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金离去,但疾病并不剥夺理想和幸福!

 DrX说 2020-06-03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霍金在科学界的地位毋庸置疑,说他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一点都不为过。

和霍金科学成就一样让人注意的,是他与病魔的斗争。孩童时期的霍金健康可爱,万万没想到只到了21岁,就被诊断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时候,他刚从牛津大学毕业,进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开始读研究生。

霍金很快丧失了运动能力,43岁的时候,又因肺炎又丧失了语言能力。再后来,轮椅和电子发生器成为了他的标志。当然霍金能活到76岁和优良的医疗条件密不可分。吃喝拉撒都有护士照顾,早期做了气管切开,这样可以对他的呼吸机负担较小,病情进展速度相对缓慢。

“渐冻人”这个名字,在这些年来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这个疾病发病率4-5/10万,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它常常和“绝望”联系起来。不仅仅是“渐冻人”,像这样的疾病还有很多。很多人因为疾病失去了身体重要的功能,有的失明失聪,有的瘫痪在床,有的每天需要大量药物维持生命,还有的需要借助外置的管道才能排尿排便。

1. 疾病并不能剥夺理想和幸福。

其实,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很短。在美国,有一项调查结果,因为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的人,在半年后就会恢复原来的辛福感。人的适应能力无比强大,让一个正常人做轮椅一天恐怕就要疯了,再切开气管,你可以想象一下。但是对于像霍金一样的人,这些事情已经不会再造成更多的困扰了。常人所看到的困扰,只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和他们对比所感受到的恐惧。同样,失明、失聪、瘫痪的人,他们只是丧失了某种感官,但是并没有丧失理想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他和金钱、地位、能力、外貌都无关。富人其实过得没有穷人开心,太多的研究都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金钱除了满足日常需求之外,买不来额外的幸福。相反,富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比穷人更高。多几栋别墅,多几艘游艇所带来的幸福并不会高于穷人在大冷天的一碗热面条。

理想也是如此,如果霍金的理想是和博尔特赛跑,恐怕永远不会达成目标。好在,理想更是一个主观标准,霍金选择了理论物理学。就像盲人成为音乐家,瘫痪的人成为了作家一样,身体上的疾病并不会给理想带来根本的困扰。

2. 生病有时候就像被铁链拴住的狗。

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一只狗在公园里睡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脖子上栓了一条铁链,铁链的那一断被系在一辆的汽车上。汽车缓慢开动,狗不得不被拖得行动起来。“去他妈的铁链!”狗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和汽车抵抗,试图咬断铁链,或者是被拖着走,只是徒增痛苦。

如果换个方式想一想,这不就是午觉之后在公园里的散步么?慢慢的迈开步子和汽车的速度保持一致,还可以看看周围里的风景,和刚才的状态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

包括霍金在内,所有的患者都绝不会给自己选择这样一条铁链。但是,现实就是那么不巧,这条命运的铁链就紧紧套在了脖子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摆脱不了。

3. 疾病让人活真正的明白。

如果霍金没有得病,他未必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也许会沉迷夜店的灯红酒绿,也许那天会爱上音乐和艺术,也许会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和孩子。

虽然这句话听上去很奇怪,但也许是疾病让他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可以在自己内心里创造一个比现实世界还要精彩的宇宙空间,在那里,有他的思维每时每刻都可以和浩瀚无垠的碰撞产生火花。

不过,如果让霍金本人来选择,他可能会选择后者。放弃一切的成就,换取正常人的一生。但上帝没有给人选择的机会,却因为疾病让人获得更加明白透彻。

人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这句话其实是个美丽的谎言。你自身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疾病、死亡、性格、外貌。更加恐怖的是你的的家庭出生、生活环境、早期教育、亲戚朋友,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你能改变的真的不多。

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在了解到自己妇科肿瘤易感性的时候,果断切除了卵巢和乳房。可是2年后,她还是查出了癌症因子的升高,又不得不切除了卵巢。基因决定她不是切来切去,就是死路一条,多么悲哀。虽然是著名影星,有钱又有名,但是依旧得长期活在肿瘤易发的恐惧中。如果这样比,我们普通人的烦恼和痛苦就更多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就给出来解决之道。他告诉人们,如果你因为矮小丑陋、家庭穷困、疾病缠身而痛苦,那么你就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奴隶。

换句话说,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苦恼,是多么悲哀!同样,如果你贪图财产、权利、声望,害怕疾病、衰老、死亡也只会让自己变成生命的奴隶而已,因为你在为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而痛苦挣扎。

亚里士多德说:“凡是不在我们掌握中的事物,都应该将其视为无关紧要,包括死亡、贫穷、疾病、弱小和外貌丑陋。”这句话听起来不容易,但是事实却是如此。风云变幻、花开花落,你都不能控制,可以控制的只有你自己的内心。

霍金的一生,能给我们普通带来的启示不仅是《时间简史》和量子力学的突破,也不仅是医学界对“渐冻人”的重视和研究,更不是励志的传奇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他的疾病斗争的一生,尤其是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经典形象,给了我们每个一次思考的机会。

你又何尝不是 一条“拴着铁链的狗”?

在你每天都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为了家庭疲于奔命又痛苦不堪的时候,或许也是时候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