄奄一息患者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重要的是急救技术的普及,因为急救人员不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等他们到达,很多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有研究提出过伤后10分钟是最关键的急救时间。只有人人都会急救,才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最好方法,急救医学的发展教育是急救研究的新方向。

近代急救医学的发展,在技术和观念的基础上,更重视急救体系的发展,“院前急救环、院内急救环、危重病ICU环”的三环理论被提出,院前医院内急诊室“无缝隙”链接被逐步推广。同时,许多应急预案的制定,让救援的效率大大提高。

每个国家都有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美国是911,日本是119,英国是999,俄罗斯是02等。我国的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是120,北京红十字会于2001年9月19日启用999急救电话。不同于120的是,999是民间急救组织(社会团体),不归政府管辖。

急救的猫腻和无奈

下面来说点急救方面的秘密,什么样的病人送什么医院?真的是就近运送么?还是按专业运送?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是一个县级市的前急救中心负责人,一位中年女性。因为离开了这个行业,她大胆地面对媒体说出了一些秘密。

抢救病人也有分级,如果是老慢病,送到医院治疗挣不到钱,如果患者家境贫穷难以支付医疗费用,或者是找不到家属的无名氏,能否支付医疗费用都是个问号,医院还得先贴钱给予抢救。相反,年轻的病人,神智清楚对答流利的;一般情况比较好的;骨折外伤需要做手术,有利可图的病人,则是各个医院急诊科的香饽饽。患者对于医院的情况并不了解,什么样的病人送到哪里完全由急救人员决定,即使家属强烈要求,只要急救中心一句话,提出没有床位或者其他原因,为了不耽误为病人的抢救,患者和家属只能任人摆布。

既然如此,急救人员和医院方面就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扯远了,归根结底还是各个医疗机构都得自负盈亏,所以经济利益就成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急救医生东奔西走难道只能靠信仰么?哪个行业没有灰色收入呢?哪个行业不需要一些灰色的收入呢?

即使如此,急救人员还是供不应求。没有人愿意做急救医生,归根结底还是收入不足,工作太累,每天在路上跑,不分寒暑,职业发展差,只要能转行的全都转行了。“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是从协和医院辞职创业的著名急诊医生。协和医院,中国医疗的圣殿,还是留不住急诊医生,因为太忙,待遇太差。于莺也说,近几年在协和医院培训的120医生大约有几十人,最后没有一个能坚持留在120工作。

在这里还得说明一下,120的急救医生主要负责院前急救,医院的急诊科负责院内急救。120的最苦,急诊科次之。虽然说凡是涉及到着急上火的,都不是个轻松的活,都得24小时随时待命,不分昼夜。但是,急救医生还是想去医院的急诊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又想去其他科室,甚至转行。可以想象真正留在120的医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恨不得立刻转行。

设想一下,在患者最危急的关头,生死时刻,给予急救的医生要不就是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不就是心中带着怨气,根本谈不上全心全意,把生命交给他们,你是否能放心?不是我夸大其词,随便找个急救车的医生,问愿意不愿意去医院里的其他科室,答案不会有第二个。

相同的情况还出现在儿科,谁都知道医院里最忙最累的除了急诊科就是儿科,儿科的辛苦程度甚至超过急诊科。儿科门诊也是不分昼夜,在最疲惫时刻动不动还得面对患儿家属的呼来喝去,恶言想象,甚至一针没打好,反应稍微慢半拍就被拳脚相向。这种现象甚至每天都发生在全国的所有城市。与此同时,小孩的药用量小,赚不了几个钱,儿科医师又是医院最穷的,没有出路,只能逃离。于是很多儿科门诊面临着关闭,于是给小孩看病变得更难,随着等待时间的延长,家长们怨气更重,真是恶性循环。

曾经多次在深夜看到亲戚朋友的朋友圈,小孩发烧,抱着孩子跑到大医院,心急如焚。挂了急诊之后发现,前面还有几十个人,看着怀里滚烫的孩子,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但是几个小时都轮不到自己。在不断刷新自己忍耐极限的时候,有谁还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谁不怒火中烧,无处发泄只好拍照发在朋友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只能安慰几句,庆幸自己不是儿科医生。

言归正传,如何解决急救资源不足的问题?急救车好配,但人才不好找。于是乎,又有了黑救护车。表面上看他们的救护车和120差不多,但是隶属于私人,根本没有执业资格,更谈不上安全保障。但是在别无选择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在120一直占线,或者需要等待很久的情况下,你会如何选择?甚至听说有偏远地区的120接线员直接把信息卖给了黑救护,患者根本无从区别。黑出租尚且能接受,但是把急救交给黑救护,那不是拿生命开玩笑么?

说道这里,想起最近南航的急救乘客下飞机的事件。简单来说一位先生上机后突发肠梗阻,但落地后近50分钟舱门才打开,此时急救人员和空乘都怕担责,推诿应由对方抬他下飞机。最终,张先生强撑病体自己爬进救护车,因延误送医,致0.8米小肠被切除。这个事件同样折射了急救制度的问题。我相信急救人员和空乘并不缺乏爱心,但是正是制度使然,贸然去揽过这个责任,如果出了事无法和单位领导交代。看到晕倒的人不敢扶,其实这也是一个急救问题,但并不是涉及医学,而涉及社会和制度。

原谅我的多次偏题,急诊医学的发展,在有效的急救技术和设备发明之后,急救技术趋于完善,解决了急救技术问题;急救观念的普及,让人人都具备急救知识,解决了急救观念的问题;急救车和院前急诊系统的发明,让突发状况的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解决了急救体系的问题。

但是,怎么样才能让急救医生获得尊严,把让病人把生命交到钻研技术、认真负责,让患者的生命掌握在精英医生的手上;又怎么样让全社会不顾被讹的风险,第一时间去施以援手。愿不愿意去救,是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为摆在急救面前的一座大山。急救医学的江湖,只有在翻过这座大山之后,才能昂起头来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