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中医(一)

 tjboyue 2020-06-04

空余时间,准备自学中医。做一下笔记,加深一下记忆。如果有人一起学习更好。

今天学习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养生与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

中医学以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的主体是自然科学,融汇有人文社会科学。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这点与西医类似)。

中医学以精气,阴阳,五行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中医理论形成于战国到两汉期间,形成的标志是四部医学经典的先后问世:《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现存第一部中医学著作,分为《灵枢》《素问》,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形成于战国秦汉。现在认为是拖名黄帝,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念,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在疾病防治上提出了“治未病”的观点。

《难经》,顾名思义,问难,又称《八十一难经》,大约为东汉秦越人所著。补充了内经的医学理论,阐发了经络学说以及命门三焦的理论,发挥寸口脉诊详纳而系统的论述和创建。

《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为张机张仲景。创造性的提出了六经辩证,为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金匮要略》提出了以脏腑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现成最早的中药专著,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托名神农,简称本经,有365种中药,根据养生,治病,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神农本草经》为中药学“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的药性理论和药物配伍理论奠定了基础。

应该知道的是,在当时还有很多医学专著,但是失传的很多。四经以后,医学专著汗牛充栋。在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的《脉经》记载了24种脉象,为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为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认为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大名鼎鼎,各种传说。医学生必然知道的大医精诚就是孙思邈提出的,这点是考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点。

宋金元时期的,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称为三因方,外因为外感六淫,内因为七情内伤,而饮食所伤,虫兽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儒家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金元。金元四大家最为著名。刘完素,火热论,多用寒凉药,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多用汗、吐、泻三法,是为攻邪派。李杲,脾胃论,善用温补脾胃之法,为补土派。朱震亨,相火论,善用滋阴降火,为滋阴派。

明清时期温补学派重视脾肾,对命门补充完善。温病学派阐发传染病因学说。医家有赵献可、张介宾,吴又可等。需要注意的是吴又可的《瘟疫论》,结合这次新冠疫情,我们知道在明代就有前人了解传染病了。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明清时期,就以温病学派最为著名。另外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谦编纂的《医宗金鉴》可以认为是中医学著作集大成。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出了瘀血致病。有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唐宗海,张锡纯等。现代中医学传承创新,国际化现代化,陈可冀,沈自尹等。

中医的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统一,与社会环境统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解释疾病和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