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戚红月 2020-06-03

思念是一件很玄的东西。

倚在时光深处,将所有的文字搁浅在无眠的长夜,有些思念不为人知;

喝下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时间流成一颗颗温热的泪,些思念只有自己知;

看流年如花般破碎,而把心事沉淀于记忆深处,有些思念连自己也无从知。

但是,有一种思念很美,那就是,当你在思念的时候,他也正好在想你。

纳兰把他的《鹧鸪天》命名为《于中好》,大概就蕴含着这样的温暖吧。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于中好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离愁如丝,欲理还乱,欲断还休;孤枕无梦,夜深似海,边城寒冷如铁。三更浓雨,声声凄恻,红楼半夜,孤灯谁伴?

我把红笺小字,写得郑重其事。而深深的遗憾,分明就藏在字里行间。情到深处人孤独。老天总让多情的人饱经离愁。呵着手慢慢把信笺封好,信里的鸳鸯两字隐约可见,无端的,凉意竟从指尖弥漫到心田。

关于这首词的解读,历来有许多说法,我却更愿意将它读成是一曲男女的对唱。

上阙,男主人公身在寒冷的漠北边境,在漫长的深夜,伴着孤灯,听着冷雨,把思绪穿越到遥远的故乡,走进那熟悉的红楼闺阁。

此时此刻,女主人公坐在灯前,正在给他写一封长长的信。她郑重其事地报着平安,却又情不自禁地在字缝里流露出难以遏制的思念和委屈。她把鸳鸯两字写得方方正正,寄给远方的爱人,而留给自己的,却是无以言说的清冷。

上阙和下阙形成了男女的重唱,紫塞梦雨,红楼灯窗,隔断的是时空,割不断的是离愁。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同样的构思,我曾经在诗经的《卷耳》中曾读到过,留下深刻的印象。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

它的前一段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后一段写丈夫对女子的思念,从而产生对唱的戏剧效果。

这种如同小说中的“双线叙事”,画面对比叠加,旋律回环轮唱,让人产生品味不尽的余韵。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相对于《卷耳》的粗朴,纳兰的这首《于中好》就显得雕琢了许多。无论是词句还是结构,都体现了词人的匠心。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这一联对仗,除了工稳,还巧妙的利用空间的对比拉长了思念的距离,而时间的统一则渲染了“天涯共此时”的对比画面,又很自然地过渡到下阙的红楼佳人。他那灵动而纤巧的笔触,犹如一条柔软的藤蔓,攀爬到天涯两端,连缀起两颗因思念而寂寞的心,让人品读不尽。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这一联中是全词的结尾,可是他却在细节描写处戛然而止,读来言未尽,意无穷。“呵手”、“鸳鸯”,都是极细微的动作或文字,却能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女主人公隐秘而痴绝的内心冲动,如同一根纤细而有力的琴弦,在某个不经意处轻轻一拨,便能搅起层层涟漪。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在古诗词中,“呵手”一词并不陌生,大约是很能体现女子温婉美的一个经典小动作了。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诉衷情》欧阳修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虞美人》纳兰性德

“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四时词》苏轼

而“鸳鸯”的象征意蕴就更为明显。欧阳修的笔下就写过一个娇憨可爱的女子形象。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两个经典细节,都被纳兰沿用并嫁接起来,“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只轻轻的两点,便已灵动了形象,触碰到心弦。

每次读纳兰,眼波里都会漾起浅浅的温柔。他的文字里藏着看得见的忧愁,同时藏着看得见的温暖。

纳兰性德《于中好》:当你想他的时候,他也恰好在想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